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陰乳腺癌化療方案 為什麼三陰乳腺癌容易復發?
2025-07-21 16:05:11
乳腺癌是女性「專屬」的一種疾病,三陰乳腺癌是其中的一種,特指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及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均陰性的乳腺癌患者,目前醫學界對於治療三陰乳腺癌的手段主要是依靠化療,但是化療對人的傷害是很嚴重的,並且三陰乳腺癌還容易復發,那麼應該怎麼治療三陰乳腺癌呢?
三陰乳腺癌是什麼
「三陰乳腺癌」特指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及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均陰性的乳腺癌患者。本型乳腺癌5年生存率不到80%,多見於絕經前年輕患者,內臟轉移、腦轉移機率較高,病理組織學分級較差,多為3級,細胞增殖比例較高,且多伴p53突變,c-kit、p53、EGFR表達多為陽性,基底細胞標誌物CK5/6、CK17也多為陽性。
腫瘤侵襲性強,相對易發生局部復發及遠處轉移,與基底細胞樣乳腺癌和BRCA1基因突變相關性乳腺癌有較多相似特徵。三陰乳腺癌的預後與腫瘤大小和淋巴結狀況關係不大,復發迅速,局部復發率無顯著性差異,遠處轉移發生率高於非三陰乳腺癌,主要表現肺轉移和肝轉移的發生率高,而骨及腦轉移的發生率無顯著性差異。
三陰乳腺癌化療方案
目前研究顯示 「三陰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和曲妥珠單抗靶向治療無效,治療上主要依靠化療。與其他類型乳腺癌相比,三陰性乳腺癌對化療、放療敏感性較高,但如果只是常規的標準治療,其預後依然很差,無復發生存和總生存較低。目前還沒有針對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指南,其治療一般按預後差乳腺癌治療常規進行,術後輔助化療選擇含蒽環類、紫杉類方案。新輔助化療中在接受含紫杉類和蒽環類的新輔助化療後,可獲得較高的病理完全緩解率。
為什麼三陰乳腺癌容易復發
化療(有專家指出:化療是不可能完全消滅癌細胞的)和放療有抑制癌細胞的同時使得人體免疫損傷,人體體質在減弱,免疫的識別和打擊力有所下降,給轉移有創造條件。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是抵抗癌症的根本,關鍵是識別力的發揮;只要免疫能發現就能一舉殲滅之。免疫就有這麼的強大,無需人為的培養其細胞也有這樣的功能,就看你如何應用好了。自然消退的病例告訴人們,其康復一般是不會復發的,多數是因高燒得以實現,這就是原理和希望;發展了的技術就是圍繞人體免疫的發揮進行的,提供途徑、通路、場所讓免疫細胞與癌細胞進行搏擊,免疫細胞可按需要而生長補充,癌細胞則被抑制並逐步滅亡,患者康復是自然上的事,不至於因此病而影響生命。
三陰乳腺癌的症狀介紹
1、乳腺腫塊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腫塊首診。患者常無意中發現乳腺腫塊,多為單發,質硬,邊緣不規則,表面欠光滑。大多數乳腺癌為無痛性腫塊,僅少數伴有不同程度的隱痛或刺痛。
2、乳頭溢液
非妊娠期從乳頭流出血液、漿液、乳汁、膿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稱為乳頭溢液。引起乳頭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見的疾病有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增生、乳腺導管擴張症和乳腺癌。單側單孔的血性溢液應進一步檢查,若伴有乳腺腫塊更應重視。
3、皮膚改變
乳腺癌引起皮膚改變可出現多種體徵,最常見的是腫瘤侵犯了連接乳腺皮膚和深層胸肌筋膜的Cooper韌帶,使其縮短並失去彈性,牽拉相應部位的皮膚,出現「酒窩徵」,即乳腺皮膚出現一個小凹陷,像小酒窩一樣。若癌細胞阻塞了淋巴管,則會出現「橘皮樣改變」,即乳腺皮膚出現許多小點狀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樣。乳腺癌晚期,癌細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纖維組織浸潤到皮內並生長,在主癌灶周圍的皮膚形成散在分布的質硬結節,即所謂「皮膚衛星結節」。
4、乳頭、乳暈異常
腫瘤位於或接近乳頭深部,可引起乳頭回縮。腫瘤距乳頭較遠,乳腺內的大導管受到侵犯而短縮時,也可引起乳頭回縮或抬高。乳頭溼疹樣癌,即乳腺Paget's病,表現為乳頭皮膚瘙癢、糜爛、破潰、結痂、脫屑、伴灼痛,以致乳頭回縮。
5、腋窩淋巴結腫
大醫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窩淋巴結轉移。初期可出現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質硬、散在、可推動。隨著病情發展,淋巴結逐漸融合,並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粘連、固定。晚期可在鎖骨上和對側腋窩摸到轉移的淋巴結。
總結:雖然乳腺癌死亡率並不是很高,但是治療晚了的話癌細胞擴散到其他器官上去,就容易引起患者死亡的可能,所以無論是什麼類型的乳腺癌,都應該及時的治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