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糖尿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2025-07-19 21:35:12
糖尿病是高血糖的一種代謝疾病,糖尿病主要因為胰島素分泌缺失,會嚴重到心臟、血管、眼、腎臟的功能,而日常生活中許多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直接的導致糖尿病的發生,而目前醫學界對糖尿病治療也需要十分的小心,來看看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
糖尿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1、遺傳因素
糖尿病具有家族遺傳易感性。但這種遺傳性尚需外界因素的作用,這些因素主要包括肥胖、體力活動減少、飲食結構不合理、病毒感染等。
2、肥胖
肥胖是糖尿病發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易引發2型糖尿病。特別是腹型肥胖者。其機理主要在於肥胖者本身存在著明顯的高胰島素血症,而高胰島素血症可以使胰島素與其受體的親和力降低,導致胰島素作用受阻,引發胰島素抵抗。這就需要胰島β-細胞分泌和釋放更多的胰島素,從而又引發高胰島素血症。如此呈糖代謝紊亂與β-細胞功能不足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β-細胞功能嚴重缺陷,引發2型糖尿病。
3、活動不足
體力活動可增加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體重,改善代謝,減輕胰島素抵抗,使高胰島素血症緩解,降低心血管併發症。因此體力活動減少已成為2型糖尿病發病的重要因素。
4、飲食結構
高脂肪飲食可抑制代謝率使體重增加而肥胖。肥胖引發2型糖尿病常年食肉食者,糖尿病發病率明顯高於常年素食者。主要與肉食中含脂肪、蛋白質熱量較高有關。所以,飲食要多樣化,以保持營養平衡,避免營養過剩。
5、精神神經因素
在糖尿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精神神經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是近年來中外學者所公認的。因為精神的緊張、情緒的激動、心理的壓力會引起某些應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而這些激素都是升血糖的激素也是與胰島素對抗的激素。這些激素長期大量的釋放,勢必造成內分泌代謝調節紊亂,引起高血糖,導致糖尿病。
6、病毒感染
某些I型糖尿病患者,是在病人患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後發病的。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1、多尿
尿量增多,每晝夜尿量達3000~5000毫升,最高可達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數也增多,一二個小時就能夠小便1次,有的患者乃至每晝夜可達30餘次。
2、多飲
因為多尿,水分丟掉過多,發作細胞內脫水,影響口渴中樞,呈現煩渴多飲,飲水量和飲水次數都增多,以此彌補水分。排尿越多,飲水也越多,構成正比聯繫。
3、多食
因為很多尿糖丟掉,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機體處於半飢餓狀況,能量缺少需求彌補導致胃口亢進,食量添加。一起又因高血糖影響胰島素排洩,因此患者易發生飢餓感,胃口亢進,老有吃不飽的感受,乃至每天吃五六次飯,主食達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顯著增多,還不能滿意胃口。
4、消瘦
因為胰島素缺少,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質分化加速來彌補能量和熱量。其成果使體內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被很多耗費,再加上水分的丟掉,患者體重減輕、形體消瘦。
[NextPage]5、眼睛疲勞、視力下降
眼睛容易疲勞,視力急劇下降。當感到眼睛很容易疲勞,看不清東西,站起來時眼前發黑,眼皮下垂,視界變窄,看東西模糊不清,眼睛突然從遠視變為近視或以前沒有的老花眼現象等,要立即進行眼科檢查,上述症狀就是糖尿病會引起的視力障礙、視網膜出血、白內障、視力調節障礙等疾病的明顯表現。
6、手腳麻痺、發抖
糖尿病人會有頑固性手腳麻痺、手腳發抖、手指活動不靈及陣痛感、劇烈的神經炎性腳痛,下肢麻痺、腰痛,不想走路,夜間小腿抽筋、眼運動神經麻痺,重視和兩眼不一樣清楚,還有自律神經障礙等症狀,一經發現就要去醫院檢查,不得拖延。
糖尿病患者可以活多久
這個主要是看是哪一型糖尿病,如果是1型糖尿病患者,大概可以活到40歲左右,如果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飲食控制好(低鹽、低脂、低糖,高纖維)適當的運動,在沒有出現嚴重的併發症的情況,是跟正常人一樣的,不會危及生命。其實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
糖尿病的併發症有哪些
急性併發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這類併發症重者可致死。
2、各種感染:如皮膚化膿性感染、真菌感染如足癬、女性糖尿病患者易發生白色念珠菌感染導致陰道炎、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及腎盂腎炎、合併肺結核。
慢性併發症
1、大血管病變:糖尿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患病率很高,發病年齡較輕,病情進展較快,大、中動脈粥樣硬化主要侵犯主動脈、冠狀動脈、腦動脈、腎動脈、肢體外周動脈等,引起冠心病、腦血管病、腎動脈硬化、肢體動脈硬化。
2、微血管病變:主要表現為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心肌病。
3、神經病變:周圍神經受累最常見,通常呈對稱性,下肢較上肢嚴重,病情進展緩慢,先出現肢端感覺異常,如伴麻木、針刺、灼熱或如踏棉墊感覺,有時痛覺過敏。
4、眼的其他病變:白內障、青光眼、黃斑病、屈光改變等。
[NextPage]糖尿病的最佳治療方法有哪些
1、藥物控制
糖尿病患者應該根據自身的病情,遵照醫生的話,按時按量的服用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但是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所以在服用藥物時會擔心副作用對身體的傷害。藥物只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糖尿病還和自身的生活習慣相關。
2、天然降血糖
天然降血糖的食品很多,比如苦瓜、豆渣膳食纖維、燕麥、原珍向天果等等,其中原珍向天果對降血糖具有很好的作用。
3、飲食方面
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症狀就是體內攝取的糖分得不到充分分解,使得血糖濃度總保持偏高的症狀,因此作為患者而言,一定要特別注意飲食方面的攝取,任何含糖量高的食物都不能食用,包括糖果、蜜餞、甜品、蜂蜜、果汁、糖水等等。
4、就餐數量方面
糖尿病患者有時表現出餐後血糖濃度過高,那麼就可以通過少食多餐的方法來改善這個問題,將每次攝取的食物糖分儘可能的降低,不給身體過大壓力,通過多餐的方式來補充身體所需能量。
5、生活習慣
糖尿病患者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不能熬夜,睡眠不足會直接導致血糖濃度升高,並增加體內的壓力激素含量。每天應該養成不間斷睡足7至8小時的習慣。
6、心態方面
糖尿病患者的心態對病情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所以糖尿病患者應該保持自身的愉悅、樂觀積極的心態。
7、運動方面
適量的體育運動是可以有效改善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的,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會伴有一定程度的肥胖症,因此通過體育鍛鍊減輕人體脂肪量,增加人體免疫能力和改善體質,從而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