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為什麼影響了幾代人(明朝那些事兒哪些地方是錯的)
2023-06-20 07:32:58 3
我大概十幾年前讀《明朝那些事兒》時覺得寫得挺好玩兒!
以前教科書或者歷史書,都很條條框框,乾乾巴巴,一語帶過,像板著臉的老學究,枯燥的沒細節沒故事更沒人情味兒,但當年明月卻用「不正經的方式」去記述我大明王朝,裡面的人物帝王將相和小人物都有各自的喜怒哀樂,不再臉譜化,情節描寫也很豐富,故事講得也很活潑,但難能可貴的是,並非通篇都是戲謔,對歷史的評論部分還是較為嚴肅生動的,如何為霸業,官方定義肯定是稱霸諸侯或維持霸權的事業云云。
明朝那些事
但他的解釋確實,「一具有名的屍體躺在無數無名的屍體上,這就是所謂的霸業」,你細品,一將成名萬骨枯,還真是這麼回事!
再如面對為了權力的爾虞我詐,他總結道:中國歷史上,共同創業的人大都逃不過「四同」的結局:同舟共濟—同床異夢—同室操戈—同歸於盡。
別說歷史上了,就現代一公司一企業一合作項目,只要合夥按這個模式走的可能性就很大。還有如有時候,屈辱地活著比悲壯地死去更需要勇氣;真正的史筆,不是史官手中的毛筆,而是人心;居廟堂之上,處江湖之遠,皆憂其民者,方可為官等等,讓大家,體會到歷史是有色彩的,充滿著人性的光輝。
璋 一種帶有銳角的玉
總之,激發起了我讀明史的衝動,一口子買了他的全套。
但,如果你真的深入明史,結合著其他學術史料,對比明朝那些事兒,你會發現,很多史實怎麼跟當年明月寫得不太一樣!
咱們一個個來說。
首先,說明朝開國君主朱元璋「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建立起了國祚共計276年的大明王朝。作為太祖,朱元璋的名字很特別,名字據說乃是嶽父郭子興當年給他起的,此外,他還一度改名朱興宗,字國瑞,國瑞,國家祥瑞,也還不錯。
朱元璋畫像
但這些都不是他原生態的名字,他父母最總給他起的,很閏土喚做「朱重八」,那麼問題來了,他的父母為何給他取名朱重八呢?
《明朝那些事》裡是這樣解釋的,這都是黑暗腐朽的元朝給害的,小朱一出生便被叫做朱八八。
還有他的家族,朱重八高祖名字:朱百六;朱重八曾祖名字:朱四九;朱重八祖父名字:朱初一;而朱八八的父親叫朱五四。取這樣的名字不是因為朱家是搞數學的,而是因為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學和當官就沒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齡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登記戶口的人一定會眼花)云云。
朱元璋 馬皇后畫像
這個解釋,一度我還真信了,哦,原來朱重八是因為他父母年齡相加等於八十八,但後來一查,不對哈,正史《元史》裡頭甭管是當官的經商的幹各種工作的不論學歷如何,有名有姓的漢人是成群結隊的多,跟書中講法可對不上號的,「元朝不準漢人百姓取名字」這個說法,絕對謠言。
再了解,正史又明確說,「皇考終而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就是說朱元璋的父母具體死於這個年齡,而小朱的誕辰確是出生在元文宗天曆元年九月十八,是朱元璋十六歲的時候,父母才先後亡故,這麼估算來,朱元璋呱呱墜地時,他爹他娘的歲數加上總和根本不是88而是91,小朱的名字本應叫朱九一,哪裡是朱八八呢?
朱元璋起兵
面對質疑,明月也很快做了解釋,我網上也查到了,說有點搞錯,其實應該是按照,農曆出生月日月來定的,朱元璋剛好出生於八月初八,所以叫朱重八。
但這樣也講不通,一查家譜,朱元璋高祖,也就是曾祖父的父親喚做朱百六,生了倆兒子,分別叫朱四五、朱四九。朱四九生了四個兒子,分別叫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朱初一生了兩個兒子,即朱五一、朱五四,而朱五四就是朱元璋的父親。後來兒子有出息,被追為仁祖大明淳皇帝,但老爺子早死了很多年了。
這就更奇怪了,難道朱元璋爺爺和他兄弟剛好都是四月生的,朱元璋父親的兄弟幾個都是五月出生,而另一支伯伯們都是正月生的?
鳳陽明中都城樓
要是祖上往上再倒飭,朱元璋的先祖可不是鳳陽人,而是鎮江句容區人,其五世祖一輩生於南宋時期,但名字卻為「仲一」、「六二」等,百分百斷定跟元朝絕對沒半毛錢關係。
顯然,朱元璋喚做朱重八的解釋 ,書中解釋為假。那麼朱重八為何叫重八呢?
很有可能重,不是數字的重複之意,而是古代這一支家族的輩分,這一點,可以從朱元璋老爹朱五四的四個兒子叫重四,重六,重七,重八,而朱五四其他兄弟的兒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堂兄弟們,都叫朱重一,朱重二,重三,重五,什麼的,可以作為有力的證明。
元大都
雖說那時候窮人起名很簡單,但還是要講點輩分的,像明朝大將常遇春的曾祖父叫常四三,爺爺叫常重五,父親叫常六六等也是如此,具體,還可參見反映北宋政治經濟市井生活的《水滸傳》,如阮氏三兄弟等。
除了書中說元朝統治者故意讓漢民這樣起名的謠言外,多說一嘴,書裡面還曾明確地寫道,「元朝為了奴役人民,還將人分為四等,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第三等漢人,第四等南人」,「在政府機構中,低等的漢人和南人不得掌握實權」,什麼「蒙古人打漢人,漢人不得還手」,「蒙古人打死漢人,只判流放充軍和賠燒埋銀,漢人打死蒙古人則要滅族」,等等,還是存在史學爭議的。
因為到目前,2022年為止,都還沒有發現任何元代有把臣民明確劃分為四等的法令和史料,而史書中,卻記載有漢人可擔任總管一職,竟然和蒙古人擔任的達魯花赤品佚相同、俸祿相同,比色目人充當的同知還要高一級。再後來,發展到只要你有錢,蒙古人也能被賣做奴隸,供你漢家驅使。
朱元璋畫像 慘不忍睹版
據考證,最早提出元朝存在「四等人制」,是一本名為《蒙兀兒史記》的書,但這本書出版的時間是近代的民國時期,關於這一段,不能說明月是錯誤的,只能說還不能完全被大家所採納,僅供參考。
接著,最讓我本人覺得詬病的便是書中,對於太祖朱元璋長相的描述,說朱元璋趕到濠州,注意,濠州、濠州、濠州,三點水的,不是毫毛的毫少了一撇的亳,免得說我讀錯字!
郭子興第一面看到朱元璋時的情形;「騎馬趕到了城門口,看見了一個相貌奇怪的人」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地包天,下巴突出,更奇特的是,額頭也是向前突的,具體形狀大概是獨門兵器月牙鏟,上下凸,中間凹。感覺就是鞋拔子豬腰子臉一般,民間畫像還有「龍形虯髯,左臉有十二黑子」,簡直慘不忍睹。
朱元璋 民間版畫像
但據正史《明史》中明確說,朱元璋是「姿貌雄偉,奇骨貫頂」,八個字都說太祖絕對氣度非凡。清朝一文人張瀚也曾利用職務之便親眼見過故宮流傳下來的朱元璋真容畫像,在其筆記《松窗夢語》中認真寫道:「入武英殿,得瞻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長,面如滿月,須不盈尺」,與民間所傳奇異之象大不類。在看他兒子永樂大帝朱棣還有朱棣兒子朱高熾的畫像,濃眉大眼儀表堂堂,除非明他們不是朱元璋的種,而是隔壁老王的,否則,都證明朱元璋乃一堂堂美丈夫也,要不然,郭子興也不可能把女人大腳馬嫁給他。
故而,朱元璋鞋拔子臉之說,乃民間野說,可能對應龍臉吧,不可當真,可見,《明朝那些事》,完全採納野說,讓英明神武的朱元璋情何以堪。
明英宗 朱祁鎮
而讓很多明粉不能接受的莫過於書中用了不少筆墨對明英宗進行洗白,讓大家直呼,受不鳥。
如結尾時曾用飽含深情的口吻,給予了這位明朝歷史上建樹絕少的帝王以極大地肯定說明英宗是一個好人,卻不是個好皇帝。所謂明朝皇帝似乎各個都很剛「不割地、不賠款、不稱臣、不和親、不納貢,什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但其實並非每個皇帝如此鐵骨錚錚,明英宗朱祁鎮就是一個例外。信任一太監,御駕親徵,卻差點導致明朝成為第二個南宋,他,配被洗白麼?
于謙
公元,1449年,重新強大起來統一漠南蒙古的瓦喇也先,大舉侵犯,明英宗朱祁鎮被在太監王振不斷慫恿,不聽其他人勸阻,嚴重準備不足的情況之下,率號稱50萬的大軍隊浩浩蕩蕩御駕親徵。他錯誤的以為,以明朝之國力,在他的親身激勵之下,小小滿族螳臂當車,寡人一定能輕而易舉的取得朱棣當年北伐的輝煌篇章,名垂青史。
結果軍事指揮權全權交給大太監王振,王振為光宗耀祖,想大軍途經他的家鄉蔚州,讓英宗駕幸他的府第,向家鄉父老顯示自己的威風。結果導致倉惶退兵走了40多裡,王振又突然擔心,幾十萬人經過蔚州,肯定會損壞他家鄉的田園莊稼,這部被家鄉父老指脊梁骨,又改變主意,火速傳令改道東行,隊伍直接全亂套了。這一下,被瓦剌瞅準機會,被瓦剌大軍追及,突如其來縱深包圍與無水缺糧的土木堡,瓦剌利用明軍找不到水喝,饑渴難忍之機,故意讓出南面河水作為口子,卻暗地裡則作好埋伏,只等爭水之機,全殲明軍。
土木堡之戰地圖
明軍果真上當,伏兵四起,明軍潰敗。英宗突圍無望,也沒死社稷,像崇禎一樣有骨氣自殺殉國,而是直接跳下馬來,面向南方,盤膝而坐,直接就縛投降。至此,20萬軍隊被擊潰,從徵的數十位文武大臣幾乎全部戰死沙場。
要不是北京有大忠臣于謙,即使立起了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帝是為明景帝,君臣軍民一心,力挽狂瀾,大明真就滅亡一次了。
但後來,朱祁鎮啃了幾年羊骨頭,被放回,是怎麼對待于謙的,又是怎麼對待明景帝的,連同被殺的還有名將範廣,景泰一朝的忠良、功臣,被譽為「名臣殺手」。
于謙
復闢後,竟然不思悔改,仍思念罪魁禍首的王振,下詔為其正名,並以香木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真乃喪師辱國,破先祖百年基業狠毒無能不辨忠奸之輩也。他為數不多的政績有一條便是臨終前廢止延續了幾千年的殉葬制度,外加點和皇后伉儷情深,但僅憑這些,就要從書裡面對其人黑轉粉,說他其實是個好人,明顯不能服眾的。
篇幅關係,再提一個甚為著名的歷史事變明嘉靖「壬寅宮變」,皇帝為了長生不老,徵召少女讓她們吞服藥物採集初潮,不準進食,只能喝露水吃桑葉暴虐無道,逼迫她們忍無可忍,差一點勒死了這位爺。
明月卻輕描淡寫地說,「這是一個沒有動機的案件,參與其中的人卻並不是受益者,這似乎讓人很難理解。不過話說回來,女人的心理是很難捉摸的,除了妒忌外,也不排除內分泌失調,情緒失控之類的原因。」
嘉靖皇帝畫像
要知道,除了帶頭的楊金英、邢翠蓮剛超過二十歲,請問內分泌失調如何失調?
其餘參與宮女,都不滿十三歲,還有十歲以下的,而嘉靖登基至宮變,史上共有超過200名宮女被責打致死,世所罕見,難道僅僅是因為女人很難捉摸的心理?
這一點,不光是被千刀萬剮慘死的十幾位參與事件的宮女們死不瞑目,先後共百餘人,亦是被處死的參與者的親屬,無端被牽連被斬首的曹端妃、王寧嬪也都得氣的爬起來。
煉丹之術
總的來說,宮人遭受常非常殘酷,連三任皇后都死於非命,罪魁禍首常服丹藥,多疑暴戾,喜怒無常的嘉靖吧?
書中諸如等等,篇幅關係不細贅述。
但,就因此我就不看明月的書了?非也,畢竟《明朝那些事兒》屬於歷史通俗小說,並非史書,誇張化的描寫、腦補一些人物,也是可以的,如同對待《三國演義》,絕不能真以為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但書,我還是百看不厭,正如《三國演義》成就了三國那個時代,掀起三國熱,如同《明朝那些事》掀起了大明熱,我認為,都應當做正面評價。
喜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為防剽竊搬到今日頭條,歡迎留言點讚!
轉音頻、洗稿,剽竊者請自重,發現後起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