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下燈絲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20:42:01
專利名稱:自動下燈絲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下燈絲機。
背景技術:
現階段,市場上的燈絲輸送裝置比較落後,其主要是利用震動器震動排列燈絲, 燈絲排列好後採用真空吸入轉盤,通過轉盤旋轉到位後再吹風把燈絲吹出,經料槽自由滑落到機械設備輸送鏈條上,達到生產要求。上述生產工藝控制不能夠完全替代人工排列燈絲,在震動器裡震動的燈絲不能夠完全震散開燈絲,有時會堵塞震動器裡面的排列導軌,震動器裡缺少底壓風,因此無法引入吹風,所以不能夠徹底的分散燈絲;此外,燈絲震動排列好後依靠震動力和真空吸引吸入轉盤,被震動力和真空吸引吸入轉盤的燈絲無檢測手段,因此無法判斷有無吸入轉盤, 而且吸嘴會吸入渣滓導致吸力達不到工藝要求,造成轉盤上燈絲有空位;燈絲在轉盤裡轉到位後經吹風吹入料槽自由滑落到機械設備輸送鏈條時,有時也會偏離到機械設備輸送鏈條外,從而導致機械設備輸送鏈條上無燈絲,使得生產原材料利用率不高,如此,則需人工監控並在機械設備輸送鏈條補充生產原材料,才可以來滿足生產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於提供一種自動下燈絲機,其能夠及時補充運輸鏈條上的空位,有效的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自動下燈絲機,包括,第一震動器;位於所述震動器輸出端的第一夾絲輸送組件;位於所述第一夾絲輸送組件輸出端的第一儲料閘門組件;第二震動器;位於所述第二震動器輸出端的第二夾絲輸送組件;位於所述第二夾絲輸送組件輸出端的第二儲料閘門組件;位於所述第一儲料閘門組件輸出端及第二儲料閘門組件輸出端的輸料組件,所述輸料組件的輸送方向沿所述第一儲料間門組件輸出端至第二儲料間門組件的輸出端;與所述輸料組件匹配的,位於所述第一儲料閘門組件輸出端和第二儲料閘門組件輸出端之間的燈絲檢測單元。所述第一夾絲輸送組件包括位於所述第一震動器的輸出端的第一光電檢測裝置、 第一氣缸以及連接與所述第一氣缸自由端的第一夾持總成,所述第一光電檢測裝置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氣缸電性連接。所述第一儲料閘門組件包括有第一料鬥、位於第一料鬥下端開口且傾斜設置的第一導料槽、安裝於所述第一導料槽內的多個第一閘門、以及位於所述第一料鬥上端開口處的第一閘門檢測單元。所述第二夾絲輸送組件包括位於所述第二震動器的輸出端的第二光電檢測裝置、 第二氣缸以及連接與所述第二氣缸自由端的第二夾持總成,所述第二光電檢測裝置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二氣缸電性連接。所述第二儲料閘門組件包括有第二料鬥、位於第二料鬥下端開口且傾斜設置的第二導料槽、安裝於所述第二導料槽內的多個第二閘門、以及位於所述第二料鬥上端開口處的第二閘門檢測單元。所述輸料組件一驅動電機、以及與所述驅動電機連接的輸料導軌,所述輸料導軌上設置有多個放置燈絲的V形槽,所述燈絲檢測單元的輸出端與所述驅動電機電性連接。還包括有一機架,所述機架包括支架以及位於所述支架上部的工作檯,所述支架底部還設置有墊腳。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自動化程度高、省去了人工補燈絲過程,具有較高的生產效率;同時,可準確的對燈絲進行輸送,避免了空位輸送及某一輸送位置具有多條燈絲的現象,有效的防止材料的浪費,節約了生產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下燈絲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處放大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下燈絲機,包括機架1,機架1由位於其下部的支架11和固定安裝在支架11上的工作檯12組成,在工作檯12上安裝有主震動器2、主夾絲輸送組件3、主儲料閘門組件4、副震動器7、副夾絲輸送組件8、副儲料閘門組件9,其中主夾絲輸送組件3安裝在主震動器2的輸出端,主儲料間門組件4則位於主夾絲輸送組件 3的輸出端;副夾絲輸送組件8安裝在副震動器7的輸出端,副儲料閘門組件9則位於副夾絲輸送組件8的輸出端。在上述工作檯12上,還安裝有一輸料組件5,其包括一輸料51,以及用於驅動輸料導軌51的電機52,輸料導軌51上依次設置有多個橫向的V形裝放槽,用於防止燈絲。工作檯12上,對應輸料導軌51的位置,安裝有一光電檢測裝置6,其信號接收端對應輸料導軌 51上的一個V形裝放槽,上述主儲料閘門組件4以及副儲料閘門組件9的輸出埠均位於輸料導軌51的上方,並且輸料導軌51的輸送方向是由主儲料閘門組件4至副儲料閘門組件9,而光電檢測裝置6則位於主儲料閘門組件4和副儲料閘門組件9之間。上述主震動器2與副震動器7結構相同、主夾絲輸送組件3與副夾絲輸送組件8 結構相同、主儲料閘門組件4與副儲料閘門組件9結構相同,在主夾絲輸送組件3包括有光電檢測單元31、夾持總成32以及氣缸33,夾持總成32連接在氣缸33的自由端,光電檢測單元31位於主震動器2的震動出料口,其與氣缸33電性連接,能夠及時的查看到主震動器 2的震動出料口是否有燈絲存在,並且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控制氣缸33的開啟或者關
4閉,從而實現對夾持總成32的控制;同樣的,副夾絲輸送組件8包括光電檢測單元81、夾持總成82以及氣缸83,其結構及運作原理與主夾絲輸送組件3完全相同。主儲料閘門組件4的結構如圖2所示,包括位於主夾絲輸送組件3輸出端下部的料鬥41、位於料鬥41下端開口且傾斜設置的導料槽42,導料槽42內沿其長度方向排列的設置有多個閘門43,閘門43與導料槽42的側壁鉸鏈連接,其相對於導料槽42向上翻起, 則可使位於料鬥41內的燈絲順延導料槽42下滑至輸料導軌51上,並置於輸料導軌51的 V形裝放槽內;此外,在料鬥41上端開口處,還設置有一檢測單元44。由於副儲料閘門組件 9與主儲料閘門組件4的結構相同,在這裡不做重複說明。上述裝置開啟後,主震動器2將燈絲均勻有序的排列到其震動出料口,光電檢測單元31檢測到該處有燈絲後,控制夾持總成32動作,先夾住燈絲尾部,進行吹風處理,主震動器2的出料口夾板鬆開口,由夾持總成32將燈絲夾住向外推移,(此時主震動器2的出料口夾板關閉,防止主震動器2中的其他燈絲被震出),當夾持總成32夾住燈絲達到料鬥41 上方時,其夾持部鬆開,燈絲落入料鬥41內,此時,檢測單元44檢測到光信號,並將該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傳遞為控制閘門43的電機,閘門43開啟,燈絲順延導料槽42向下滑落至輸料導軌51上。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檢測單元44由上到下產生相應的動作,使每個閘門43裡面只儲存一條燈絲,在多個間門43下部安裝有氣動或電動震動器,通過震蕩使燈絲平趟在閘門43裡面,輸料導軌51沒間歇的前進一次,最下部的閘門43就開啟一次,如此,輸料導軌51沒前進一次,其上只會落入一條燈絲,最終保證輸料導軌51的每一個V形裝放槽內都裝有燈絲。若生產過程中出現誤差,致使輸料導軌51的某一個V形裝放槽內沒有燈絲時,則光電檢測裝置6可檢測到該V形裝放槽有空位的信息,則此時,副震動器7、副夾絲輸送組件 8、副儲料閘門組件9開始工作,其工作原理與上述主震動器2、主夾絲輸送組件3、主儲料閘門組件4相同,通過距離計算,副儲料閘門組件9最終可在空位上補充一個燈絲。在上述支架11上還安裝有一電氣控制箱13,上述自動下燈絲機的程序寫入均是由電氣控制箱13來完成。此外,為了使得整個裝置具備良好的穩定性,在支架11的底端部還安裝有墊腳14。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變形,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變形都應該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自動下燈絲機,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震動器;位於所述震動器輸出端的第一夾絲輸送組件;位於所述第一夾絲輸送組件輸出端的第一儲料間門組件;第二震動器;位於所述第二震動器輸出端的第二夾絲輸送組件;位於所述第二夾絲輸送組件輸出端的第二儲料間門組件;位於所述第一儲料間門組件輸出端及第二儲料間門組件輸出端的輸料組件,所述輸料組件的輸送方向沿所述第一儲料間門組件輸出端至第二儲料間門組件的輸出端;與所述輸料組件匹配的,位於所述第一儲料間門組件輸出端和第二儲料間門組件輸出端之間的燈絲檢測單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下燈絲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夾絲輸送組件包括位於所述第一震動器的輸出端的第一光電檢測裝置、第一氣缸以及連接與所述第一氣缸自由端的第一夾持總成,所述第一光電檢測裝置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氣缸電性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下燈絲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儲料間門組件包括有第一料鬥、位於第一料鬥下端開口且傾斜設置的第一導料槽、安裝於所述第一導料槽內的多個第一閘門、以及位於所述第一料鬥上端開口處的第一閘門檢測單元。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下燈絲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夾絲輸送組件包括位於所述第二震動器的輸出端的第二光電檢測裝置、第二氣缸以及連接與所述第二氣缸自由端的第二夾持總成,所述第二光電檢測裝置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二氣缸電性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下燈絲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儲料間門組件包括有第二料鬥、位於第二料鬥下端開口且傾斜設置的第二導料槽、安裝於所述第二導料槽內的多個第二閘門、以及位於所述第二料鬥上端開口處的第二閘門檢測單元。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下燈絲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輸料組件一驅動電機、以及與所述驅動電機連接的輸料導軌,所述輸料導軌上設置有多個放置燈絲的V形槽,所述燈絲檢測單元的輸出端與所述驅動電機電性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下燈絲機,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有一機架,所述機架包括支架以及位於所述支架上部的工作檯,所述支架底部還設置有墊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下燈絲機,包括,第一震動器;位于震動器輸出端的第一夾絲輸送組件;位於第一夾絲輸送組件輸出端的第一儲料閘門組件;第二震動器;位於第二震動器輸出端的第二夾絲輸送組件;位於第二夾絲輸送組件輸出端的第二儲料閘門組件;位於第一儲料閘門組件輸出端及第二儲料閘門組件輸出端的輸料組件,輸料組件的輸送方向沿第一儲料閘門組件輸出端至第二儲料閘門組件的輸出端;與輸料組件匹配的,位於第一儲料閘門組件輸出端和第二儲料閘門組件輸出端之間的燈絲檢測單元。其自動化程度高、省去了人工補燈絲過程,具有較高的生產效率;同時,有效的防止材料的浪費,節約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65G47/90GK201990254SQ201120069419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6日
發明者曾志斌 申請人:佛山市南海區德普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