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導流模芯的製作方法
2024-03-03 12:17:15
一種導流模芯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導流模芯,包括模芯本體,所述模芯本體的端部設置有四個鉛液匯流口,所述模芯本體上設置有導流件、一次分流件和兩個二次分流件,所述一次分流件和導流件分別設置在模芯本體的兩側,兩個二次分流件對稱設置在模芯本體上,兩個二次分流件通過一次分流件和導流件在模芯本體上形成四條二次分流通道。本實用新型能夠對鉛液二次分流並形成四條分流通道,從而使鉛液均勻地包覆在電線電纜上。
【專利說明】
一種導流模芯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連續擠鉛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導流模芯。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世界經濟和建設的快速發展,包鉛電纜由於具有耐腐蝕強等特點,已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如海底電纜、及深井油礦電纜等,需求量也不斷增大。而對生產包鉛電纜的設備的需求量也日益顯現。
[0003]現在技術中,連續擠鉛機是生產電線電纜的設備之一,其作用是用於電纜包覆鉛護層。但在實際包覆過程中,常常存在著鉛護層不能均勻地包覆在電線電纜上的問題。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現有技術中提出了如下方案:
[0005]如中國專利公告號為CN201673734U的現有技術在2010年12月15日公開了一種連續擠鉛機模座,其技術方案為該連續擠鉛機模座包括導流模芯、模芯、模蓋,在模座上部裝有起吊裝置,起吊裝置尾部設置有吊鉤,吊鉤設置於起吊裝置本體的滑槽內。該專利的優點在於能夠用調模裝置調整鉛層壁厚,通過大、小手輪旋轉即能達到理想鉛層。
[0006]又如中國專利公告號為CN204010846U的現有技術在2014年12月10日公開了一種新型連續擠鉛機模座,其技術方案為該新型連續擠鉛機模座包括模芯、調節螺杆、導流模芯、模蓋和液壓調模機構,所述導流模芯包括導流模芯本體,所述導流模芯本體上設有連通的鉛液入口與鉛液匯流口,所述鉛液匯流口與模芯配合連接,所述鉛液匯流口的埠為橢圓。該專利克服了大直徑電纜鉛層厚度偏差較大的問題,用戶只要購買一臺擠鉛機,二個模座,就能生產Φ20 — Φ 140mm規格的電線電纜,大大降低了用戶生產成本,提高了市場競爭力。但在實際包覆過程中,鉛液沿導流模芯向上運動,受導流模芯結構所限和鉛液重力的影響,導流模芯鉛液進口處的鉛量和導流模芯下部的鉛量肯定是多於導流模芯鉛液出口處的鉛量和導流模芯上部的鉛量,這必然導致鉛護層的包覆不均勻。特別是當需要包覆Φ100—Φ 200mm規格的大直徑電線電纜時,包覆時需要的鉛液更多,鉛液的重力也很大,即在包覆大直徑電線電纜時,進一步加劇了包覆不均勻的問題。另外,雖然上述現有技術中提出了通過調模裝置調整鉛層壁厚的技術方案,但該技術方案同樣不能使鉛液均勻地包覆在電線電纜上。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導流模芯,本實用新型能夠對鉛液二次分流並形成四條分流通道,從而使鉛液均勻地包覆在電線電纜上。
[0008]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9]—種導流模芯,其特徵在於:包括模芯本體,所述模芯本體的端部設置有四個鉛液匯流口,所述模芯本體上設置有導流件、一次分流件和兩個二次分流件,所述一次分流件和導流件分別設置在模芯本體的兩側,兩個二次分流件對稱設置在模芯本體上,兩個二次分流件通過一次分流件和導流件在模芯本體上形成四條二次分流通道。
[0010]所述的四條二次分流通道進鉛端的寬度均相同。
[0011]所述導流件、一次分流件和兩個二次分流件在模芯本體上的高度均相同,且導流件、一次分流件和兩個二次分流件分別與四個鉛液匯流口相對應。
[0012]所述二次分流件的橫截面為三角形結構,且二次分流件上的三個角均倒圓角設置。
[0013]所述二次分流件下部靠近導流件的角的倒圓角半徑為55—65mm,所述二次分流件下部靠近一次分流件的角的倒圓角半徑為8—12mm,所述二次分流件上頂角的倒圓角半徑為10—20μπ。
[0014]採用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
[0015]—、本實用新型中,通過一次分流件與導流件能夠在模芯本體上形成兩條一次分流通道,通過兩個二次分流件與導流件和一次分流件的配合,能夠在模芯本體上形成四條二次分流通道,四條二次分流通道能將進入模芯本體的鉛液均勻分流,同時,兩個二次分流件還能夠對二次分流通道內的鉛液進行支撐,以解決鉛液容易因受重力影響而堆積在模芯本體下部的問題。另外,通過四條二次分流通道與四個鉛液匯流口的配合,就能使鉛液從四個鉛液匯流口均勻地流出,從而使鉛液均勻地包覆在電線電纜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僅在現有的導流模芯上增加了兩個二次分流件和兩個鉛液匯流口,就能夠達到均勻包覆電線電纜的目的,特別適用於包覆Φ 100 — Φ 200mm規格的大直徑電線電纜,同時還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和包覆效果好的優點。
[0016]二、本實用新型中,四條二次分流通道進鉛端的寬度均相同,該結構使得進入四條二次分流通道的鉛液量均勻,有利於進一步提升鉛護層包覆的均勻性。
[0017]三、本實用新型中,導流件、一次分流件和兩個二次分流件在模芯本體上的高度均相同,且導流件、一次分流件和兩個二次分流件分別與四個鉛液匯流口相對應,該結構使得四條二次分流通道內的鉛液能夠均勻地從鉛液匯流口流出。
[0018]四、本實用新型中,二次分流件的橫截面為三角形結構,且二次分流件上的三個角均倒圓角設置,該結構能夠避免對鉛液造成阻擋,使得鉛液能在二次分流通道內更加順暢地流動。
[0019]五、本實用新型中,二次分流件下部靠近導流件的角的倒圓角半徑為55—65mm,二次分流件下部靠近一次分流件的角的倒圓角半徑為8—12_,二次分流件上頂角的倒圓角半徑為10—20mm,採用這樣特定的倒圓角半徑能夠使鉛液更順暢地在二次分流通道內流動。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21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後視結構示意圖;
[0023]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不意圖;
[0024]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5]圖中的標記為:1、模芯本體,2、鉛液匯流口,3、導流件,4、一次分流件,5、二次分流件,6、二次分流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26]實施例1
[0027]—種導流模芯,包括模芯本體I,所述模芯本體I的端部設置有四個鉛液匯流口 2,所述模芯本體I上設置有導流件3、一次分流件4和兩個二次分流件5,所述一次分流件4和導流件3分別設置在模芯本體I的兩側,一次分流件4與導流件3在模芯本體I上形成兩條對稱的一次分流通道,兩個二次分流件5對稱設置在模芯本體I上,且兩個一次分流件4均位於導流件3與一次分流件4之間,兩個二次分流件5通過一次分流件4和導流件3在模芯本體I上形成四條二次分流通道,即兩個二次分流件5分別與導流件3和一次分流件4配合,將兩條一次分流通道分隔成四條二次分流通道。進一步的,四條二次分流通道進鉛端的寬度均相同,以便於鉛液均勻地流入四條二次分流通道。
[0028]本實施例中,所述二次分流件5選選一體成型在模芯本體I上,但也可分體式連接在模芯本體I上。所述的四個鉛液匯流口2的結構與現有技術中鉛液匯流口2的結構相同,四個鉛液匯流兩兩對稱設置在模芯本體I的端部。
[0029]本實施例中,所述一次分流件4與導流件3在模芯本體I上的結構為現有技術中的公知技術。
[0030]實施例2
[0031]—種導流模芯,包括模芯本體I,所述模芯本體I的端部設置有四個鉛液匯流口 2,所述模芯本體I上設置有導流件3、一次分流件4和兩個二次分流件5,所述一次分流件4和導流件3分別設置在模芯本體I的兩側,兩個二次分流件5對稱設置在模芯本體I上,兩個二次分流件5通過一次分流件4和導流件3在模芯本體I上形成四條二次分流通道。其中,所述導流件3、一次分流件4和兩個二次分流件5在模芯本體I上的高度均相同,且導流件3、一次分流件4和兩個二次分流件5分別與四個鉛液匯流口 2相對應。
[0032]實施例3
[0033]—種導流模芯,包括模芯本體I,所述模芯本體I的端部設置有四個鉛液匯流口 2,所述模芯本體I上設置有導流件3、一次分流件4和兩個二次分流件5,所述一次分流件4和導流件3分別設置在模芯本體I的兩側,兩個二次分流件5對稱設置在模芯本體I上,兩個二次分流件5通過一次分流件4和導流件3在模芯本體I上形成四條二次分流通道。
[0034]本實施例中,所述二次分流件5的橫截面為三角形結構,且二次分流件5上的三個角均倒圓角設置。進一步的,二次分流件5下部靠近導流件3的角的倒圓角半徑為55—65mm,優選該角的倒圓角半徑為60mm;所述二次分流件5下部靠近一次分流件4的角的倒圓角半徑為8—12mm,優選該角的倒圓角半徑為1mm;所述二次分流件5上頂角的倒圓角半徑為10—20mm,優選該角的倒圓角半徑為15mm。
[0035]本實用新型用於擠鉛機模座中,其具體的實施過程為:在擠壓螺栓杆的作用下,鉛液經鉛液入口持續進入模芯本體I,進入模芯本體I的鉛液先經一次分流件4分流後分別進入兩條一次分流通道,再經兩個二次分流件5分流後分別進入四條二次分流通道,最後經四個鉛液匯流口 2均勻地進入均壓環,從模芯下模蓋間隙擠壓成鉛管,即包覆電線電纜成鉛包電線電纜。
【主權項】
1.一種導流模芯,其特徵在於:包括模芯本體(I),所述模芯本體(I)的端部設置有四個鉛液匯流口(2),所述模芯本體(I)上設置有導流件(3)、一次分流件(4)和兩個二次分流件(5),所述一次分流件(4)和導流件(3)分別設置在模芯本體(I)的兩側,兩個二次分流件(5)對稱設置在模芯本體(I)上,兩個二次分流件(5)通過一次分流件(4)和導流件(3)在模芯本體(I)上形成四條二次分流通道。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導流模芯,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四條二次分流通道進鉛端的寬度均相同。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導流模芯,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流件(3)、一次分流件(4)和兩個二次分流件(5)在模芯本體(I)上的高度均相同,且導流件(3)、一次分流件(4)和兩個二次分流件(5)分別與四個鉛液匯流口(2)相對應。4.如權利要求1一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導流模芯,其特徵在於:所述二次分流件(5)的橫截面為三角形結構,且二次分流件(5)上的三個角均倒圓角設置。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導流模芯,其特徵在於:所述二次分流件(5)下部靠近導流件(3)的角的倒圓角半徑為55—65mm,所述二次分流件(5)下部靠近一次分流件(4)的角的倒圓角半徑為8—12mm,所述二次分流件(5 )上頂角的倒圓角半徑為I O—20mm。
【文檔編號】H01B13/24GK205723007SQ201620654121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8日
【發明人】張紡, 段俊
【申請人】伊東新(德陽)線纜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