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聯想創新開放日:聯想差分隱私技術確保用戶信息安全
2025-05-15 21:52:09
在8月17日-19日期間,聯想在北京全球總部舉辦了2022聯想創新開放日,在創新開放日期間,聯想正式舉辦了第26期擎智沙龍活動,多家媒體近距離感受聯想最具前沿的創新技術與產品。活動現場,聯想與ATL、京東方、商湯科技等多家合作夥伴共同分享創新技術的探索與應用,全面呈現聯想引領行業智能化變革成果。
在此次開放日活動中,聯想也展示了在超級互聯領域的成果,包括筆記本、平板以及手機三種終端之間的相互通信、傳輸以及應用共享等,基於聯想的技術,可以從底層打通實現電腦、平板以及手機的互聯能力,從而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聯想也希望可以將SDK以及API開放給更多的合作夥伴,從而打造更多設備的超級互聯,為用戶帶來更為便捷的交互體驗。
在聯想看來,未來是開放以及智能化的,但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人每一天都會產生非常多的隱私數據,而這些隱私也存在著洩露的風險。
比如,在使用手機時,安裝APP時總能看到應用需要申請非常多的權限,包括定位、通訊錄、存儲權限等等,很多APP都會涉及違規收集個人敏感信息的問題,例如安裝手電筒APP,卻需要通訊錄以及聯網等權限,這就是不合理的行為。
除了個人外,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對於企業也同樣的重要,我們看到了太多企業數據洩密的情況出現,想要實現更好的互聯,安全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這也是聯想的重中之重。
在活動期間,聯想也舉辦了Smart PC安全攻守之道的主題分享,來自聯想全球安全實驗室的韓春玲博士向我們介紹了聯想在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據韓春玲博士介紹,聯想設立了全球安全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密碼學、數據安全、隱私保護、人工智慧安全等等,在安全領域具備非常完善的組織體系,擁有完備的數據管理流程,在數據安全保護方面也擁有核心的技術。
對於信息安全而言,從數據全生命周期出發,包括採集、傳輸、存儲、處理、交換、銷毀等等,要想保護數據的安全,每一個階段都需要不同的技術,比如說在傳輸階段,有加密傳輸、通道加密、完整性保護,比如在數據處理階段有身份認證、權限控制、帳號安全等。
如果體現在設備層面,就是當打開電腦,按下開機鍵的那一刻起,就會有核心技術保護你數據的安全,無論從硬體、系統,再到文件、應用、網絡、雲端,每一個節點都有非常完備的方法保護用戶的數據安全。
聯想中國也成立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委員會,旨在推動全集團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發展。目前聯想已經擁有非常完善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人才庫、知識庫和工具庫等。
基於數據安全與隱私方面的研究,聯想通過差分隱私帶來了數據應用新的創新。差分隱私就是對部分數據進行模糊化處理,從而維持整體數據大方向準確的基礎上,將用戶的隱私數據進行保護的方式。
運用差分隱私技術將生成對抗網絡與差分隱私相結合,生成近似的差分隱私假數據來保護用戶真正數據的安全。目前這項技術已經被用於聯想健康以及慢性病管理等方面。
用戶的體徵檢測數據是非常敏感的健康信息,因此利用差分隱私技術,生成對抗網絡,用AI機器學習模型,來生成與原始的真實數據具有相似統計特徵的數據,後續會在生成的數據上進行相關的診斷分析。
基於這些生產的數據信息,聯想也推出了AI醫生,AI醫生在分析數據之後可以做出對應的診斷,在邊遠山區、不發達的地區、不發達的國家,人們沒有資源讓經驗豐富的醫生幫他們看診斷結果,AI醫生將會幫助這些用戶完成醫療診斷。
韓春玲強調,聯想在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理念是「Security by Design & Privacy by Design」,聯想始終將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根植於產品的設計當中。
數位化、智能化將會是未來的趨勢,聯想將會通過其在安全層面的技術創新,為數位化的發展保駕護航,再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保護我們的隱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