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損傷 一個典型的由生活習慣導致的疾病!
2025-07-22 22:52:09
胃黏膜是指胃中的一種黏膜,對胃具有特殊的保護作用,但很脆弱,環境因素、飲食、藥物、吸菸、酗酒、細菌感染、情緒變化等,都可對其造成傷害。胃黏膜損傷常由於化學因素(吸菸、喝酒、濃茶、咖啡及刺激胃黏膜的藥品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等)、物理因素(過冷、過燙、過於粗糙的食物或暴飲暴食等)、細菌或其毒素刺激等因素所致,所以這與我們日常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胃黏膜的重要性
胃黏膜的損傷與自我修復始終處於動態平衡,如此,胃才能正常運作。一旦外界給予胃的負擔過重或刺激過強,動態平衡就會被打破,胃黏膜受損,很難再恢復如初,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系列胃部不適的症狀,常見的有上腹部不適或疼痛、噁心、嘔吐、腹瀉、食欲不振等。
胃黏膜損傷的症狀
1.上腹痛:大多數胃炎患者有上腹痛。上腹部疼痛多數無規律,與飲食無關。疼痛一般為瀰漫性上腹部灼痛、隱痛、脹痛等。
2.腹脹:部分患者會感腹脹。常常因為胃內瀦留食物、排空延遲、消化不良所致。
3.噯氣:有噯氣。表明胃內氣體增多,經食管排出,使上腹飽脹暫時緩解。
4.反覆出血:出血是在胃炎基礎上並發的一種胃黏膜急性炎症改變。
5.其他:食欲不振、反酸、噁心、嘔吐、乏力、便秘或腹瀉等。
6.體徵:檢查時有上腹壓痛,少數患者可有消瘦及貧血。
胃黏膜損傷怎麼治
1、通過藥物或保健品來直接治療。以糯米為原料或功效成分的保健食品。糯米中含有澱粉酶、轉化糖酶、尿囊素、蛋白質分解酶,中醫認為糯米有補胃消食、寬胸破積、舒氣止瀉之效。糯米中的尿素囊可促進損壞的胃黏膜的癒合。
2、通過食物補充。保護胃黏膜的食物胃貴於「養」而非「治」,適當的飲食內容及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防治胃黏膜損傷的重要措施。應限制對胃黏膜有強烈刺激的飲食,並利用飲食減少或增加胃酸的分泌,調節胃功能。
3、以健脾益氣養胃作用的中草藥。常用的有健脾益氣類的山藥、理氣類的砂仁、清熱類的梔子、消炎的如清淡的山茶等
4、其他猴頭菇對胃黏膜有很好的保護作用,黃芪、黨參、人參所含的總皂甙具抗菌、抗病毒及提高免疫力作用,對感染所致的胃黏膜損傷有效。
胃黏膜損傷調理注意事項
鑑於飲食對胃病的致病有關,所以飲食調理對治胃病有著重要的意義。
1.避免吃各種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濃縮咖啡、生蒜芥末等對胃黏膜有損傷的食物,同時避免吃過硬、過酸、過辣、過冷、過熱和過分粗糙的食物。可選用易於消化食品並注意少用油炸、油煎等烹調方法。食物宜清淡軟爛。
2.增加營養、注意選擇營養價值高的蛋白質食品和維生素豐富的軟食,如牛奶、豆腐、胡蘿蔔和一些發酵的食品,食物要細嚼慢咽。
3.飲食要有規律,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減輕胃部負擔。三次正餐食量較少可於餐間定時加餐。注意食物搭配,最好有幹有稀,有蛋白質食品也有少量主食。
總結:胃是處理我們吃入口中食物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器官,若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平時不注意保護它,那麼它就會找你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