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爐排的製造工藝及其用於燒烤的爐排的製作方法
2024-04-06 00:53:05 1
一種爐排的製造工藝及其用於燒烤的爐排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燃燒設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爐排的製造工藝,本製造工藝針對火山灰成型的石料,進行加釉燒結,其工藝簡單,無須大型的設備即可進行製造,製造容易,而且大幅降低了製造成本;而採用本工藝製得的爐排,由於採用封釉燒結的方法,所述爐排的原料為火山灰,具有環保、耐高溫的優點,在釉質層的作用下,還大大提高了結構強度。
【專利說明】 一種爐排的製造工藝及其用於燒烤的爐排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燃燒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爐排的製造工藝及其用於燒烤的爐排。
【背景技術】
[0002]爐排主要用於鍋爐、烤爐等燃燒裝置中,在這燃燒裝置中,爐排的作用在於:一、起到支撐燃料的作用;二、在燃料燃燒時從爐排的下方可提供進氣而支撐燃燒;三、在燃料燃燒過程中,不斷產生的燃料灰可以從爐排中漏出,防止燃料的積聚,由於爐排一般都安裝於燃燒裝置的高溫部分,需要承受相應的高溫,現有的爐排一般採用鑄鐵或球墨鑄鐵金屬製成,這種爐排一般可以達到高溫承受的要求;但是,由於這類爐排的主要成份中包含有鐵的成份,所以,這種爐排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氧化,由於燒烤爐通常需要一個爐排安裝於燃料的上方用於烤制食物,燒烤爐的使用頻率一般較低,當人們把使用後的爐排清洗並放置一段時間後,其被氧化的程度更加明顯;顯然,這類爐排用於燒烤爐這類產品時其爐排上的金屬氧化物就會影響人體的健康;有鑑於此,發明人針對目前爐排存在的問題,發明了一種爐排的製造工藝及其用於燒烤的爐排。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爐排的製造工藝及其用於燒烤的爐排,本製造工藝具有工藝簡單、易於製造和成本低的優點;而採用本製造工藝製造的爐排具有環保、耐高溫和結構強度高的優點。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種爐排的製造工藝,本製造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51.成型:將火山灰壓制為塊狀石料;
52.切割:將塊狀石料進行切割形成爐排;
53.清洗:對爐排進行清洗;
54.浸提燒結:將清洗後的爐排浸入釉溶液中,然後將浸提後的爐排置於高溫中燒結,所述燒結溫度為250° C~800° C;
55.取出燒結完成的爐排。
[0005]作為優選,在S4的步驟中,將浸提後的爐排置於高溫中燒結,所述燒結溫度為350。0741。Co
[0006]作為優選,所述釉溶液為硼砂溶液。
[0007]作為優選,在S4的步驟中;所述浸提步驟包括第一次浸提,然後將第一次浸提後的爐排置於高溫中進行第一次燒結,所述第一次燒結溫度為250° C~430° C ;第一次燒結後的爐排進行第二次浸提,然後將第二次浸提後的爐排於高溫中進行第二次燒結,所述第二次燒結溫度為700° C~800° C。
[0008]作為優選,在S4的步驟中;所述浸提步驟包括第一次浸提,然後將第一次浸提後的爐排置於高溫中進行第一次燒結,所述第一次燒結溫度為250° C~300° C ;第一次燒結後的爐排進行第二次浸提,然後將第二次浸提後的爐排於高溫中進行第二次燒結,所述第二次燒結溫度為300° C~430° C ;第二次燒結後的爐排進行第三次浸提,然後將第三次浸提後的爐排於高溫中進行第三次燒結,所述第三次燒結溫度為700° C~800° C。
[0009]作為優選,所述釉溶液中包含有光亮劑。
[0010]作為優選,在S3步驟中,所述清洗為超聲波清洗。
[0011]一種由上述工藝製得用於烘烤的爐排,包括由火山灰壓制而成的本體,所述本體設置有若干個通孔,所述本體的表面覆設有釉質層。
[0012]作為優選,所述本體的底面為受熱面,所述受熱面貼附有金屬板。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一種爐排的製造工藝,本製造工藝針對火山灰成型的石料,進行加釉燒結,其工藝簡單,無須大型的設備即可進行製造,製造容易,而且大幅降低了製造成本;而採用本工藝製得的爐排,由於採用封釉燒結的方法,所述爐排的原料為火山灰,具有環保、耐高溫的優點,在釉質層的作用下,還大大提高了結構強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發明的製造工藝的流程圖。
[0015]圖2為本發明製造工藝的浸提步驟的流程圖。
[0016]圖3為本發明的用於燒烤的爐排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為本發明的用於燒烤的爐排的剖切結構示意圖。
[0018]圖5為圖4的A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標記包括:本體一1,通孔一2,釉質層一3,受熱面一4,金屬板一5。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1~ 5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
[0021]實施例一。
[0022]本發明的一種爐排的製造工藝,本製造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51.成型:將火山灰壓制為塊狀石料;
52.切割:將塊狀石料進行切割形成爐排;
53.清洗:對爐排進行清洗;
54.浸提燒結:將清洗後的爐排浸入釉溶液中,然後將浸提後的爐排置於高溫中燒結,所述燒結溫度為250° C~800° C;
55.取出燒結完成的爐排。
[0023]在SI成型步驟中,將廢棄的火山灰通過機械壓製成塊狀的石料,然後,在S2步驟中,利用切割機對塊狀的石料進行切割成相應的形狀,從而形成各種樣式的爐排;進一步將所述的切割好爐排進行清洗,對爐排表面的雜物或灰塵進行清除,從而使釉溶液更好的與爐排進行吸附,清洗完成後,將爐排浸入事先準備好的盛有釉溶液的容器中,使爐排的表面完全浸沒於釉溶液中,所述釉溶液附著於爐排的表面,然後將表面附有釉溶液的爐排置於高溫中進行燒結從而使爐排具有光滑的表面,所述高溫燒結可以採用高溫爐等現有設備進行,由於在火山灰質的混合料中,存在著一定數量的活性二氧化矽、活性氧化鋁等活性組分,高溫燒結使釉溶液與爐排結合,在冷卻後,釉質與爐排成為一個整體;現有的火山灰石塊存在強度低、易碎等問題;而本發明採用了釉溶液與爐排成為一體,在釉質層的作用下,提高了爐排的硬度和強度,進一步的,由於火山灰石塊被釉質層的封閉,不會被氧化,而且爐排光滑的表面具有容易清潔,導熱均勻的優點。
[0024]具體地說:在S4的步驟中,將浸提後的爐排置於高溫中燒結,所述燒結溫度為350° C~741° C ;其燒結時間控制在2~3小時之間,其燒結溫度從350° C開始升溫,按每分鐘升溫10° C直至741° C保持至2.5-3小時即可,在本技術方案中,所述釉溶液為硼砂溶液;所述硼砂溶液在350?460°C失去全部結晶水成無水硼砂,熱至741°C熔化成透明玻璃狀釉質物。
[0025]同時,為了使爐排表面的光亮度,所述釉溶液中包含有光亮劑;該光亮劑僅增加於最後一次浸提的釉溶液中。這樣,在最後燒結完成後,爐排表面的釉質層光潔度更好。
[0026]實施例二。
[0027]本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於:作為另一實施的技術方案,由於釉質層對爐排的保護是至關重要的,如果釉質層太薄其保護爐排的作用較為有限,如果釉質層太厚,其燒結工藝容易使燒結不徹底,其釉質層與爐排不能形成較好的融合,從而也會進一步影響釉質層的強度。在S4的步驟中;所述浸提步驟包括第一次浸提,然後將第一次浸提後的爐排置於高溫中進行第一次燒結,所述第一次燒結溫度為250° C~430° C ;其燒結時間控制在1.3-1.7小時之間,當採用250° C燒結時,燒結時間為1.7小時;當採用300° C燒結時,燒結時間為1.5小時;當採用430° C燒結時,燒結時間為1.3小時;其中,第一次燒結後進行自然冷卻至常溫狀態;第一次燒結後的爐排進行第二次浸提,然後將第二次浸提後的爐排於高溫中進行第二次燒結,所述第二次燒結溫度為700° C~800° C ;其燒結時間控制在1.8-2.2小時之間,當採用700° C燒結時,燒結時間為2.2小時;當採用750° C燒結時,燒結時間為2小時;當採用800° C燒結時,燒結時間為1.8小時;其中,第二次燒結後進行自然冷卻至常溫狀態;在第一次燒結後的釉質層對爐排形成第一層保護強度和硬度,其中,在第二次浸提的釉溶液中,可加入光亮劑,以增加產品的光亮度。在第二次燒結後,可形成表面的保護層,本實施方式避免了直接採用800° C以上的高溫直接進行燒結,以免出現過火致釉質層開裂等問題產生;需要強調的是本實施例中所採用的釉溶液為石灰釉或長石釉等。
[0028]上述實施例二的其他部分與實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在贅述。
[0029]實施例三。
[0030]參見圖2,本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於:為了進一步加強所述爐排的強度,在S4的步驟中;所述浸提步驟包括第一次浸提,然後將第一次浸提後的爐排置於高溫中進行第一次燒結,所述第一次燒結溫度為250° C~300° C ;其燒結時間控制在1.4-1.8小時之間,當採用250° C燒結時,燒結時間為1.8小時;當採用280° C燒結時,燒結時間為1.6小時;當採用300° C燒結時,燒結時間為1.4小時;其中,第一次燒結後進行自然冷卻至常溫狀態;第一次燒結後的爐排進行第二次浸提,然後將第二次浸提後的爐排於高溫中進行第二次燒結,所述第二次燒結溫度為300° C~430° C ;其燒結時間控制在1.4~1.8小時之間,當採用300° C燒結時,燒結時間為1.8小時;當採用360° C燒結時,燒結時間為1.6小時;當採用430° C燒結時,燒結時間為1.4小時;其中,第二次燒結後進行自然冷卻至常溫狀態;第二次燒結後的爐排進行第三次浸提,然後將第三次浸提後的爐排於高溫中進行第三次燒結,所述第三次燒結溫度為700° C ~800° C。其燒結時間控制在1.9~2.1小時之間,當採用700° C燒結時,燒結時間為2.1小時;當採用750° C燒結時,燒結時間為2小時;當採用800° C燒結時,燒結時間為1.9小時;其中,第三次燒結後進行自然冷卻至常溫狀態;本實施例中採用三次浸提及三次燒結的方案,使爐排的表面由三層釉質層進行保護,以提高爐排的強度和爐排的硬度,需要強調的是本實施例中所採用的釉溶液為石灰釉或長石釉等。
[0031 ] 上述實施例三的其他部分與實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在贅述。
[0032]參見圖3至圖4,一種由上述工藝製得用於烘烤的爐排,包括由火山灰壓制而成的本體1,所述本體I設置有若干個通孔2,所述本體I的表面覆設有釉質層3。而採用本工藝製得的爐排,所述爐排的原料為火山灰,具有環保、耐高溫的優點,在釉質層3的作用下,還大大提高了結構強度和硬度,其最大可承受800° C的高溫,而通常燒烤加熱溫度為200-300° C,本爐排能完全承受燒烤時的溫度。
[0033]同時,所述本體I的底面為受熱面4,為了防止所述燒烤的火焰直接燒蝕受熱面4,所述受熱面4貼附有金屬板5 ;所述金屬板5設置有與所述通孔2對應的過火孔;該金屬板5可為不鏽鋼等材質,然後與受熱面4卡接而成,加熱時,其火焰直接對金屬板5進行加熱,然後金屬板5將熱傳導至爐排的表面;這樣設置的目的在於,利用金屬等不鏽鋼材質導熱快、熱量分布更均勻的特性,使整個爐排的受熱均勻,有利於食物的均勻烤制。
[0034]以上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爐排的製造工藝,其特徵在於:本製造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51.成型:將火山灰壓制為塊狀石料; 52.切割:將塊狀石料進行切割形成爐排; 53.清洗:對爐排進行清洗; 54.浸提燒結:將清洗後的爐排浸入釉溶液中,然後將浸提後的爐排置於高溫中燒結,所述燒結溫度為250° C~800° C; 55.取出燒結完成的爐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爐排的製造工藝,其特徵在於:在S4的步驟中,將浸提後的爐排置於高溫中燒結,所述燒結溫度為350° C~741° Co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爐排的製造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釉溶液為硼砂溶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爐排的製造工藝,其特徵在於:在S4的步驟中;所述浸提步驟包括第一次浸提,然後將第一次浸提後的爐排置於高溫中進行第一次燒結,所述第一次燒結溫度為250° C~430° C ;第一次燒結後的爐排進行第二次浸提,然後將第二次浸提後的爐排於高溫中進行第二次燒結,所述第二次燒結溫度為700° C~800° C。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爐排的製造工藝,其特徵在於:在S4的步驟中;所述浸提步驟包括第一次浸提,然後將第一次浸提後的爐排置於高溫中進行第一次燒結,所述第一次燒結溫度為250° C~300° C ;第一次燒結後的爐排進行第二次浸提,然後將第二次浸提後的爐排於高溫中進行第二次燒結,所述第二次燒結溫度為300° C~430° C ;第二次燒結後的爐排進行第三次浸提,然後將第三次浸提後的爐排於高溫中進行第三次燒結,所述第三次燒結溫度為700° C~800° C。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種爐排的製造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釉溶液中包含有光亮劑。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爐排的製造工藝,其特徵在於:在S3步驟中,所述清洗為超聲波清洗。
8.一種由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工藝製得用於烘烤的爐排,其特徵在於:包括由火山灰壓制而成的本體,所述本體設置有若干個通孔,所述本體的表面覆設有釉質層。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用於烘烤的爐排,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的底面為受熱面,所述受熱面貼附有金屬板。
【文檔編號】F23H1/00GK104482552SQ201410780279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17日
【發明者】嚴夢瑋, 黎小平, 袁瓊 申請人:東莞市昊鴻五金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