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應該吃哪些食物更健康
2025-07-16 14:15:08
隨著飲食業的不斷發展,誘人的食物越來越多,我們的飲食也越來越豐富,但是因為身體狀況的不同和年齡的不同導致我們所吃的食物也不同,一旦吃錯食物結果甚至比毒藥更加嚴重,那麼老人應該吃哪些食物更健康?下面是相關的介紹。
1、主食及豆類:大米、小米、麵粉、燕麥、蕎麥、黑米、綠豆、赤小豆、黑豆、黃豆、豆腐及其他豆製品等。
2、肉蛋奶類:豬瘦肉、雞肉、鴨肉、羊肉、黃魚、鯽魚、草魚、蝦、蝦皮、海參,牛奶及雞蛋等。
3、蔬菜:冬瓜、藕、胡蘿蔔、茄子、芹菜、荸薺、筍、白菜、海帶、黑木耳等。
4、水果:梨、西瓜、香蕉、草莓、桃子、葡萄、龍眼、大棗等。
5、其他:老年人應該多喝蜂蜜、紅茶和綠茶。
老年人每天除了三頓正餐外,增加一些小零食作為加餐最合適不過了。老年人吃零食要吃得科學,65歲以上老人早餐後2~3小時,約上午10時吃一次零食,可以選擇維生素含量高的蘋果、香蕉、橘子、獼猴桃、西瓜等新鮮水果。午飯後小憩一會兒,等到下午3時左右來點種子類的零食是個不錯選擇,如葵花子、花生、核桃仁、松子等。不過,種子類的零食雖然能夠提供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及多種微量元素,但唯一缺點就是熱量太高,因此不宜吃得過多。瓜子、花生、松子限制在10粒左右,核桃仁兩個就足夠了。
現今,老人「3+3」的飲食方案得到不少專家的認可,所謂「3+3」飲食方案,就是指老年人每天除了三頓正餐外,還要有三頓加餐,當然上文那些小零食作為加餐最合適不過了。美國一項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零食可幫助65歲以上老人獲得足夠的熱量。2000名受訪者通常每天平均攝入2、5次零食,每次可攝入150千卡熱量,而且吃零食並不會影響老人的食慾。年輕人保持身材不主張睡前進食,但老年人在睡前稍吃些零食對身體有益,一小杯125毫升的酸奶加2片餅乾,不僅能幫助老人更快入眠,還可以達到補鈣、預防膽結石的功效。
人過中年以後的進食方式就應該像「羊吃草」那樣,餓了就吃點,每次吃不多,胃腸總保持不飢不飽的狀態。每天飲食遵照「3+3」原則,做到三頓正餐三頓加餐,營養就能均衡了。
對於肥胖或有糖尿病的老年人來說,含糖量較高的各種糖類和巧克力,最好還是敬而遠之吧。
冬季即將到來,老人體溫調節功能減退,基礎代謝率低,導致防寒能力較差。其實,老年人應根據氣候的變化調理飲食、辨證用餐,加強身體的抗寒能力。一般來講,平時身體怕冷的老年人宜吃溫性和熱性的食物,如生薑、羊肉、狗肉、大蒜等,不宜吃綠豆、雪梨、苦瓜、冬瓜、荸薺、銀耳等寒性或涼性的食物;怕熱的老年人則相反。
心臟病病人不宜吃得過多,每日總熱能分4~5次攝入,以減少餐後胃腸過度充盈及橫膈抬高,避免心臟工作量增加。晚飯應早些吃,宜清淡,晚飯後不進或少進任何食品和水分。為了減輕水腫,應限制食鹽,每日約3克以內為宜。老人出現心力衰竭時,每日蛋白質可控制在25~30克,熱能600千卡;2~3日後,蛋白質可加至40~50克,熱能1000~1500千卡。病情好轉後漸增蛋白質和熱能,但不宜太高,以免增加心臟的負荷。
老年人疾病增多,並不是什麼都可以吃,「忌口」食品應當遠離,不利於疾病康復的食品也要警惕。胃寒的老年人儘量不要吃性質偏涼的水果,建議把梨、蘋果等一些水果蒸熟吃,可減弱水果的寒涼性質。平時吃些韭菜、小茴香、洋姜、生薑,還可喝些牛羊肉湯,都可起到溫胃的作用。胃酸的老人吃水果要小心,建議吃一些苦味或辛辣的蔬菜,比如:苦瓜、辣椒、生薑、大蒜、佛手瓜(這些蔬菜可以制約胃酸形成)等之後,可以適量吃些水果,但一定要適可而止。重度心臟病的老人少量多餐,以減少心臟的負荷,並限制鈉鹽,防止水腫,保護心臟。
通過上述的介紹我們知道到底哪些食物適合老年人食用,哪些食物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又幫助。小編提醒眾位老年朋友如果身體有其他的疾病,應該聽從醫囑知道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還有老年朋友不可貪嘴,只有吃對自己身體好的食物才能讓身體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