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病的常見5種護理方法 治療風溼病的6大偏方
2025-07-23 03:41:09
風溼病是一種常見的治病,對大家來說應該是比較熟悉的,風溼病是一種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很多人多會換風溼病,對於人體的危害還是蠻大的,對於治療風溼病的方法也有很多,常見的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還有一些小偏方治療等等,而今天太極拳小編要講的就是偏方治療方法及串者的日常生活護理方法,如活經活絡湯、烏頭通痺湯等都時候屬於偏方的一種,如果感興趣的朋友或是存在這類問題的朋友請認真閱讀這篇文章!
風溼病的原因

外因外因主要是風、寒、溼、熱諸邪自外而入,侵犯人體。若氣侯變化失常、寒暖不調,或久居潮溼之地,或冒雨涉水、宿野含涼均可受邪致病。臨床上常把風氣勝者稱為「行痺」。產生風溼病的內因痺病的內因主要是正氣虛弱,臟腑功能失調,導致了外邪乘虛而入。正氣不足多與體質虛弱,勞逸失度,或經期產後體虛有關。......【】
風溼病最佳治療方法
風溼病的治療的方法是非常的多的,有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等,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治療風溼病的小偏方吧!
1.常飲蜂王漿
每天服用5~10m l蜂王漿,連服2~3個月,可使關節疼痛明顯減輕,關節活動得到改善。
2.常飲鮮牛奶
每天服用鮮牛奶500ml有助於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因為類風溼病在整個病程中,均缺鈣,牛奶不但營養價值高,而且富含鈣離子。
3.生薑加蔥敷
取鮮生薑、鮮蔥白,按1∶3比例配用,混合搗爛如泥,乘熱敷於患處,每48小時更換1次。
4.生薑外敷
鮮生薑切片炒熱敷於膝上,兩個晚上後再將陳小麥打碎,炒熱包之。
5.苡仁粥
取苡米仁末,用粳米煮粥常食。對急性期風溼熱型或溼熱型患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6.泥炭療法
將泥土塊在火中燒成黑黃色,研成粉末與水調和,塗抹全身或患處,亦可將粉末倒入浴盆浴洗。這種療法對風溼有顯著療效,在歐洲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其中德國就有近百個「沁炭醫院」用泥炭療法治療風溼病。
7.砂浴療法
在海濱、江河流域或西北沙漠地帶,可採用砂浴療法,即在天氣炎熱的夏天或三伏天,患者將患肢或全身埋置於燙熱的砂中,起熱敷作用,亦可通過發汗而祛邪外出。
8.日光浴療法
夏天中午陽光最強時,可將病變部位暴露於日光下,其餘部分可用傘遮擋陽光。一般身體上部一次照射20分鐘左右,下部一般照射30分鐘左右。
9.礦泉療法
礦泉療法分水浴療法和飲療法。水浴療法即在35℃~39℃之間的礦泉水中進行短時間或長時間浸泡,以達治病目的的方法。飲療法是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礦泉水飲用。適用於各種風溼病。
治療風溼病的偏方
偏方一、活經活絡湯
組成:桂枝、白芍、知母、熟片、紅花、皂角刺、狗脊、防風各10克,生地、地龍、骨碎補各20克,生黃芪、桑寄生各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功效:活經活絡。主治類風溼性關節炎。證見肌肉關節疼痛腫脹,局部觸之發熱,但自覺畏寒,或觸之不熱,或自覺發熱,全身低熱或熱象不顯,舌紅、苔黃白或黃白相間或少苔,脈弦細或細數。
偏方二、螞蟻丸
組成:螞蟻30g,何首烏30g,熟地黃30g,人參30g,五味子30g。 用法:上藥碾碎過篩,以水調和為丸,每丸2.5g,每3日服1丸,10丸為1療程,共2個療程。
功效:主治慢性類風溼性關節炎。具有補腎健脾,壯筋骨,益氣血功效。
偏方三、烏頭通痺湯
組成::制烏頭(先煎)9g,黃芪15g,桂枝6g,芍藥12g,穿山龍15g,地龍15g,青風藤15g,鑽地風15g,僵蠶15g,烏梢蛇15g,蜂房9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類風溼性關節炎各期。具有溫經散寒,驅風除溼,通絡扶正功效。
偏方四、牛蒡二羌湯
組成:牛蒡子90g,新豆豉(炒)、羌獨活各30g, 用法:上藥為末,每服6g,白湯下。
功效:歷節腫痛,風熱攻手指,赤腫麻木,甚則攻肩背兩膝,遇暑熱則大便秘。
偏方五、黃芪加減湯
組成:生黃芪30~50克,威靈仙20~25克,制附子20克,桂枝、白芍、秦艽、雞血藤各10克,麻黃、防風、知母、川黃柏、生甘草各8~10克。
用法:將上藥水煎,每日1劑,分3~4次口服,15劑為1個療程。 功效:主治類風溼性關節炎。
加減:(1)若氣血兩虛者,黃芪加量至60~80克,當歸、何首烏各20克;
(2)若兼發熱者,加生石膏40~50克,薏苡仁25~30克; (3)若關節紅腫較甚者,加萆薢20~30克,防己、澤瀉各12~15克;
(4)若上肢重者,加薑黃、桑枝各10~15克; (5)若下肢重者,加牛膝、蠶砂、木瓜各10~12克。
偏方六、乳香制沒湯
組成:乳香、制沒藥各12克,制川烏15克,地龍、土鱉蟲各20克,桃仁、蜈蚣各10克,青風藤、薏苡仁、生地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劑。3個月為1個療程。
功效:化淤通絡,利溼除痺。主治類風溼性關節炎。
風溼病的5種常見護理方法
1、出汗較多者風溼病的護理要用幹毛巾擦乾,衣服被褥被汗溼後及時更換,洗曬,避免受涼受溼,夜間出現盜汗者,可用五倍子粉加水調勻,在睡前敷於肚臍,大便秘結者,應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2、居住的房屋應向陽,通風,乾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床鋪要平整,被褥清暖乾燥,常常洗曬,不要在風口處睡臥。這是基本的風溼病的護理方法。
3、洗臉水要用鹽水,晚上洗腳,熱水應能浸至踝關節以上,時間在15分鐘左右,以促使下肢血液流暢。
4、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正確對待疾病,不可焦慮急躁,情緒低落,也不能不在乎,要善於克制,努力學習,積極工作,愉快生活,保持心胸寬廣。
5、注意氣候變化,天氣劇變寒冷時,及時添加衣服,注意保暖,預防感冒;這對風溼病的護理也有幫助。
有效預防風溼病7件事
1、避免風寒溼邪侵襲
風溼病是全身性、系統性和瀰漫性疾病,該病中90%以上是人自身免疫系統出問題時引發的。陰冷天氣會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血液向人體重要器官收縮,關節等部位就得不到足夠的血液進行保暖。因此,進行戶外活動時一定要根據天氣情況增減衣服,陰冷的地方儘量少去。
2、避免過度勞累
中醫專家表示,過度勞累會使風寒溼邪乘虛而入,侵襲身體。所以,我們必須做到勞逸結合,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做,活動與休息都要適度。
3、預防和控制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注意預防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因為流感等感染性疾病會造成人體的免疫力大幅度下降,從而容易導致風溼病出現或復發。
而對於關節病患者、老年人、體弱者和體內有結核等患者,則在陰冷天氣裡更要注意預防流感。專家表示,在流感發生時,儘量不要往人群聚集的地方去,以防受寒受涼引發或因感染而加重風溼病。
4、注意保持居室溫暖和乾燥
在天氣寒冷的時候,應注意保持居室內的溫暖和乾燥,同時,也要注意給關節營造一個溫暖的環境。
5、注意攝取白質營養
鮮牛奶、大豆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於預防關節炎等風溼病,減輕關節疼痛帶來的痛苦,都具有比較明顯的作用。
6、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
積極參加體育鍛鍊,可以提升身體免疫能力。同時,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使心臟和全身的血管血液循環得到改善。
7、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
臨床實驗證明:精神受到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消極的情緒,也是誘發風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當患病後,患者的情緒出現波動,從而導致了病情的加重。可見,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結論:通過太極拳小編對風溼病的詳細介紹之後,相信大家對風溼病原因及治療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對於風溼病串平時應該多注意護理問題,如:出汗較多者風溼病衣服被褥被汗溼後及時更換,居住的房屋應向陽,通風,乾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正確對待疾病等等,而對於沒有風溼病的人,平時要多加注意預防,如注意保持居室溫暖和乾燥,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