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深冬時節要注意哪些疾病的「警報信號」?
2025-07-22 03:57:09
十二月份是深冬時節,天氣越來越冷,人們如果沒做好保護,那麼抵抗力也將下降,所以在深冬時節要注意一些疾病的信號,那麼有哪些信號在提示你疾病塊找上來了,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1、肝病的「警報信號」是什麼?易患人群:有不良生活方式者,如酗酒、暴飲暴食、不愛運動等。冬季天氣寒冷,人們經常在一起喝酒,並吃一些辛辣、油膩、肥厚的飯菜,而這些習慣都容易引起肝臟損傷,導致酒精性肝病,如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纖維化和酒精性肝硬化。預防措施:生活規律,注意飲食,適量運動。警報信號:胃酸、愛飲酒、大便顏色呈暗紅色、飲食不規律
2、消化系統疾病的「警報信號」是什麼?易患人群: 暴飲暴食者,大量飲酒者,原本患有潰瘍病者。冬天裡早晚溫差較大,而且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驟然變冷,人體受到冷空氣刺激後,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抵抗力隨之降低,容易導致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和原有潰瘍病的復發。此外,冬天吃火鍋過多,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攝入過多,尤其是飲酒都會引起胃腸黏膜損傷,造成胃腸道功能紊亂,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消化道出血。還要注意的是,火鍋湯好喝但容易導致痛風。預防措施:注意保暖,生活要有規律。注意飲食,切忌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辛辣食物。慢性胃病者對含有鞣酸的水果特別敏感,如柿子、葡萄等,建議有胃病的人少食。有潰瘍病的患者要按時吃藥,症狀加重或出現黑便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警報信號:咽喉癢、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淚、打噴嚏、咳嗽、輕度發燒、頭痛和咽痛、少數出現發高熱和全身酸痛的症狀
3、呼吸道疾病的「警報信號」是什麼?易患人群: 老年人、兒童、患糖尿病或腫瘤等慢性病者。冬季常有寒潮影響,氣溫不斷下降,多暴冷和霜凍。人們在室內活動時間增多,開窗通風換氣的次數和時間減少,就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最典型如:流行性感冒,在發病的最初三天,傳染性最強,病毒隨打噴嚏、咳嗽或者說話噴出的飛沫傳播,老年人、體弱者、吸菸者、嬰幼兒最容易被感染。預防措施:要注意隨溫度變化選擇衣物,注意保暖。增加戶外活動,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多飲水,多吃水果,適當補充維生素C。注意通風,每天開窗通風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等。可以接種流感疫苗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到人員密集、通風不好的場所最好戴口罩。感冒、氣管-支氣管炎等疾病不僅通過呼吸道傳播,而且能通過接觸傳播,因此要注意個人衛生,要勤洗手。警報信號:膝關節隱隱作痛、僵硬、不能靈活伸直彎曲
4、關節病的「警報信號」是什麼?易患人群: 絕經後的女性、長期伏案工作、肥胖人群、過量吃海鮮或有關節疾病病史者冬季較強的冷空氣能引發關節病痛的發作。一般地說,當日溫度變化在3攝氏度以上,氣壓變化大於10百帕以上,相對溼度變化大於10%以上,關節痛病人就會多起來。而且疼痛發作也可能出現在天氣變化的前一天,這就是「舊傷疼痛明日雨」的由來。預防措施:在天氣變化前採取保暖、驅溼措施。平時要加強鍛鍊,以改善和調節關節功能,減少關節病痛。注意體重不要過胖,以免給關節帶來負擔。警報信號:突發或持續頭暈、頭痛、眩暈,肢體活動障礙;心前區疼痛,心悸、胸悶、氣短,部分患者伴有噁心、嘔吐;嚴重者出現摔倒、意識不清
5、心腦血管疾病的「警報信號」是什麼?易患人群: 老年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者、糖尿病者。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病」和「腦血管病」的總稱,包括高血壓病、冠心病、腦出血、腦梗塞。冬季由於氣溫低,引起機體外圍的血管收縮,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壓的上升,心臟負荷增加。另外寒冷顫抖,身體耗能產熱,心臟耗氧量加大。預防措施:要注意保暖,適當活動。保持情緒穩定,避免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規律生活,注意勞逸結合。控制體重很必要,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定期體檢或檢查,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按時服藥,不可突然減量或停藥。溫馨提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最好隨身攜帶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藥物,以備發病時及早服藥。一旦發病要儘快和120急救機構取得聯繫,儘早到醫院治療。 發現疾病信號千萬不要大意,在加強預防措施的情況下還未得到改善,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哦!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冬季養生的知識,想了解更多的冬季養生知識,請關注中國太極拳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