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太極拳先練這些基本功 初學者必備知識
2025-08-02 19:02:09
對於大部分初學者而言,練習太極拳就是從零開始。剛開始部分人認為太極拳形態飄浮,不注重底盤的基本功練習,其實太極拳的基本功才是太極拳千變萬化的宗旨,所以只有學好了基本功才能提高你的太極拳。
太極拳基本功練習方法
1、肩臂功
一、聳肩沉肩:
①垂手開立步站立;②雙肩同時向上聳提;③雙肩同時向下松墜,如此上聳下沉多次輪換交替(也可按拍子去做);④恢復原狀。
要求:身體自然直立,肩關節放鬆,上聳下沉輕鬆自然,節奏明快、均勻。
二、開肩合肩:
①叉腰開立步站立;②雙肩同時向前裹合;③恢復原狀;④雙肩同時向後展開;⑤恢復原狀。以上5個動作連貫反覆進行(也可按拍子做)。
要求:頭容正直,雙肩只在同一水平面上前後活動,不可上聳。
三、前後轉肩:
前轉肩:①叉腰開立步站立;②雙肩同時向前迴環轉動。
要求:雙肩放鬆,轉動快而均勻。
後轉肩:①叉腰開立步站立;②雙肩同時向後迴環轉動。
要求:同前轉肩。
左右交叉前後轉肩:①叉腰開立步站立;②雙肩一先一後向前轉動;③向前轉動二個八拍之後,雙肩再一先一後地向後轉動。
要求:同前、後轉肩。
四、掤臂擠圓:
①弓步站立,雙手在體前相交(如右弓步,則右手在外,掌心對裡;左腕附於右腕裡側,左手心向外。如左弓步,則左手在外,掌心向裡,右腕附於左腕上,右手心向外)。②以意識引帶雙手向前作擠勢,後腿微用力蹬,腰略發勁,雙臂以掤圓之勢向前擠迫。③放鬆,重心略向後移,但仍為弓步;雙臂放鬆稍向後收回,但雙腕仍相貼近。如此按②③反覆運動。
要求:不要用拙力,雙臂前擠與弓步蹬腿、塌腰協調,擠迫與放鬆收回要柔韌而富有彈性,雙肩松沉,不可抬肘。
2、腰功
一、俯腰(高血壓、眩暈等患者不宜做)
前俯:①並步站立,雙手10指交組,直臂上舉,手心朝上;②上身俯腰前屈,雙手貼地;③直體挺腰雙手上舉。按以上①②③,反覆運動;④還原。
要求:俯腰的時候雙腿決不能發生彎曲的情況,而且對於胸部及腰部,應該要做到挺胸塌腰。另外,前俯的時候同樣要關注頭部的狀態,頭頂下垂的姿勢是錯誤的,正確的姿勢是要抬頭。
二、側俯:①並步直體站立,雙手5指交叉(1 0指交組)、直臂上舉,手心朝上;②上身左(右)轉腰約450,雙腳不動;③上身向左(右)側俯腰前屈,雙手貼向地面;④上身回至動作①再向另一側俯腰彎曲。以上4個動作反覆做。⑤立正還原。
要求:同前俯。
三、轉腰:①雙腳開立,雙手叉腰;②以腰為軸,從左向前向右再向後或反向環繞,即做「腰部迴旋」式動作。動作幅度儘可能大,雙腳不能移動
要求:動作幅度儘可能大,雙腳不能移動。
四、扭腰:①雙手叉腰,開步站立;②向左(右)扭腰,同時重心略向左(右)移,左(右)膝略曲,另一腿稍蹬直;③向右(左)扭腰,同時重心移回右(左)側,右(左)膝略屈曲坐實,另一腿稍蹬直。以上動作②③反覆輪換做。④還原。
要求:雙腳基本不動。
3、腿功
一、壓腿
正壓:①面對肋木(或平腰高的支承物),並步站立;②一腿獨立,另一腿提起向前平伸,用腳跟擱在肋木(或支承物)上,腳尖向上蹺,雙手10指交組,按在膝蓋上;③上身前俯下壓,然後恢復上體直立,前俯下壓與直體反覆運動;④還原休息。雙腿輪換鍛鍊。
側壓:①側對肋木(或平腰高的支承物),丁字步站立;②一腿獨立,另一腿提起伸直,將腳跟擱在肋木(或支承物上),腳尖上蹺,近肋木內側之臂垂於襠前,外側之臂屈肘上舉,手心朝上;③上體側屈下壓,用上舉之手去碰或握住被壓腿的腳尖,然後還原。雙腿輪換練習。
要求:①雙腿挺膝伸直;②挺胸、直背、塌腰、收胯,被壓腿的腳尖向上蹺;③壓腿的高度要逐步增高。
僕步壓:①左(或右)僕步下蹲,雙手按於大腿近膝端。②重心下落,平鋪腿壓直,然後重心略上提,再下壓;如果反覆數次以後,換成另一側的僕步,同樣反覆做動作②③後起立。
要求:①僕步步型要正確,上體正直;②臀部不要外翻突出,上體不要前俯;③平鋪腿要伸直,腳掌緣不可外翻,下蹲腿腳跟應著地站實。
二、耗腿
一腿直立,將另一腿抬高擱在體前肋木(或桌子、椅背等高物體上),靜置數分鐘,雙腿輪換。
要求:雙腿不可屈膝、上體自然正直。
三、扳腿
前俯扳腳:①左(右)腿屈膝下蹲,右(左)腿前伸,腳尖上蹺,腳跟著地,雙手扳住右(左)腳前掌;②雙臂屈肘,上體前俯,儘量貼靠向右膝蓋,然後還原。
要求:①挺胸、直背、塌腰、坐胯,上體儘量前探;②初練時前俯幅度可以小些。
獨立抱腿:①左(右)腿自然直膝站立,右(左)腿屈膝上提;②左(右)手抱住小腿的下端,右(左)腿向上抽提,大腿緊貼胸部,然後立正還原,雙腿輪換練習。
要求:挺胸、直背,支撐腿挺膝伸直,上提腿應儘量提高。
四、前控腿:①右(左)手扶持肋木(或桌、靠背椅等),側身站立,左(右)手叉腰,左(右)腿屈膝提起,大腿提平;②左(右)膝前伸使小腿伸平,腳尖繃直或上蹺。控制左(右)腿在平伸的狀態,直立一段時間(數分鐘),輪換另一側。
要求:①挺胸、直背,雙腿伸直。②前控腿前伸時要緩緩伸出。
五、踢腿
前踢:①雙手側平舉或叉腰;②一腿支撐,另一腿腳尖勾緊從下向前、向上、向眉間踢起;③前踢腿下地後, (前進一步)即支撐體重,另一腿如前法踢起。雙腿交替前踢,一直向前進步,走一段以後可以向後轉身繼續練習。
要求:①挺胸、直背、平肩、收胯,雙腿挺膝伸直;②前踢腿用力在腳,支撐腿腳趾抓地。
斜踢:①雙手側平舉或叉腰;②一腿支撐,一腿腳尖勾緊,從下向前、向上,向異側的耳際踢起。下地後,即成支撐腿,另一腿又如前法斜踢。
要求:同前踢。
彈踢:①雙手握拳於腰或叉腰;②一腿支撐,一腿先屈膝大腿提平,然後放鬆膝關節,小腿向前、向上彈踢,腳面繃平,腳尖朝前。
要求:①挺胸直背;②彈踢有力、迅速。
外擺腿:①雙手側平舉;②一腿支撐,一腿腳尖勾緊從下向異側踢起,經面部向同側外擺落下。雙腿輪換。
太極拳基本功練習注意事項
人的樁是兩條腿,用來承載身體和行動所產生的力量,基本上也要求直而強壯,問題是腿有三個關節 (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 可以活動,其中髖關節是用來承受 (以腿而言是承受,以全身而言是傳遞) 力量,膝關節是用來正確銜接大腿骨和小腿骨,以順利轉承上力下達或下力上達,踝關節銜接小腿骨與腳,是身體直立時人力與地力作用的關口,所以在結構上而言,髖關節與其周圍的肌肉筋腱最大最強,活動度也最廣泛,膝關節和踝關節只負責調節傳遞,不能擔負重任。
站馬步時,尾椎不可低於膝彎,否則不但影響力量傳遞,更可能導致痔瘡或疝氣,又有許多人站「馬步」時不是坐於胯部(髖關節之間),而是跪於膝蓋,這樣把大部分的力量交給脆弱的膝蓋承受,不但錯誤,而且危險。
最有問題的樁步是虛步和僕腿,後坐的那條腿幾乎承受全身的重量,居然有許多人還是跪在膝蓋,這時膝關節和踝關節都嚴重走位,請自己感覺一下這兩處的壓力就知對錯,如果練武而對身體沒有感覺,豈不是白練。各門各派都強調松胯、坐胯、沉胯、收胯、吸胯、抽胯…等等,不一而足,其所講的就是要會用髖關節,樁步的問題大多出在此處,希望有志者能在這裡多下工夫,其效果勝過多學十趟拳路。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要經過由簡單到複雜這個過程,練太極拳更要一步一步地走,要一層一層地練,沒有牢固基礎的奠定,沒有每天持之以恆的數量,就沒有正確質量的飛躍,這是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我們必須遵守這個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