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該怎麼吃?
2025-07-17 02:04:13
如果有朋友或親戚來家裡,我們往往用一桌豐盛的美食來招待。但是現在飲食講究健康和科學,那麼餐桌上到底怎麼吃才健康呢?下面是關於餐桌上的「橫」菜的詳細介紹。
1947年解放軍在陝北沙家店戰役打了勝仗,已三天兩夜沒睡覺的毛澤東對衛士長李銀橋說:「這段時間用腦太多,你想辦法幫我搞碗紅燒肉,要肥的,補補腦子。」1949年濟南解放,他手裡揮動著攻克濟南的電報,將勝利的消息告訴大家。一名衛士調皮地說:「主席吃了紅燒肉,指揮打仗沒有不贏的。」毛主席聽後哈哈大笑說:「紅燒肉就是補腦子嘛。」適量肉食有利大腦發育,因為脂質是大腦營養的「第一需要」。
製作紅燒肉也有很多講究。首先,選擇肥瘦的重量比為4:6的五花肉,切成4×3× 3釐米的小塊。先用水焯(開水煮約10分鐘),然後計算好2小時水的蒸發量,加入適量水。做紅燒肉需加多種調料,包括八角、桂皮、豆蔻、砂仁、草果、生薑、老蔥等,還有料酒、冰糖、醬或醬油。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燉煮(燜)2小時左右,肉熟後只剩少量湯汁即可。
羊肉是「大熱」的肉,含豐富的「左旋肉鹼」,能促進體內的長鏈脂肪酸的燃燒,從而產生熱量。冬天吃涮羊肉渾身都暖和,就是這個道理。過去老北京的東來順都是「立秋」開始供應,到「立春」就停止了,這也是適應「節氣」的變化。
中國烹飪界有句話,叫「廚子的湯,唱戲的腔」,寓意是「出彩」的意思。但現在很多人都不會煲湯。
煲湯要用砂鍋,不能用鐵鍋。用砂鍋煮肉或燒湯時,當湯水沸騰後從爐子上拿下來,湯水仍會繼續沸騰一段時間,而鐵、鋁鍋卻沒這種現象。因為砂鍋是陶土燒製成的,非金屬的比熱要比金屬大得多,傳熱能力比金屬差得多。砂鍋在爐子上加熱,鍋外層的溫度大大超過100℃,內層溫度略高於100℃,鍋吸收了很多熱量,儲存了很多熱能。這也順應了我們低溫烹飪的傳統。
魚類含油脂量低、蛋白質豐富,而且蛋白質的消化率高達98%。美國芝加哥學者對3718名55歲以上的老年人6年的調查發現,吃魚對保持心理年輕有積極的作用,每周吃上一次魚,心理年齡可以年輕至少2歲。
在家做「清蒸魚」絕對不能用活魚,所謂「雞要叫,魚要跳」的觀點是不準確的。用活魚就蒸,不僅「清蒸魚」口感緊實、鮮味不足、顏色也不好,所以做魚要把活魚宰殺後放置一段時間,這個過程叫自然「脫酸」,魚的肉質細膩了,更加鮮嫩,更白了。魚要事先醃味,要嚴格控制蒸魚的時間:鍋開了,蒸鍋的汽圓了,把盛魚的容器放入蒸鍋。蓋上鍋蓋後看表,一斤半至二斤的魚,蒸七分鐘即得。
[NextPage]
如果考古學家發現了恐龍化石,首先要根據化石判斷這個恐龍是草食恐龍還是肉食恐龍,依據的就是牙齒結構。人類包括門牙在內,前面八顆牙叫切齒,用於切咬果蔬,就是切蔬菜和水果的纖維用的;後面的20顆槽牙,叫臼齒,是用來磨碎穀物、豆類和種子類食物用的;惟獨4顆犬齒是為撕咬肉類用的,所以多吃蔬菜才是更加合理的飲食結構。
廣西巴馬地區的長壽老人很多,是長壽之鄉,當地有這樣一句話:「辣椒當鹽,合渣過年。」這裡的合渣就是將黃豆加水磨碎,與白菜、芥菜、南瓜苗、紅薯葉等混煮成的健康菜品,其中蔬菜的作用不言而喻。
中國的古籍《爾雅》中說:「凡草可食者,通名為蔬。」意為:凡是草,只要能夠食用,就是蔬菜。古話說:「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便秘是「萬病之源」。美國《科學》雜誌曾經發表研究文章指出:乳腺癌與便秘有直接的聯繫,因為便秘會直接影響腸道內的生態菌群,造成「梭狀芽孢桿菌」等有害細菌增殖,這些細菌會代謝製造出和雌激素相似的物質,機體吸收後會起到和過量的雌激素相同的生理效應,而毒素的大量累計,則成為了形成癌症的潛在危機。
研究表明,多吃蔬菜可以從三個方面有效阻擊癌症。
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營養素」,吃蔬菜是我們攝取各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以及類胡蘿蔔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主要來源。實踐證明,生吃蔬菜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留住營養,還有防癌抗癌和預防疾病的神奇作用。特別是十字花科的蔬菜中含有幹擾素誘生劑,它作用於人體細胞的幹擾素基因,可誘生幹擾素,成為人體健康「衛士」,有抑制細胞癌變和抗病毒感染的作用。但因蔬菜中的「幹擾素誘生劑」不耐高溫,生食才能發揮作用。
生食蔬菜方法很多,除了涼拌菜以外,趙老師在節目中還特別介紹給大家,自己在香港的見聞,當地很多人對於五綠汁的獨特喜愛。如果您也希望自己年輕、少生病,不妨可以試試飲食中加入五綠汁。將食材一併放入榨汁機中,每日晨起飲用即可。
如果不能生吃的蔬菜該怎麼辦呢?給大家推薦蒸菜。蒸菜與煮菜適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蔬菜過度蒸煮也會造成營養素損失,而短時蒸菜則不會使菜過熟。現代人飲食不健康的表現之一就是做飯放油過多,蒸菜除了儘可能保留蔬菜的營養活性,還符合低溫、無油烹飪的特點,是真正的健康菜。
大白菜原產中國,也是十字花科的蔬菜。中國是大白菜的故鄉,有六千多年的栽培史。白菜古代名「菘」,青口白菜裡所含的澱粉不易溶解於水,經過較長時間儲存,在菜體內澱粉酶的作用下,逐漸水解成麥芽糖,麥芽糖經過麥芽酶的作用又變成葡萄糖。霜降後白菜口味變甜,就是因為部分澱粉轉化成葡萄糖的緣故。
民間有「白菜吃半年,醫生享清閒」的諺語,用大白菜根煎湯治療感冒,療凍瘡。多食大白菜能預防便秘,防治痔瘡及結腸癌。
芥末墩被稱為涼菜裡的首席,盛行在冬季和初春時吃。食用時,要用乾淨筷子把芥末墩兒逐個夾出來,放在小碟內,再倒些原湯,酸、甜、脆、辣、香五味俱全。芥末墩兒的製作方法分四步:
專家提示,做菜時要儘量選用新鮮蔬菜,鮮菜水分足、營養素含量高,吃新鮮的蔬菜可以獲得更多的營養素;對能帶皮吃的,儘量不要去皮;蔬菜應先洗後切,否則由於切口多,在洗滌時營養素流失會很嚴重;不要將切好的蔬菜放在水裡浸泡,或長時間放置後再炒。
[NextPage]
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破譯了一組關於人類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高危密碼:「 3450」。
「3」就是3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1、吸菸;2、不合理的膳食結構;3、缺乏體力勞動和鍛鍊。這3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導致「4」種「慢病」: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惡性腫瘤和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升高,最終將會使「50」%的人過早離開人世。
然而,中國人膳食消費量的數據圖表明我國穀類的消費量逐年下降,而肉類和食用油的消費量逐年上漲,造成從1985年到2005年,中國從7歲到1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肥胖率翻了2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