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休克?休克的分類有哪些?休克怎麼辦?
2025-07-19 22:03:11
休克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血量銳減,身體各個器官缺血缺氧,神經-體液因子失調的一種臨床症候群,出現休克主要症狀血壓低四肢發冷,神志不清等等,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休克,遇到休克的時候應該怎麼辦,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休克
休克是機體遭受強烈的致病因素侵襲後,由於有效循環血量銳減,機體失去代償,組織缺血缺氧,神經-體液因子失調的一種臨床症候群。休克就是人們對有效循環血量減少的反應,是組織灌流不足引起的代謝和細胞受損的病理過程。多種神經-體液因子參與休克的發生和發展。有效循環血量的急劇下降,造成全身組織、器官氧合血液灌流不足和細胞缺氧而發生休克。
常由大量出血、嚴重創傷、外科大手術、失水、燒傷、嚴重感染、過敏反應及某些藥物的毒性作用等原因引起。根據發病原因,休克分為感染性休克、失血和失液性休克、心源性休克、過敏性休克等。
也就是指常見的一種細胞急性缺氧症候群。主要症狀是血壓下降,血流減慢,四肢發冷,臉色蒼白,體溫下降,神志淡漠等
休克的分類有哪些
過敏性休克
過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質進入已致敏的機體後,通過免疫機制在短時間內觸發的一種嚴重的全身性過敏性反應,多突然發生且嚴重程度劇烈,若不及時處理,常可危及生命。昆蟲刺傷及服用某些藥品(特別是含青黴素的藥品)是最常引發過敏性休克的原因,某些食物(如花生、貝類、蛋和牛奶)也會引起嚴重過敏性反應。
失血性休克
大量失血引起的休克稱為失血性休克。常見於外傷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潰瘍出血、食管曲張靜脈破裂、婦產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失血後是否發生休克不僅取決於失血的量,還取決於失血的速度,休克往往是在快速、大量(超過總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到及時補充的情況下發生的。
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指由於心臟功能極度減退,導致心輸出量顯著減少並引起嚴重的急性周圍循環衰竭的一組症候群。心源性休克是心泵衰竭的極期表現,由於心臟排血功能衰竭,不能維持其最低限度的心輸出量而導致血壓下降,重要臟器和組織供血嚴重不足,引起全身微循環功能障礙,從而出現一系列以缺血、缺氧、代謝障礙及重要臟器損害為特徵的病理生理過程。本病死亡率極高,國內報導為70%~100%,及時、有效的綜合搶救可增加患者生存率。
[NextPage]休克怎麼辦
1、取平臥位不用枕頭,腿部抬高30°,如心原性休克同時有心力衰竭的患者,氣急不能平臥時,可採用半臥位。注意保暖和安靜。儘量不要搬動,如必須搬動則動作要輕。
2、吸氧和保持呼吸道暢通鼻導管或面罩給氧。危重病人根據動脈Pco2、Po2和血液pH值。給予鼻導管或氣管內插管給氧。
3、建立靜脈通道如果周圍靜脈萎陷而穿刺有困難時,可考慮作鎖骨下或上靜脈及其他周圍大靜脈穿刺插管,亦可作周圍靜脈切開插管。
4、尿量觀察尿量是反映生命器官灌注是否足夠的最敏感的指標。休克病人宜置入導尿管以測定每小時尿量,如無腎病史,少或無尿可能由於心力衰竭或血容量未補足所致的灌注不足,應積極查出原因加以治療,直到尿量超過20~30ml/h。
5、觀察周圍血管灌注由於血管收縮,首先表現在皮膚和皮下組織。良好的周圍灌注表示周圍血管阻力正常。皮膚紅潤且溫暖時表示小動脈阻力降低,可見於某些感染性休克的早期和神經原性休克。皮膚溼冷、蒼白表示血管收縮,小動脈阻力增高。但皮膚血管收縮狀態僅提示周圍阻力的改變,並不完全反映腎、腦或胃腸道的血流灌注。
6、血流動力學的監測如病情嚴重可根據具體情況,切開或穿刺周圍靜脈,放入飄浮導管(Swan-Ganz)到腔靜脈近右心房測得中心靜脈壓,進而測肺動脈壓及肺楔嵌壓、心排血量,根據測值結果進行相應治療措施的調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