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維生素的誤區 幾乎人人中招!
2025-07-22 19:38:09
維生素是每個人都必須補充的營養,但是維生素補的越多越好嗎?其實現在人非常注重補充維生素,特別是中老年人,我們知道很多功能都下降了,維生素缺乏這可不得了,所以很多人是ABCDE,統統都得補上,但是維生素到底應該怎麼補,你知道嗎?
維生素的重要性
維生素無論是脂溶的還是水溶的,雖然不能給我們提供能量或者是說不能直接地給我們提供能量,但依然是我們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
第一:我們現在說三大產能的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它們分解、代謝、吸收、利用和給我們能量的過程中都離不開維生素。
第二:我們身體內的激素,比如說胰島素屬於激素,甲狀腺素屬於激素,還有其它的一些激素、性激素等等都離不開維生素。
第三:我們體內有很多消化酶也離不開維生素的參與,但是由於它參與到的地方不一樣所以表現的也不一樣。比如說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這個大家都知道了。眼睛、皮膚、黏膜包括一些我們看不見的,在血管、膀胱、氣管等等這些看不見的這些黏膜上維生素A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補充維生素的誤區
誤區一、凡是水果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只有柑橘類水果如檸檬、橙、橘、柑橘、山楂、鮮棗、柚子和草莓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平時常吃的蘋果、梨、香蕉、桃、西瓜所含的維生素C並不多。
每100克中大多在10毫克以下,遠低於苜蓿、香蕉、薺菜、辣椒等蔬菜中的維生素C含量。
誤區二、經常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就不會缺少維生素
新鮮的柑橘類水果和有色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一定數量的β-胡羅卜素,後者在體內可以轉變成維生素A。
但是蔬菜和水果中缺少其他種類的維生素,因此單吃蔬菜和水果是遠遠不夠的。要注意讓寶寶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才能保證維生素的全面吸收。
誤區三、不肯吃蔬菜,可用水果來代替補充
蔬菜含有較多的不溶性膳食纖維(如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以及一些特殊的成分。
如蔥裡的辣椒素、姜裡的姜油酮、大蒜裡的蒜素、蘿蔔裡的澱粉酶等等。
水果則含有較多的果糖、有機酸以及可溶性纖維如果膠等,所以水果和蔬菜不能相互代替。
誤區四、維生素是補品,多吃一點沒有關係
人體對維生素的需要量很少,每日僅數十微克到數十毫克。攝入過量的維生素,尤其是脂溶性維生素則會引起中毒。
如維生素A過多可引起煩躁、頭痛、嘔吐、皮膚瘙癢、視物不清、肝臟腫大;維生素D過量會造成多臟器點狀鈣化和多尿;維生素E過多會導致出血傾向。
自我檢測,缺啥補啥
補充維生素不能盲目,要學會根據身體反應判斷自己缺乏的是哪種維生素,還要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較多你所缺的成分。
1.缺乏維生素A
眼睛乾燥畏光、多淚、視覺模糊,皮膚幹粗者應多服用胡蘿蔔、動物肝臟、雞蛋、牛奶等;常看電視者與心血管疾病患者宜多食用。
2.缺乏維生素B1
腳發麻、氣色不佳、消化不良、患有多發性神經炎和腳氣病者,應多食糙米、赤豆、番茄、花生等食品。
3.缺乏維生素B2
患口角炎、舌炎、唇炎、眼炎、皮膚炎症、繼發性貧血,應補充麵粉、小米、花生、豆類、肉類、蛋類等食品。
4.缺乏維生素B3
失眠、口臭、無原因的頭痛、精神倦怠者,應補充維生素B3片劑。
5.缺乏維生素B5
易患皮炎、腹瀉、神經炎者,應多服牛奶、雞蛋和新鮮蔬菜。
6.缺乏維生素B6
肌肉痙攣、外傷不癒合、妊娠過度噁心嘔吐者,應補充維生素B6片劑。
7.缺乏維生素B12
食欲不振、記憶力不佳、精神不集中、毛髮稀黃、皮膚蒼白者,應多服動物肝臟、酵母。
8.缺乏維生素C
易鼻衄、牙齦腫痛、口乾舌燥、容易感冒、傷口不易癒合者,應多食用蘿蔔、豆芽、桔子、山楂等各種蔬菜水果
9.缺乏維生素D
頭部多汗,兒童易患佝僂病,成人骨質軟化者,應多曬太陽,服用魚肝油。
10.缺乏維生素E
四肢乏力,易出汗、皮膚乾燥、頭髮分叉、精神緊張及痛經者,應多食各種綠葉蔬菜、植物油。
11.缺乏維生素K
出血難止、血液難凝者,應多食用蔬菜、魚肉。
12.缺乏維生素M(葉酸)
妊娠期巨幼細胞貧癬嬰兒營養性大細胞性貧癬腦神經受損者,應補充維生素M片劑、綠葉蔬菜、動物肝腎等。
建議:維生素最好還是通過食物來補,如果食物中補不出來或者是因為別的病引起來這個缺乏,那我們可以從藥物性的有選擇性的去補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