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用雨水生態收集調蓄池的製作方法
2024-04-03 23:45:05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戶用雨水生態收集調蓄池。
背景技術:
在多雨的季節,人們為了有效利用水資源,通常會將雨水進行收集,收集的雨水可以用於日常用水、澆花、養魚等。現有的雨水收集器一般是將雨水統一存儲進入一個蓄水罐,在使用雨水的時候就從該蓄水罐中取水。但是雨水中存在較多的塵埃顆粒,不能直接用於日常用水等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將雨水進行淨化處理的戶用雨水生態收集調蓄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戶用雨水生態收集調蓄池,包括一個罐體,罐體的前端設置有雨水進口,罐體的後端設置有出水口和出氣口,所述罐體的內部從前往後分隔成多個腔體,依次包括沉澱腔、淨化腔和儲蓄腔,沉澱腔與淨化腔之間相鄰的端面上開設有第一孔,第一孔中設置有粗過濾網,淨化腔中設置有生物填料,淨化腔與儲蓄腔之間相鄰的端面上開設有第二孔,第二孔中設置有細過濾網。
所述沉澱腔中設置有潛汙泵,潛汙泵位於沉澱腔的底部。
所述第一孔中設置有快接接口,所述粗過濾網設置在快接接口中。
所述第一孔位於沉澱腔和淨化腔之間相鄰端面的上部。
所述第二孔位於淨化腔與儲蓄腔之間相鄰端面的下部。
所述沉澱腔、淨化腔和儲蓄腔的上部分別設置有檢查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戶用雨水生態收集調蓄池,其通過沉澱、粗過濾、淨化、細過濾等步驟,對雨水進行淨化處理,使最終的雨水完全可以滿足日常用水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罐體,2、雨水進口,3、出水口,4、出氣口,5、沉澱腔,6、淨化腔,7、儲蓄腔,8、檢查口,9、潛汙泵,10、第一孔,11、粗過濾網,12、生物填料,13、第二孔,14、細過濾網,15、快接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戶用雨水生態收集調蓄池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戶用雨水生態收集調蓄池,包括一個罐體1,罐體1的前端設置有雨水進口2,罐體1的後端設置有出水口3和出氣口4,所述罐體1的內部從前往後分隔成多個腔體,依次包括沉澱腔5、淨化腔6和儲蓄腔7,沉澱腔5、淨化腔6和儲蓄腔7的上部分別設置有檢查口8,所述沉澱腔5中設置有潛汙泵9,潛汙泵9位於沉澱腔5的底部。沉澱腔5與淨化腔6之間相鄰的端面上開設有第一孔10,第一孔10位於沉澱腔5和淨化腔6之間相鄰端面的上部,第一孔10中設置有粗過濾網11,淨化腔6中設置有生物填料12,淨化腔6與儲蓄腔7之間相鄰的端面上開設有第二孔13,第二孔13位於淨化腔6與儲蓄腔7之間相鄰端面的下部,第二孔13中設置有細過濾網14,細過濾網14也可以製成可更換結構,便於更換。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孔10中設置有快接接口15,所述粗過濾網11設置在快接接口15中。當粗過濾網11上粘結了過多的雜物後,可以通過更換快接接口15的方式直接更換,方便快捷。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雨水經房屋的落水管收集後,從雨水進口2進入罐體1,首先進入沉澱腔5,雨水中的塵埃顆粒在沉澱腔5中沉澱,沉澱物可以通過潛汙泵9抽出,沉澱腔5中上部較潔淨的水經第一孔10流入淨化腔6,並且經粗過濾網11進行過濾,去除雨水中未能沉澱的漂浮物,進入淨化腔6後,經淨化腔6中的生物填料12進行淨化,淨化後的水經第二孔13的細過濾網14進行進一步過濾後進入儲蓄腔7,最後從出水口3抽出,進行使用。
另外,本申請中的沉澱腔5、淨化腔6和儲蓄腔7可以根據當地雨量情況適當增加,組合式結構,連接快速方便,用於蓄水用。戶用雨水生態收集調蓄池的結構是由很多段組合一起構成的,上述實施例中的三段是最簡單的結構,可以四段、五段……,根據具體要求可無限制增加,優點是運輸方便、施工快速,很多地方場地往往受到限制,該結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任意組合、變換,適應能力強。每段都是一個獨立的單體,整體一次成型,塑料製成,密封性能好、使用壽命長,韌性好、強度高。
上述的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創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運用的實施例,而非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