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上吐下瀉? 五種食物助你調理
2025-07-22 20:55:24
腸胃炎是一種常見的腸胃疾病,青年人群為多發群體,因為現在年輕人的飲食習慣不規律,容易引發腸胃疾病。得了腸胃炎往往表現為上吐下瀉,腹痛難忍。那麼腸胃炎究竟該怎麼治療呢?平時又該怎麼調理呢?讓小編來告訴你!
患了腸胃炎怎麼辦
腸胃炎分為慢性腸胃炎和急性腸胃炎,我們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是急性腸胃炎,一旦細菌和病毒進入到了胃裡,就會引發相關症狀。
急性腸胃炎的症狀
1、嘔吐:嘔吐物為未消化的食物,吐後感覺舒服,也有的病人直至嘔吐出黃色膽汁或胃酸。
2、腹痛:上腹正中偏左或臍周壓痛,呈陣發性加重或持續性鈍痛,伴腹部飽脹、不適。少數病人出現劇痛。
3、嘔血與便血:少數病人嘔吐物中帶血絲或呈咖啡色,大便發黑或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說明胃黏膜有出血情況。
4、脫水:由於反覆嘔吐和腹瀉,失水過多引起,皮膚彈性差,眼球下陷,口渴,尿少等症狀,嚴重者血壓下降,四肢發涼。
5、體徵不明顯,上腹及臍周有壓痛,無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音多亢進。
急性腸胃炎怎麼治療
一般病症較輕的我們建議使用藥物治療。
1、出現噁心嘔吐的,可使用嗎丁啉。
2、腹痛的話可買東莨菪鹼、顛茄浸膏、溴丙胺太林服用。
3、如果出現腹瀉的,可以用黃連素,覺得黃連素效果不太理想的,可以使用洛哌丁胺膠囊。
怎樣預防腸胃炎
與其患病後想盡辦法治療,不如提前做好預防,拒絕飲食不當、暴飲暴食!
1、細嚼慢咽
很多人習慣了吃飯時大快朵頤,總是慢不下來,認為自己吃飯很有效率,實際上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吃飯時必須細嚼慢咽,可以減少粗糙食物對胃黏膜的刺激。
2、節律性飲食
很多上班族吃飯幾乎都不能按照科學的飲食規律,總是隨心所欲,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吃,其實大家有所不知,這樣的飲食習慣很容易會導致腸胃炎的病發。因為當你感覺到餓的時候你沒吃,等真正吃的時候又吃不了多少。還有就是切忌暴飲暴食。
3、注意飲食衛生
吃飯的時候要注意飲食的衛生,外出吃飯時儘量選擇規模比較大的餐館,路邊擺攤的要少吃,因為或多或少不是很衛生。最好可以自己動手做,可以避免外界微生物對胃黏膜的侵害。
4、選擇精細易消化的食物
在食材的選擇上應儘量選擇精細並且易消化的食物,不過也要注意營養的均衡了,否則,人體營養跟不上也是要出問題的。
5、選擇清淡的食物
不要經常吃很辣或很油膩的食物,可以適當的換換口味,來點清淡點的食物,多吃蔬菜,少喝酒和濃茶。清淡飲食既容易消化吸收,又利於胃病的康復。
6、儘量按時進食
每天三餐儘量按時吃飯,且不要吃得太飽。一般是說早餐吃好,中餐吃飽,晚餐吃早。就是說早餐吃的稍微豐盛有營養,中餐可以吃飽點,有利於一天的工作,晚餐吃早,有利於消化吸收。
7、選擇新鮮的食物
選擇食物都要保證新鮮,存放太久的食物最好不要食用。可以多吃些蔬菜和水果。例如土豆、番茄、蘋果等等。
8、多運動
運動可以有效的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所以對於腸胃炎的預防措施上,也要多參加體育鍛鍊。
五種養胃食物助你調理好你的胃
1、主食類
主要有米飯、饅頭、麵條、麵包、包子、餃子、餛飩、粥等品種。由於每個患者病情不同,飲食習慣有差異,對主食的選擇也會不同。但總體來講,發酵的食物比未發酵者宜消化;含餡的食物往往不易熟透和餡過於油膩、粗糙而使之不易消化;粥是最值得推崇的養胃護胃食品。吃粥可以作為胃病的輔助治療方法。
2、肉類
可以擇新鮮瘦嫩的豬肉,雞胸脯肉、水鴨肉、魚片等,經精細加工烹飪後食用;不能食用油膩、陳腐肉食。人們通常以為牛羊肉、狗肉、為大補食品,多食能強壯身體,但牛肉肌纖維較粗的食之不宜消化;羊肉狗肉味甘性熱,為補陽之品,而胃炎患者辨證多屬鬱熱陰傷兼溼熱內蘊,食之更助火傷陰,不利於病情故以不食為佳。
3、蛋類
蛋類的補益作用人所共知,但每日不可多食,以1-2個為宜,胃病病人應選擇最易消化吸收的軟蛋羹形式來烹飪食用。
4、奶類
喜歡飲牛奶而無腹脹、腹痛或腹瀉等乳糖不耐症發生的胃病患者,可適量飲食,每日250克為宜。但胃酸偏低的萎縮性胃炎患者最好不飲或少飲牛奶,因為牛奶一直被認為可以中和胃酸,而在治療胃酸過多的潰瘍病時大量飲用。
5、豆果類
黃豆的營養價值很高,但因其內部結構和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的原因,許多人吃了炒、煮、爆的黃豆往往感到腹脹,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腹瀉。豆製品比黃豆要容易消化,但仍有一部分人尤其是胃病患者吃後會出現上述情況。紅小豆、綠豆、大棗等食品有很好的清熱解毒、利溼、健脾和胃功能,但其豆皮、棗皮難以消化,有時還會誘發潰瘍病出血,故應熬成粥食,並棄皮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