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自動打稻機的製作方法
2024-04-05 17:04:05 2
專利名稱:雙自動打稻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機用具。
在現有打稻機中,一般使用振動網篩來使谷毛分離,這種分離方法掉粒多、谷毛分離不乾淨,實用性不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谷毛分離乾淨、掉粒少、能自動裝谷的打稻機。
為解決上述任務,本實用新型採用方案是脫粒滾筒下部安裝一個傳送帶,在打稻機尾部安裝一個谷毛分離筒。
在上述解決方案中,傳送帶和分離筒銜接,傳送帶高速轉動,將稻穀和谷毛混合物傳送到分離筒內,分離筒一端有一個谷毛出口,分離筒內有一根旋風刀片軸,旋風刀片焊接在軸上,並朝谷毛出口方向傾斜,分離筒下部焊接一個稻穀出口,分離筒和稻穀出口之間用網篩阻隔,旋風刀片高速旋轉,一方面把稻穀和谷毛混合物攪拌,並把谷毛揚起,另一方面旋風刀片高速旋轉時,產生一股強大風力,把谷毛吹出分離筒。稻穀在重力作用下,通過網篩進入稻穀出口,並掉入稻穀出口下部的谷籮內。這種設計方案結構簡單,掉谷少、谷毛分離乾淨,提高了勞動效率,減少了勞動強度,可節省1個以上勞動力。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雙自動打稻機實施例正視圖。
圖2為雙目動打稻機實施例俯視圖。
圖3為雙自動打稻機實施例的分離筒和傳送帶銜接圖。
圖4為雙自動打稻機實施例的谷毛出口圖。
在
圖1所示的打稻機正視圖中,17為機架,30為打稻機罩,1為脫粒滾筒,14為動力機架,動力4固定安裝在動力架14上。皮帶2連接動力4和脫粒滾筒1。皮帶5連接動力4和中皮帶輪29。皮帶7連接大皮帶輪6和小皮帶輪8,齒輪9和齒輪12吻合。11為旋風刀片,10為谷毛分離筒,稻穀出口13焊接在分離筒10下部。3為傳送帶,傳送稻穀和谷毛混合物。15為機架斜方,18為軸承座,16為機架上部直方。
在圖2所示的打稻機俯視圖中,19為傳送帶軸,軸19安裝在軸承座18上。20為傳送帶軸,軸20安裝在軸承座21上,傳送帶3套在軸19和20上。傳送帶軸20和大皮帶輪6共用同一根軸22。小皮帶輪8和中皮帶輪29及齒輪9共用同一根軸23,軸23安裝在軸承座24上。26為旋風刀片軸,旋風刀片11焊接在軸26上,並朝谷毛出口28方向傾斜,齒輪12固定在旋風刀片軸26上,軸26安裝在軸承座25上。軸承座21、24、25固定安裝在打稻機直方16上。27為網篩,稻穀出口13和分離筒10之間用網篩27攔隔,只讓稻穀進入出口13,而不讓谷毛進入。當傳送帶把谷和谷毛混合物送進分離筒後,旋風刀片高速旋轉,一方面把谷和谷毛攪動,並把谷毛揚起,另一方面旋風刀片高速旋轉時所產生的風力把谷毛吹出谷毛出口,而稻穀在重力作用下通過網篩進入出谷口,並掉入出谷口下的谷籮內。
在圖3所示的打稻機的分離筒和傳送帶銜接圖中,在分離筒10和傳送帶3銜接處,分離筒有一道槽31,供稻穀和谷毛混合物進入分離筒內,11為旋風刀片。
在圖4所示的打稻機的谷毛出口圖中,分離筒10的谷毛出口端下部用稻穀擋板32封閉,防止稻穀甩出,上部為谷毛出口28。
權利要求1.一種雙自動打稻機,包括機架(17)、動力(4)、脫粒滾筒(1)、打稻機罩(30),其特徵在於在脫粒滾筒(1)下部安裝了一個傳送裝置,在打稻機尾部安裝了一個谷毛分離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稻機,其特徵在於傳送裝置為一條傳送帶(3),傳送帶(3)一端套在軸(19)上,一端套在軸(20)上,並和谷毛分離筒(10)銜接,傳送帶(3)由大皮帶輪(6)帶動轉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自動打稻機,其特徵在於谷毛分離裝置由分離筒(10)、旋風刀片軸(26)、旋風刀片(11)、谷毛出口(28)、稻穀出口(13)組成,分離筒(10)為一個封閉式圓筒,在它與傳送帶(3)銜接處有一道槽(31),分離筒的谷毛出口端下部用稻穀擋板(32)封閉,上部為谷毛出口(28),稻穀出口(13)焊接分離筒下部,稻穀出口(13)和分離筒(10)之間用網篩(27)攔隔,旋內刀片(11)焊接在旋風刀片軸(26)上,並朝谷毛出口方向傾斜,旋風刀片軸(26)由齒輪(12)帶動。
專利摘要雙自動打稻機,它在脫粒滾筒下部安裝了一個傳送帶,在打稻機尾部安裝了一個谷毛分離筒,谷毛分離筒內有一組旋風刀片,谷毛分離筒一端有一個谷毛出口,旋風刀片高速旋轉把谷毛吹出,分離筒下部有一個稻穀出口,稻穀由稻穀出口掉入谷籮內。它結構簡單,掉谷少,谷毛分離乾淨,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A01F12/48GK2368268SQ992326
公開日2000年3月15日 申請日期1999年1月13日 優先權日1999年1月13日
發明者劉開權 申請人:劉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