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痛的原因有哪些?怎樣預防屁股痛?
2025-07-20 08:50:08
在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疼痛發生,屁股疼痛是比較常見的情況,對我們生活有一定的影響。有些人覺得屁股疼只是小事,過一會兒就好,但是屁股疼的原因也許是一些疾病導致的。坐骨神經炎、臀部膿腫等會引起屁股疼。那麼屁股痛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屁股痛的原因
一、梨狀肌綜合症
梨狀肌起於第2、3、4骶椎前面,分布於小骨盆的內面,經坐骨大孔入臀部,止於股骨大粗隆。此肌因急、慢性損傷,或加上解剖上變異,致易發生損傷性炎性改變,刺激或壓迫神經,而產生腰腿痛,稱為梨狀肌綜合症,也稱股神經盆腔出口症候群。
梨狀肌損傷多因下肢外展、外旋或內旋等猛烈動作所致。其症狀與椎間盤突出症很類似,但患者無腰痛及脊柱體徵,在梨狀肌局部有明顯的壓痛及放射痛,直腿抬高60°以後疼痛減輕,局部疼痛消失;梨狀肌阻滯後疼痛消失。
病人主訴臀部及下肢疼痛,多為慢性,有時有急性發作,走路或活動後加重,可出現間歇性跛行,臥床休息減輕。直腿始高試驗可為陽性,可伴小腿及足外側麻木,咳嗽、打噴嚏時多無放射痛,症狀嚴重的患者疼痛可為刀割樣、撕裂樣的劇痛,行走困難。體檢可見臀肌萎縮,坐骨大切邊區有壓痛,直腸指診可能觸到腫脹變祖的梨狀肌,並可引出出現上述症狀。①梨狀肌症候群患者,腰部無明顯壓痛和畸形,活動不受限;②梨狀肌緊張試驗陽性;梨狀肌緊張試驗是檢查梨狀肌損傷的一種方法。具體步驟如下:患者仰臥位於檢查床上,將患肢伸直,做內收內旋動作,如坐骨神經有放射性疼痛,再迅速將患肢外展外旋,疼痛隨即緩解,即為梨狀肌緊張試驗陽性。是梨狀肌症候群的常用檢查方法.③用長針頭局部封閉壓痛點後,疼痛立即解除。
二、坐骨神經炎
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即坐骨神經發生炎性病變,或坐骨神經受到直接損傷(臀部注射、手術)。起病較急,疼痛沿坐骨神經的通路由臀部經大腿後部、窩向小腿外側放散至遠端,其疼痛為持續性鈍痛,並可發作性加劇或呈燒灼樣刺痛,站立時疼痛減輕。有人突然感覺一側臀部一陣劇痛,連帶著同一側的腿和足部也陣陣發麻,隨後疼痛慢慢消失。
三、根性坐骨神經痛
多由於椎間盤突出症、脊柱骨關節炎、脊柱骨腫瘤及黃韌帶增厚等椎管內及脊柱的病變造成。發病較緩慢,有慢性腰背疼痛病史,坐位時較行走疼痛明顯,臥位疼痛緩解或消失,症狀可反覆發作,小腿外側、足背的皮膚感覺減退或消失,足及趾背屈時屈肌力減弱,踝反射減弱或消失,這類病變可做X光片檢查以協助診斷。
四、臀部膿腫
膿腫有深淺之分,一般皮下軟組織形成的膿腫稱為淺膿腫,而位於深筋膜下以及肌層,深層組織空隙形成的膿腫稱深部膿腫。臀部肌肉發達分數塊,其中最大的是臀大肌,如果該肌或肌間出現化膿性感染,就會形成深部膿腫。
五、坐骨神經鞘膜瘤
神經鞘瘤發生於感覺、運動或混合末梢神經鞘膜細胞,多見於頸部及四肢神經,大小一般約為3cm,少數有10cm以上,坐骨神經鞘膜瘤臀部隆起,捫及較深處有一巨大包塊,手術是本病的唯一治療方法。
六、臀上皮神經炎又叫「腰脊神經後支痛」,其病因是多方面的,如椎間小關節病變、骨質增生、脊神經後支卡壓、後支慢性無菌性炎症等。因為臀上皮神經來自腰1~腰3脊神經後支的外側皮支,分布於臀上外側皮膚,疼痛常出現於腰、臀、大腿部,很少超過膝關節。根據病史、症狀、體徵作出綜合性判斷。在髂嵴最高處下方3~5cm處有壓痛及軟組織條索樣硬物。
七、緻密性骶髂關節炎
以骨質硬化為特點的非特異性炎症,有高度緻密的骨硬化現象,尤其以髂骨下2/3更為明顯,但關節間隙則無改變。有復發性下腰痛,有時可向下放射至兩側臀部和大腿。
八、假性坐骨神經痛
臀部的臀小肌凍傷後腫脹,壓迫坐骨神經引起了疼痛。假性坐骨神經痛引起的屁股痛,是腰部不痛而臀部最痛,且有壓痛感。
屁股痛怎麼治療
1、滾:兩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滾動,按摩,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覆多次進行。頭部可配合前傾後仰。
2、推:兩手對搓發熱之後,重疊放於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 30-50次,至局部產生發熱感。
3、壓:兩手叉腰,大拇指分別按於腰眼處,用力擠壓,並旋轉揉按,先順時針,後逆時針各 36圈。
4、捏:兩腳前伸而坐,或彎曲膝蓋,或正坐姿勢均可。兩手分別捏拿,提放腰部肌肉 15-20次。
5、抓:雙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壓於腰側不動,其餘四指從腰椎兩側處,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膚,從腰眼抓到尾部,兩手同時進行,各抓 36次。
6、按:取坐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尖按揉人中穴 1-2分鐘。
7、點:取坐位,以兩手中指尖分別點按兩腿上的委中穴(膝關節後),點按 1-2分鐘,直至被按部出現酸,麻,脹的感覺。
屁股痛的預防方法
1、良好的個人衛生:每天都要勤換內褲、勤洗肛門處,保持肛門處皮膚清潔、乾淨,防止受到細菌、病毒的感染。
2、合理的飲食習慣:飲食要合理,不要暴飲暴食,少吃辛辣、油膩等帶刺激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等,保持排便通暢,利於腸道加速消化。每天起床後可空腹喝杯蜂蜜水,促進腸道蠕動正常。
3、規律的排便習慣:養成定時、定點排便的好習慣,讓腸道習慣你的作息時間,形成條件反射性排便。不宜久蹲於廁所,會阻礙靜脈血液的正常流通,從而引起其他併發症發生。
4、坐浴燻洗:每天堅持20分鐘左右的燻洗,可有效地緩解肛門疼痛感。水溫最好是38度左右的溫水,或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中藥燻洗,這樣效果更好。
5、心情愉悅:緩解緊張的情緒,勞逸結合,多做些戶外運動,調整心情,增強患者的戰鬥力。良好的心態有利於緩解大腦神經系統的舒緩。
總結:屁股痛會影響我們日常工作生活,所以在屁股疼的時候最好是去醫院檢查,並且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飲食習慣,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治療屁股疼。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