2009年開篇:超便攜電腦其實只是雞肋
2025-04-16 15:18:24
數據調研公司iSuppli在聖誕節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筆記本電腦發貨量第一次超過桌上型電腦。第三季度全球筆記本電腦發貨量較上年同期增長了將近40%,至3860萬臺;同期桌上型電腦發貨量下滑1.3%,至3850萬臺。
iSuppli的數據同時顯示,正是超便攜電腦(亦稱上網本)的熱賣幫助推動了筆記本電腦出貨量超越桌上型電腦。自從2007年11月華碩發售EeePC以來,超便攜電腦的增長速度超乎預期,幾乎所有的一線大廠都推出了類似產品。超便攜電腦會像筆記本電腦取代桌上型電腦一樣取代筆記本電腦嗎?
超便攜電腦的鼻祖Palm Foleo
針對這個問題,我給筆記本頻道的同事出了一道題,2999元的筆記本電腦和3999元的超便攜電腦會選擇哪一個。選擇購買超便攜電腦的都是有筆記本用的編輯,作為筆記本電腦在辦公室的補充。當然我也願意拿著更小巧的超便攜電腦而非筆記本電腦遊走於各個會議室之間,不指望它可以開十幾個IE窗口,掛3,4個QQ或者MSN,只要它能打開word文檔,能播放PPT就好了,而其他更多需求我會用工位上的筆記本電腦來完成。還沒有筆記本電腦的編輯一致選擇了購買筆記本電腦,因為對他們來說筆記本移動性雖然比超便攜電腦要差,但是比臺式機還是要強很多。顯然,超便攜電腦的功能並不能滿足主流用戶的需求。對用戶來說超便攜電腦像是雞肋,有更好,但是沒有也無妨。
ThinkPad之父內藤日前也撰文指出,筆記本電腦誕生的二十幾年當中,超便攜一直是最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上網本(Netbook)、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都是這種趨勢的產物。但是僅能連接網際網路或處理簡單文檔並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既輕便,又具大尺寸屏幕;既薄,又具超長電池使用時間的筆記本電腦才是用戶所需要的產品。同時用戶對易用性,舒適性,安全性的需求也對超便攜電腦的成本提出挑戰。
除了功能不敵筆記本電腦外,在價格方面,超便攜電腦的優勢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大,有時甚至會出現倒掛。
由於超便攜電腦與筆記本電腦的市場重合度有限,它不會與筆記本電腦搶市場份額,而是會藉助3G的機遇,在無線應用方面與手機展開PK。實際上超便攜電腦的鼻祖是PDA和智慧型手機製造商Palm而非任何一家PC製造商商,2007年Palm提出的Foleo就以拓展手機無線應用為目標進行設計的。雖然Foleo最終沒有推向市場,但是它的設計理念與今天的超便攜電腦卻是那麼相似。
打不過大的(筆記本電腦),欺負小的(手機)卻綽綽有餘,超便攜電腦與手機相比優勢顯而易見,屏幕更大,功能更強,應用平臺更成熟。不過通信設備巨頭高通也計劃將其開發的多合一晶片裝到類似超便攜電腦的平臺上去,目前這一計劃已經獲得主流手機製造商的支持。這將對超便攜電腦的發展造成嚴重威脅。
回過頭來再說桌上型電腦,桌上型電腦會慢慢消亡嗎?一定不會,筆記本電腦會受益於價格的降低進一步侵蝕桌上型電腦的市場份額,成為市場主流。但是在高端市場,如工程設計和遊戲市場桌上型電腦的地位會更加穩固。
泡泡網系統產品群組 狐小純 2009年1月1日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