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炎的早期症狀有哪些?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5-07-20 16:07:10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人在飲食方面不注意,只求溫飽而不注重飲食規律,這就很容易導致食道炎的發生。那麼大家知道食管炎的早期症狀是什麼嗎?食管炎的症狀有哪些呢?食道炎該如何防護呢?
產生食道炎的原因
1、吞咽熱食、尖銳異物、咀嚼不充分的骨頭或誤食腐蝕劑等直接損傷食道黏膜引起炎症。
2、放射線照射、藥物如奎尼丁、四環素、氯化鉀、鐵劑等刺激食管黏膜,尤其是片劑停滯於食管,也可引起食管炎。
3、抗生素使用時間過長,導致食道黏膜真菌增殖引起感染。
4、正常人食道下段託約肌有一個高壓區,防止胃內容物反流至食道。許多原因可使食管下段括約肌功能減弱,包括食管裂孔疝,容易引起胃及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是造成食道黏膜炎性病變的主要原因。
5、腹腔壓力增高,如大量腹水、妊娠,造成腹壓升高,易形成反流。
6、食管蠕動障礙。通常情況下,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時,由於張力的作用引起食管繼發性蠕動波,將反流物送回胃內。食管炎可使食管蠕動減慢,使反流物在食管內停留時間延長,加重了原有的食管炎,食管炎又減弱了食管下段括約肌的功能,加重反流,形成惡性循環。
食道炎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1、食道炎其症狀主要是以吞咽疼痛、困難、心口灼熱及胸骨後疼痛居多,當食道炎嚴重時可引起食道痙攣及食道狹窄。當食道下端因發炎導致黏膜變性繼而長出胃的柱狀上皮細胞時叫做巴洛氏食道,此為食道癌之前身,必須長期追蹤其變化。一般食道炎之出血較輕微,但也可能引起吐血或解瀝青便。
2、正常情況下,胃酸是不會反流到食道的,食道下半段有一處高壓區,阻擋胃酸向食道反流,如果賁門因故變松,高壓區的壓力會下降甚至消失,胃酸、膽汁就會反流到食道,對食道黏膜刺激強烈,引發食道炎。餐後平躺,進食過量,甜食或油膩食物吃得太多都會引起胃裡的東西向食道反流。
3、當感到"燒心",或"心口疼",喝熱水或吃刺激性食物時胸骨後痛感明顯,都是食道炎的症狀。還有吞咽食物感到發噎,是由於食道水腫,食道內變窄或食道壁因炎症刺激而發生痙攣性收縮所致。食道炎應及時診治,不然會惡化以至於發生食道黏膜潰瘍,還會嘔血或便血。
食道炎的治療護理
治療原則是減少胃內容物反流,降低反流物的刺激性,改善食管下段括約肌功能。
1、減少反流:由於反流易在夜間,病人處於水平位及頭低腳高位時,所以應將床頭抬高使床頭至床尾有一個斜形坡度,這樣即使反流也能較快消除。囑病人睡前不再進食,晚餐與入睡的間隔應拉長,大於3小時。每餐後讓病人處於直立位或餐後散步,藉助重力促進食物排空。另外要忌食刺激性食物,避免劇烈運動。
2、降低反流物的刺激性:降低反流物的刺激性可服用藥物如:甲氰咪呱、雷尼替丁,能抑制、減少胃酸分泌。也可用洛賽克20mg每晚一次。另可用氫氧化鋁凝膠10ml,每日3次口服,能減少胃酸的刺激。
3、改善食管下段括約肌的功能:餐前15~30分鐘服用胃復安或嗎叮啉,可增加食管下段括約肌的壓力,加速胃的排空,減少反流。也可用西沙必利(Cespside)這種新胃腸動力藥。
4、多吃清淡的食物,可以減少反流的機會,而對胃黏膜有明顯刺激的食物,可能增加胃液的分泌,引起胃內的胃酸等主要反流物得明顯增加。因而,應避免吃一些含有刺激性的食物,或者是少食用延緩胃排空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柔軟、易消化的食物。
5、睡前最好不要進食,晚餐與入睡的間隔應拉長,超過3小時。餐後應處於直立位或散散步,但要避免劇烈運動。反流易通常在夜間發生的比較多,所以應將床頭抬高使床頭至床尾有一個斜形坡度,這樣即使反流也能較快消除。
6、一般護理:本病一般預後良好。護士應幫助病人了解此病,使病人在平時生活中注意飲食及生活習慣。以減少復發,減輕症狀。
食管炎要注意什麼
1、飲食:注意少量多餐,吃低脂飲食,可減少進食後反流症狀發生的頻率。相反,高脂肪飲食可促進小腸黏膜釋放膽囊收縮素,易導致胃腸內容物反流。
2、體重:超重者宜減肥。因為過度肥胖者腹腔壓力增高,可促進胃液反流,特別是平臥位尤甚,故應積極減輕體重以改善反流症狀。
3、臥位:床頭墊高15~20cm,對減輕夜間胃液反流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4、改變不良睡姿:有人睡眠時喜歡將兩上臂上舉或枕於頭下,這樣可引起膈肌抬高,胃內壓力隨之增加,使胃液逆流而上。
5、生活習慣:儘量減少增加腹內壓的活動,如過度彎腰、穿緊身衣褲、紮緊腰帶等。
總結:食道炎在我們生活中還是蠻常見的,看了以上食道炎的介紹,希望大家能重視這個問題,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