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四季保健方法
2025-07-16 13:54:08
季節不同老年人身體保健的方法也不同,如果老年人保健的方法用錯很可能最後悔出現反效果,這對老年朋友來說是很不利的。下面小編總結了老年人四季保健方法,老年朋友可以根據季節自行進行調整保健方法,一起看看吧。
春季保健
中醫認為,春季人體肝氣旺,是肝臟機能活動的旺盛時節,所以春季養生,就要重視對肝臟的保養,使肝臟機能正常,以適應春季氣候的變比,減少疾病發生。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工程學院院長陸小左教授說,春季養肝是多方面的。
首先,要重視精神調養,應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恬靜、愉悅的心態,以順應肝的調達之性。
其次,春季飲食宜適當吃些辛溫升散的食品,如蔥、香菜等。這類食物溫而發散,與春季氣候相適應,對人體有益,而生冷、辛辣、油膩食物則應當少食,以免傷害脾胃。另外,還應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養脾臟之氣,如山藥、藕、芋頭、蘿蔔等。
第三,春季春意盎然,十分宜於老年人從事多種娛樂活動,陶冶情操,如澄心靜坐、益友清談、澆花種竹、聽琴玩鶴、焚香煎茶、登城觀山及各種春遊活動。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去尋求春遊方式,以達調肝養氣、延年益壽的目的。
第四,春季多霧,尤其對呼吸系統、心血管病和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患者危害更大。因此,春季在大霧的天氣裡,老年人應避免出門,隨時注意增減衣服,以維護身體健康。
夏季保健
中醫認為,暑、溼、汽為夏天主令,且常夾有火熱之氣。一般來說,暑為陽邪,性炎熱、外散,易傷津耗氣;溼為陰邪,溼性重濁,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陸小左教授為老年人保健總結出了4點要求:
第一,健脾除溼。溼邪是夏天一大邪氣,加上夏天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溼邪較重的症狀。所以老年人應經常服用健脾利溼之品,如藿香、佩蘭、白豆蔻、砂仁、茯苓、薏米、白朮、蓮子等,切勿過量貪食生冷食物,以保護好脾胃。
第二,養陽養心。中醫認為,夏主火,內應於心,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因此,夏季老年人應注重對心臟的養護,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建議老年人夏季不可有過激行為,應保持愉快的情緒,安閒自樂,切忌暴喜傷心。保持心靜,靜則生陰,陰陽協調,才能保養心臟。夏天養心還要慢,不能勞累。另外,夏天出汗多,易引起血液濃縮及血液黏稠度增高而加重心臟負擔。因此,夏天老年人既不能閉汗,但也要避免過度出汗,並及時補充水分,以養護好心臟。
第三,冬病夏治。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在三伏天期間,內服補益脾肺腎、增強衛氣功能的中藥丸、散、煎劑,以扶正固本,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預防感冒、老慢支和哮喘的發作,甚至使之根治。
秋季保健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也就是說,立秋後要防秋燥、防秋膘,「收陰養肺」是養生的主要準則。
第一,秋季防燥。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鱉肉、黃鱔、藕、菠菜、烏骨雞、豬肺、豆漿、鴨蛋、蜂蜜、橄欖等。
第二,春捂秋凍。立秋之後,天氣逐漸轉涼,早晚溫差較大。此時,老年人在起居和衣著上應該有所講究,起居宜「早臥早起」,穿衣要「春捂秋凍」。
第三,拒絕秋膘。立秋之後,人的脾胃功能逐漸恢復,因而也是貼秋膘的好時候,但這也是體重增加最快的時候。老年人這時要注意節制飲食、適量運動,以控制體重。
冬季保健
冬季人體受寒冷氣溫的影響,各項生理功能均會發生變化。此時需要合理地調節飲食,來達到保健防病的目的。
第一,防病。冬季寒冷的氣候使人體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血液循環發生改變,許多疾病也「趁火打劫」,老年人應更注重疾病的預防。例如預防心絞痛、心梗、腦梗塞。老人要特別注意保暖,避免頭部受寒,避免過勞。
第二,進補。冬令進補時應食補、藥補相結合。常用的補藥有人參、黃芪、阿膠、冬蟲夏草、首烏、枸杞、當歸等;食補可選擇羊肉、狗肉、豬肉、雞肉、鴨肉、鱔魚、甲魚、鮁魚和海蝦等,其它食物如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慄子等。
上述是對老年人四個季節的保健方法的詳細介紹,通過上述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四個季節的保健方法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不過無論是哪個季節老年朋友都應該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多運動,多喝水等等,只有這樣才能讓身體變得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