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掛急診需要什麼(媽媽一個動作寶寶進急診)
2023-07-31 03:07:39 1
乾乾淨淨,遠離病菌,我們從小就知道這句話,這是因為很多疾病都是通過細菌和病毒來傳播的。比如勤洗手是預防手足口病、諾如病毒等傳染病最簡單有效方法。
不過,身體有些部位並不是洗得越勤,越乾淨越好,有時候媽媽們太愛乾淨了,過分清潔一些身體部位,有時還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耳屎不是垃圾,當心弄傷耳膜根據調查顯示,美國平均每年有12000多名兒童因為棉籤而被送進急診,其中85%的孩子,都是在試著用棉籤清理耳道的時候,受到了傷害。
很多人不知道,耳屎其實不是什麼髒東西。相反,它是耳朵的分泌物,能保護寶寶的耳朵,阻隔水、微生物、小蟲子等進入耳朵內。一般情況下,如果耳屎太多了,耳朵會自己排出去,用不著我們操心。
所以說,給寶寶掏耳朵實在沒啥意義,還可能把本來要排出去的耳屎給擠了回去。
另外,給小寶寶掏耳朵,非常容易弄傷耳膜,寶寶耳道窄、皮膚免疫力脆弱,頻繁給他掏耳屎,可能會引起外耳道炎;如果掏耳時,你手抖或被人撞到了,還可能不慎用棉籤或耳勺弄傷耳膜,導致不同程度聽力下降。
萬一耳朵真的被耳屎堵住了?
某些時候,會出現寶寶被耳屎堵住耳朵的情況。這時候不建議自己動手,最好尋求醫生的幫助。
通常醫生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採用專業的工具取出耳屎;二是用氧化氫溶液軟化耳屎。
鼻涕不僅嚴重影響寶寶顏值,有時候還會讓寶寶難以呼吸。碰到寶寶鼻塞不通時,有的家長情急之下,喜歡用小拇指去挑,但是這樣做是錯誤的
經常給孩子清理鼻分泌物,會損傷鼻黏膜,致使分泌物更多。大人指甲上帶有的細菌、病菌,也容易讓寶寶的鼻腔受到感染。如果伸得比較深,還會影響鼻腔軟骨發育,導致鼻孔變大,影響到將來的面容。
所以儘量不要去挖寶寶的鼻孔,但如果寶寶鼻塞比較嚴重,你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讓孩子側躺著,使用鹽水滴鼻劑衝上面的鼻孔,注意對著鼻腔衝,不要對著鼻中隔衝,一下把水擠乾淨就行了,之後擦乾淨鼻涕,再反過來側躺,洗另一側鼻孔,保證衝洗的鼻孔在上面,大家可以看看視頻,就按照視頻中的方法進行洗鼻。
私處別洗得太乾淨,小心弄巧成拙朋友的婆婆,給她家女寶洗澡時,總是用力搓搓搓,就連私處也搓得紅紅的,覺得這樣才幹淨衛生。
其實,寶寶的私處和我們不一樣,沒必要洗得太乾淨,也不適合用力搓。特別是一些媽媽會把女寶寶私處的白色分泌物當做「髒東西」,刻意擦掉。
其實,這些白色分泌物並不髒,而且對黏膜有保護作用,每次洗澡都把它擦掉,可能會造成寶寶局部黏膜輕度損失,還可能讓寶寶黏膜遭到來自腸道的細菌感染。
正確的清洗方式在這裡:
有媽媽發現2個月大的寶寶頭上有黃色汙垢,而且很難清洗,於是用力搓洗,結果導致寶寶腦部感染。
其實這位媽媽搓洗的是寶寶的囟門,是寶寶脆弱頭顱的兩個開口,用力氣搓這些開口或是用硬物觸碰它,肯定非常容易導致腦部感染!
囟門不是洗不得,而是看怎麼洗。
你說洗囟門這麼危險,要不平時就別碰了吧?不,千萬別這麼做!
如果如果囟門缺乏護理和清洗,導致汙垢堆積,就會硬生生憋出一個脂溢型溼疹(俗稱奶癬),並且那些病原菌通過囟門跑入寶寶的腦袋,容易引起寶寶頭皮感染,還能引起腦膜炎!
正確的清洗方式應該是:
用嬰兒專用洗髮水,將手指平置在囟門處輕輕揉洗。只要你不用強力按壓或強力撓抓,基本不會弄傷寶寶。遇到洗不掉的汙垢,可以用蒸熟的麻油或精製油將汙垢浸透2~3小時,等汙垢變軟後,再用無菌棉球按照寶寶頭髮的生長方向擦掉即可一次洗不完就分成多次洗,洗得太用力太久,反而會傷了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