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圖 足少陰腎經--經絡知識
2025-07-30 12:39:11
1、穴位圖 圖1 足少陰腎經穴位圖 圖2 足少陰腎經經脈循行示意圖2、經脈循行:起於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湧泉)出於舟骨粗隆下,沿內踝後向上行於腿肚內側,經股內後緣,通過脊住(長強)屬於腎臟,聯絡膀胱。 腎臟部直行脈:從腎向上通過肝和橫膈,進入肺中,沿著喉嚨,挾於舌根部。肺部支脈:從肺部出來,絡心,流注於胸中,與手厥陰心包經相接。 肺部支脈:從肺部出來,絡心,流注於胸中,與手厥陰心包經相接。(圖2) 3、主要病候:咳血、氣喘、舌幹、咽喉、腫痛、水腫、大便秘結、洩瀉、腰痛、脊股內後側痛,痿弱無力,足心熱等證。 4.常用腧穴:湧泉KI1 井穴位置:在足底部,對第2、3蹠骨之間,當足底(去趾)前與中三分之一的交界處。血管和神經分布:深層有足底弓。分布著第2趾底總神經太溪KI3 輸穴 原穴位置:在足內踝後方,當內踝與跟腱連線之中點處。血管和神經分布:前方有脛後動、靜脈。分布著小腿內側皮神經,當脛神經過處。照海KI6 八脈交會穴位置:在足內側面,當內踝直下凹陷中取穴。血管和神經分布:後下方為脛後動、靜脈。分布著小腿內側皮神經,深部為脛神經本幹。 圖3 太溪、照海穴 復溜KI7 經穴位置:在小腿內側面的下部,內踝上2寸(即太溪上2寸),當跟腱的前緣取之。血管和神經分布:深層前方有脛後動、靜脈。分布著腓腸內側皮神經和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脛神經。陰谷KI10 合穴位置:國橫紋內側端,兩筋(半腱與半膜肌腱)之間的凹陷處,在曲泉穴後方。血管和神經分布:有膝上內側動、靜脈。分布著股內側皮神經。 圖4 足少陰腎經總穴位圖 (共27穴,圖1):湧泉→然骨→太溪→大鐘→水泉→照海→復溜→交信→築賓→陰谷→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商曲→石關→陰都→腹通谷→幽門→步廊→神封→靈墟→神藏→或中→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