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圖手太陽小腸經--經絡知識
2025-07-30 12:35:09
1、穴位圖:手太陽小腸經(共19穴,圖1)少澤→前谷→後溪→腕骨→陽穀→養老→支正→小海→肩貞→需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繆→聽宮 圖1 手太陽小腸經脈穴位圖 圖2 手太陽小腸經脈循行及穴位示意圖2、經脈循行:起於手小指外側端(少澤),沿手背外側至腕部直上沿前臂外側後緣,經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出於肩關節,繞行肩胛部,交於大椎(督脈)向下入缺盆部聯絡心臟,沿食管過膈達胃,屬於小腸。 缺盆部支脈:沿頸部上達面頰,至目外眥,轉入耳中(聽宮)。 頰部支脈:上行目眶下,抵於鼻旁,至目內眥(睛明)、交於足太陽膀胱經。(圖2) 3、主要病候:少腹痛、腰脊痛引睪丸、耳聾、目黃、頰腫、咽喉腫痛、肩臂外側後緣痛等。4.常用腧穴:少澤SI1 井穴位置:在手小指尺側,距指甲根角內上方1分處。血管和神經分布: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和指背動、靜脈形成的動、靜脈網。分布著來自尺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及指背神經。後溪SI3 輸穴、八脈交會穴位置:在手尺側緣,第5掌骨頭後方,當掌橫紋盡頭處。血管和神經分布:有指背側動、靜脈,手背靜脈網。分布著尺神經手背支。養老SI6 郄穴位置:在尺骨頭上方,當尺骨的尺側緣與尺側腕伸肌腱之間凹陷處。血管和神經分布:有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的末支,腕靜脈網。分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和尺神經手背支的吻合支。小海SI8 合穴位置:在尺骨鷹嘴突與肱骨內上髁之間,當肱骨尺神經溝處。血管和神經分布:有尺側上、下副動、靜脈及尺側返動、靜脈。分布著前臂內側皮神經分支及尺神經。需俞SI10位置:位於肩部的後面,肩貞直上,當肩胛岡下緣處。血管和神經分布:有旋肱後動、靜脈,深層為肩胛上動、靜脈。分布著臂後皮神經,腋神經,深層為肩膀胛上神經。聽宮SI19位置:在耳屏與下頜關節之間,當耳門穴(三焦經)與聽會穴(膽經)之中央。血管和神經分布:有顳淺動、靜脈的耳前到。分布著面神經分支及耳顳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