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腫瘤抗生素有哪些?抗腫瘤抗生素作用機制
2025-07-21 04:23:09
腫瘤是嚴重威脅人體健康的疾病之一,跟腫瘤的鬥爭甚至從19世紀中就已經慢慢佔據上風了,抗腫瘤抗生素是預防和治療腫瘤有效的藥物之一,那麼常用的抗腫瘤抗生素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8中常見的抗腫瘤抗生素,以及了解一下它們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和副作用。
抗腫瘤抗生素有哪些
1、吡柔比星
其主要作用是直接嵌入DNA雙鏈間和/或抑制DNA聚合酶,抑制DNA的複製與轉錄,使細胞停止於G2期。該藥抗瘤譜廣,其心臟毒性、胃腸反應、口腔炎及脫髮等毒副反應明顯輕於其它蒽環類藥物,療效同表阿黴素。
副作用及注意點:
(1)骨髓抑制:白細胞與血小板減少、貧血,有時有出血傾向,應注意觀察血象,及時減量或停藥。
(2)心臟毒性:較阿黴素的心臟毒性輕,表現為心率過速,心:簿不齊,心電圖異常,甚至發生心衰等,心衰多見於用過蒽環類藥物的病人,故應慎用或嚴密觀察,及時發現異常及時停藥。
(3)胃腸反應:可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有時有腹瀉等,一般較輕。
(4)肝臟毒性:表現肝功能異常等。
(5)脫髮、皮膚色素沉著均較輕。
(6)腎臟毒性,表現腎功能異常等。
(7)神經毒性表現為頭暈、頭痛、麻木感。
(8)過敏反應:表現為皮疹、發熱、心悸、氣喘等。
(9)心功能異常、心臟病史、肝、腎功能障礙,骨髓功能抑制等患者、妊娠期、及對本藥過敏者禁用。高齡患者慎用。
2、阿黴素
本藥直接抑制DNA和RNA的合成,使細胞停止分裂,對各期增殖細胞均有殺傷作用,對S期早期及M期的作用最顯著,對G1期及G2期細胞有延緩作用,但對S1期及S期晚期細胞不敏感。
副作用及注意點:
(1)骨髓抑制: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及貧血,常見粒細胞及淋巴細胞減少。
(2)心臟毒性:6%~30%的患者發生一過性心電圖改變,表現為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期外收縮,ST段改變,一般不影響藥物應用。心肌病變的發生約為10%,可引起心肌病變及急性心力衰竭,多見於用藥劑量> 400mg/m2時,若心電圖示持續性室上性心動過速、P波低平,ST段降低,心律失常,房性或室性早搏,或繼發性瀰漫性心肌病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應立刻停藥。
(3)消化道反應:噁心嘔吐少見,口腔黏膜紅斑,潰瘍,食管炎,胃炎等。
(4)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脫髮。
(5)曾用過抑制細胞增殖藥物者或放療後出現骨髓抑制者,近期不宜應用阿黴素。
(6)肝功能損害者慎用或忌用。
(7)藥液濃度不宜過高,否則可引起靜脈炎,並應防止藥液溢出血管外,以免導致局部組織壞死。
3、更生黴素
主要作用是阻礙RNA多聚酶的功能,抑制RNA合成,以抑制細胞生長,作用於增殖周期各期細胞,對G1期前半段的細胞最敏感,與放療合用可提高療效。
副作用及注意點:
總劑量不宜超過200~350mg/m2骨髓抑制輕微,有時可致肺損害,如肺纖維化問質性肺炎。
4、米託蒽醌
蒽醌類抗腫瘤藥物,結構類似阿黴素。抗腫瘤作用是嵌入DNA與其交叉聯結,導致單鏈和雙鏈斷裂,抑制RNA聚合酶,阻止DNA,RNA的合成,對心臟毒性較低,作用於增殖周期和非增殖周期細胞,對S期最敏感。
副作用及注意點:
(1)骨髓抑制、噁心、嘔吐、口腔黏膜炎,少數人出現腹瀉。
(2)心臟毒性較阿黴素少見,心力衰竭主要發生在用過阿黴素的病人。
(3)肝、腎功能損害較輕。
(4)脫髮、乏力、頭痛等較輕。
(5)藥液漏出血管外引起嚴重皮下組織壞死。
5、博來黴素
為含有A1、A2、B3、B1……等13種成分的鹼性多肽類化合物,抗瘤譜廣,主要作用是抑制胸腺嘧啶脫氧核苷滲入DNA,阻止RNA的複製,幹擾細胞分裂,增殖,作用於S期、G1期和M期細胞,對放療有增敏作用。
副作用及注意點:
(l)過敏反應:發冷發熱,皮膚瘙癢性紅斑,重者伴高熱,甚至過敏性休克。
(2)皮膚反應:色素沉著,脫髮,皮膚脫屑(手、足、及身體受壓部位)重者四肢末端變硬,變黑或硬結以及手指足趾脹痛。
(3)肺炎樣症狀和肺纖維化,如診治不及時,後果嚴重,危及性命,服藥期間,宜定期行肺X線檢查和肺功能測定,及早發現病變,及時停藥。
(4)肝、腎功能損害,膀胱纖維化,精神、胃腸道症狀。
6、平陽黴素
以BleomycinA2為主要成分,藥理作用顯著抑制DNA合成。對RNA及蛋白質的影響較小,與DNA鏈結合而使其斷裂。其抗癌作用同博來黴素,在癌組織中濃度較高,但對造血系統和機體免疫功能無明顯損害。
副作用及注意點:
(1)過敏反應:體溫可高達40℃,與劑量無關,反覆多次注射藥物後,可出現過敏性休克,多見於用藥第二療程,也有停藥後發生延遲性突發性過敏性休克者,甚至有引起死亡良的個別報導。
(2)皮膚反應:皮膚角化、皮疹、色素沉著、肢端麻木,也有發生口腔黏膜炎及結膜炎。
(3)肺纖維化:多見於原有肺部病變或同時行胸部放療者40歲以上患者以及藥物劑量>300mg者。
(4)肺功能明顯障礙或對博來黴素類過敏者禁用。
7、表阿黴素
為阿黴素的同分異構體,作用為抑制DNA,RNA的合成,作用於增殖周期各期細胞,毒性反應明顯低於阿黴素。
副作用及注意點:
同阿黴素。心臟毒性較阿黴素為輕,但劑量過大也可引起心力衰竭,70%患者表現脫髮。
8、絲裂黴素
其抗癌作用類似烷化劑。在體內經酶的作用還原為雙功能基烷化劑。與DNA交叉聯結,使其解聚,又阻止DNA複製而抑制細胞分裂,作用於各增殖周期細胞。對G1期細胞最敏,抗瘤譜廣。
副作用及注意點:
(l)劑量限制性骨髓毒性反應:白細胞及血小板下降,給藥20mg/m2後,白細胞下降最低點平均3.5周,持續1~2周,血小板下降最低點平均4周,持續2~3周。多數患者8周內恢復。有蓄積性毒性,以後療程的骨髓抑制更顯著且持久,嚴重者可出現貧血或出血。
(2)胃腸道反應: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瀉、口腔炎等,但程度較輕。
(3)局部反應:靜脈注射可致靜脈炎,胸腔注射可致做化學性胸膜炎,膀胱灌注可致化學性膀胱炎及血尿等。
其它可有肝功能損害、藥疹、脫髮等,一般較輕。
抗腫瘤抗生素作用機制
抗腫瘤抗生素主要抑制DNA、RNA及蛋白質的合成,直接作用於DNA,如絲裂黴素、博來黴素、鏈脲黴素,它們可直接與DNA結合而幹擾DNA複製;
抑制RNA的合成:如放線菌素D,柔紅黴素、阿黴素、光輝黴素等,這些化合物可與DNA發生嵌入作用,阻斷依賴DNA的RNA產生,抑制轉錄過程,從而抑制蛋白質的合成;
嘌呤黴素類,它們作用於核糖體水平,幹擾遺傳信息的翻譯,從而抑制蛋白質的合成。
總結:通過閱讀這篇文章大家對抗腫瘤抗生素大概了有了一點了解,腫瘤在發現以後再來治療通常都是會比較麻煩的,有些需要手術切除甚至演變成惡性腫瘤,所以正確的使用抗腫瘤抗生素其實是有很大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