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發心肌梗塞的原因 心肌梗塞如何有效預防?
2025-07-20 03:50:10
心肌梗塞發病的年紀越來越年輕,因為現在人喜歡熬夜,不按時休息,不讓大腦和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原本心肌梗塞是老年人的常見病,近年來在年輕人中也屢見不鮮。心肌梗塞嚴重的時候沒有得到及時救治是會令人立刻死亡的。我們可以仔細了解一下心肌梗塞,再來看看要不要做好預防。
誘發心肌梗塞的原因
1.過勞過重的體力勞動,尤其是負重登樓,過度體育活動,連續緊張勞累等,都可使心臟負擔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已發生硬化、狹窄,不能充分擴張而造成心肌缺血。劇烈體力負荷也可誘發斑塊破裂,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2.激動由於激動、緊張、憤怒等激烈的情緒變化誘發。
3.暴飲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發生於暴飲暴食之後。進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後,血脂濃度突然升高,導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節是急性心肌梗死發病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便秘在老年人當中十分常見。臨床上,因便秘時用力屏氣而導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並不少見。必須引起老年人足夠的重視,要保持大便通暢。
6.吸菸、大量飲酒吸菸和大量飲酒可通過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塞的後果
1.心臟破裂
常發生在心肌梗死後1~2周內,好發於左心室前壁下1/3處。原因是梗死灶失去彈性,心肌壞死、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釋放水解酶所致的酶性溶解作用,導致心壁破裂,心室內血液進入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猝死。另外室間隔破裂,左心室血液流入右心室,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左心衰竭。左心室乳頭肌斷裂,可引起急性二尖瓣關閉不全,導致急性左心衰竭。
2.室壁瘤可發生在心肌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纖維化的癒合期
由梗死心肌或瘢痕組織在心室內壓力作用下,局限性的向外膨隆而形成室壁瘤。室壁瘤可繼發附壁血栓、心律不齊及心功能不全。
3.附壁血栓形成
多見於左心室。由於梗死區內膜粗糙,室壁瘤處出現渦流等原因而誘發血栓形成。血栓可發生機化,少數血栓因心臟舒縮而脫落引起動脈系統栓塞。
4.心律失常
多發生在發病早期,也可在發病1~2周內發生,以室性早搏多見,可發生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導致心臟驟停、猝死。緩慢性心律失常如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多見於下壁梗死患者發病早期,多可恢復,少數需永久起搏器治療。
5.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可見於發病早期,也可於發病數天後出現,詳見臨床表現部分。
6.心肌梗死後症候群
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後2~3周或數月內發生,表現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發熱、胸痛等症狀,可反覆發生,可能為機體對心肌壞死形成的自身抗原的過敏反應。
心肌梗塞如何治療
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突然,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並加強入院前處理。治療原則為挽救瀕死的心肌,縮小梗死面積,保護心臟功能,及時處理各種併發症。
1.監護和一般治療
2.鎮靜止痛
小量嗎啡靜脈注射為最有效的鎮痛劑,也可用杜冷丁。煩躁不安、精神緊張者可給於地西泮(安定)口服。
3.調整血容量
入院後儘快建立靜脈通道,前3天緩慢補液,注意出入量平衡。
4.再灌注治療,縮小梗死面積
再灌注治療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治療措施。在發病12小時內開通閉塞冠狀動脈,恢復血流,可縮小心肌梗死面積,減少死亡。越早使冠狀動脈再通,患者獲益越大。「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因此,對所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就診後必須儘快做出診斷,並儘快做出再灌注治療的策略。
5.藥物治療
持續胸痛患者若無低血壓可靜脈滴注硝酸甘油。所有無禁忌證的患者均應口服阿司匹林,置入藥物支架患者應服用氯吡格雷一年,未置入支架患者可服用一月。
6.抗心律失常
偶發室性早搏可嚴密觀察,不需用藥;頻發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動過速(室速)時,立即用利多卡因靜脈注射繼之持續靜脈點滴;效果不好時可用胺碘酮靜脈注射。室速引起血壓降低或發生室顫時,儘快採用直流電除顫。對緩慢心律失常,可用阿託品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Ⅱ~Ⅲ度房室傳導阻滯時,可安置臨時起搏器
7.急性心肌梗死合併心源性休克和泵衰竭的治療
肺水腫時應吸氧,靜脈注射嗎啡、速尿,靜脈點滴硝普鈉。心源性休克可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阿拉明靜脈滴注,如能維持血壓,可在嚴密觀察下加用小量硝普鈉。藥物反應不佳時應在主動脈內氣囊反搏術支持下行直接PCI,若冠狀動脈造影病變不適於PCI,應考慮急診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8.出院前評估及出院後生活與工作安排
出院前可進行24小時動態心電監測、超聲心動圖、放射性核素檢查,發現有症狀或無症狀性心肌缺血和嚴重心律失常,了解心功能,從而估計預後,決定是否需血管重建治療,並指導出院後活動量。出院後2~3個月,可酌情恢復部分工作或輕工作,以後,部分患者可恢復全天工作,但要避免過勞或過度緊張。
9.家庭康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醫院度過了急性期後,對病情平穩、無併發症的患者,醫生會允許其回家進行康復治療。
(1)按時服藥,定期複診;保持大便通暢;堅持適度體育鍛鍊。
(2)不要情緒激動和過度勞累;戒菸限酒和避免吃得過飽。
心肌梗塞應該怎樣調理
1.避免過度勞累尤其避免搬抬過重的物品。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可能誘發心肌梗死。
2.放鬆精神愉快生活,對任何事情要能泰然處之。
3.洗澡時要特別注意不要在飽餐或飢餓的情況下洗澡。水溫最好與體溫相當,洗澡時間不宜過長,冠心病程度較嚴重的患者洗澡時,應在他人幫助下進行。
4.氣候變化時要當心在嚴寒或強冷空氣影響下,冠狀動脈可發生痙攣而誘發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每遇氣候惡劣時,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或適當防護。
5.要懂得和識別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狀並給予及時處理心肌梗死患者約70%有先兆症狀,主要表現為:
(1)既往無心絞痛的患者突然發生心絞痛,或原有心絞痛的患者發作突然明顯加重,或無誘因自發發作;
(2)心絞痛性質較以往發生改變、時間延長,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緩解;
(3)疼痛伴有噁心、嘔吐、大汗或明顯心動過緩或過速;
(4)心絞痛發作時伴氣短、呼吸困難;
(5)冠心病患者或老年人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或暈厥等情況時都應想到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上述症狀一旦發生,必須認真對待,患者首先應臥床,保持安靜,避免精神過度緊張;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噴霧吸入硝酸甘油,若不緩解,5分鐘後可再含服一片。心絞痛緩解後去醫院就診。若胸痛20分鐘不緩解或嚴重胸痛伴噁心、嘔吐、呼吸困難、暈厥,應呼叫救護車送往醫院。
如何有效預防心肌梗塞
1.禁止搬過重的物品 對於有發生心肌梗塞危險性的人群,應禁止搬抬重物。搬抬重物時必然要彎腰屏氣。
2.精神放鬆,愉快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對任何事物要能泰然處之,加強個人修養,正確對待生活、工作中的矛盾。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但應避免競爭激烈的比賽,即使比賽也應以鍛鍊身體,增加樂趣為目的,不以輸贏論高低。
3.不要在飽餐或飢餓的情況下洗澡 洗澡水溫最好與體溫相當,水溫太高可使皮膚血管明顯擴張,大量血流向體表,可能造成心、腦缺血。洗澡時間不宜過長,冠心病較嚴重的病人應在他人幫助下進行洗澡。
4.注意氣候變化 持續低溫、大風、陰雨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誘因之一。所以每遇氣候惡劣時,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適當加服擴冠脈藥物進行保護。
5.冠心病病人日常生活中各種保護措施非常重要,同時還要懂得和識別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狀並給予及時處理。
總結:心肌梗塞是突發的疾病,如果不得到很好的救治,就可能導致患者立即死亡。只有做好平時的調理和預防才能離心肌梗塞越來越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