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之鉤手正確練習方法
2025-08-02 21:53:08
太極拳作為拳法,是一種具有技擊的武學。然而拳、鉤、掌是拳術的基本手型,在對戰的應用各有不同,掌和拳的作用大多都知道了,今天我們來談一談「鉤」,「鉤」的主要作用是擒拿。這方面可能需要用到捋勁上的技巧。這裡的「鉤」我們把它稱之為鉤手。
鉤手的主要手型是五指依次併攏,拇指背朝上,其餘四指微向掌心彎曲,並以小指為主,順小指一側的掌緣屈腕為鉤。這種手型的特點不見明顯的鉤尖,而四指尖形成鋸齒狀,故而也稱之為「鋸齒鉤手」。「鉤手」的作用從任何拳術的技擊意義上講是擒拿技法,其主要技術技勢是刁、拿、鎖、扣,因此,太極拳的鉤手也不例外。
一般在太極推手的時候會運用到鉤手,抓住時機進行刁、扣、鎖、拿住對方肩、肘、手、腕等部位,使其進入死角狀態而不能進行轉換變化。鉤手講究抓住要害,抓住主要部位,抓筋、拿脈、鎖骨、截勁等這些部位造成的傷害十分大。被「鉤」者痛徹肺腑、深透入骨之感。
正確的太極拳鉤手手型
手腕自然下垂,先小指、依次無名指、中指、食指蜷曲,拇指貼於食指梢節,小指緊貼掌根緣,捲曲掌中為空心,成為其鉤手。這種鉤手有別於其他拳種的鉤手,這種鉤手講究順勢順勁的手指纏絲,更便於刁、扣、鎖擒拿技勢的發揮和手腕背部的擊打,符合太極拳原理。那種五指尖撮攏自然下垂的鉤手,在太極拳實際運用中作用不大或其作用可忽略不計。
陳氏太極拳與楊氏都是阿紫轉圈中作鉤手,陳氏的腕部和指節的旋轉幅度較大。而楊氏拳在乘勢轉圈中五指尖捏攏下垂,故也稱之為「吊手」。這一小小區別,也能看出陳氏太極拳在套路、推手和散放中保持擒拿技勢較多的特點。
想要在技擊方面有所突破,就必須在鉤手上有所領悟,有所掌握。太極拳的擒拿以刁、拿、鎖、扣、抓、截、掛、帶等多種手法技勢,並不局限於反筋背骨,更注重於拿對方勁路。太極拳的擒拿比起其他武術更容易應用,因為太極中的柔容易接近對手,對手也容易放鬆警惕。所以擒拿「鉤手」在太極技擊中運用十分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