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人家非遺花饃(好聽好吃好白相)
2023-05-07 11:58:09 1
今天是我國第17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長三角三省一市文化底蘊豐富,特色非遺活動好戲連臺。
✦
非遺新體驗
今天,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文物局)聯合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發起上海文化遺產線上深度遊。B站特別開闢「海派城市考古」專區,涵蓋建築漫遊、建築印記、建築「新」生、建築小知識等內容。首屆國潮文創設計大賽也於今天線上啟動,以「非遺新體驗」為主題,旨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水韻江蘇·非遺購物節」主題活動於6月10日啟動,在為期半年的購物節期間,省市聯動打造「一市一品牌」非遺特色活動,江蘇省內365家非遺店鋪登陸各大電商平臺,還有「水韻江蘇·非遺購物節」「水韻江蘇·非遺美食」「水韻江蘇·非遺進景區」3個線上專區。
活動現場,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非遺傳統技藝
「非遺購物節·浙江消費季」商品推介平臺也於近日上線。黑芝麻核桃酥、五加皮酒、髮根花生糖、台州刺繡的絲巾、藍印花的旗袍、御富春的書紙、天竺筷……匯聚浙江547家非遺商戶,1004種非遺商品,分為「吃、穿、用」三大類,即「非凡口味」「非凡裳味」「非凡品味」三大板塊。
6月11日至12日,安徽省非遺購物節活動舉行,精選40餘個體現安徽地域特色的非遺代表性項目以及中華老字號、安徽老字號等企業,並以線上直播方式賞鑑別具匠心的「非遺好物」,探秘舌尖上的「非遺味道」,感受匠心傳承的「非遺故事」,共享非遺保護成果。
非遺「活」起來
江南文化是長三角地區共同的文化標識,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文化基礎。要讓非遺「活」在當下,長三角各地也是動足了腦筋。今天下午,由上海大世界主辦,長三角江南絲竹保護傳承聯盟等聯合主辦的特別呈現活動「雲上樂宴·八小時新國樂直播」在線上舉行,包括上海浙派箏藝傳承人、「江南絲竹」傳承人孫文妍、安徽省非遺項目「皖北柳琴」第四代傳人、國家一級演奏員吳家寶在內的長三角名家匯聚一堂。
江南絲竹於2006年被列入我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一種產生並流行於蘇浙滬一帶的傳統器樂合奏形式,以二胡、笛子為主要樂器,演奏者少則二三人,多則七八人,有「中國的輕音樂」之稱。
上海江南絲竹樂團
曾經,每到傳統佳節和喜慶日子,殷實人家聚會享樂,或請樂班唱崑曲、攤簧,行鼓吹、奏絲竹,熱鬧非凡。今天,當江南絲竹在都市漸漸失去生活環境,它的傳承將何去何從?隨著長三角江南絲竹保護傳承聯盟的成立,盤活了聯盟成員的非遺資源。
就在今年年初,由長三角江南絲竹保護傳承聯盟組織開展的 「雲賞雅韻·長三角江南絲竹保護傳承聯盟雲展演」活動舉行,來自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13支江南絲竹團隊精心編排、演奏傳統曲目,通過網際網路與全球廣大樂迷共享傳統民族音樂。
雲展演活動
「非遺」促交融
長三角地區底蘊深厚,人傑地靈,歷史上各地不間斷的文化交融,使得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的非遺項目與資源呈現趨同性。因為種種原因,許多非遺可能與今天的生活越來越遠,但也有不少項目,在與科技、時尚等領域跨界融合之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非遺文化中的美食無疑是最吸引人的部分。上海的國際飯店蝴蝶酥、邵萬生糟醉技藝;江蘇的葉受和蘇式糕點、鎮江餚肉;浙江的法根食品,以及安徽春峰驢肉和符離集燒雞等都馳名海內外,在此次各地「非遺購物節」中也有部分展現。
✦✦
除了好聽和好吃,長三角傳承千百年的非遺項目也在向好用發展,逐步拉近與生活的距離。比如,去年底在南京舉行的長三角非遺創新實踐成果展上,海派家具搭配上了南京雲錦,顯示出別樣的風味。
雲錦面料海派家具
長三角地區對江南文化有著認同感和親切感,例如在上海非遺的十大門類中,能依稀看到徽派文化、淮揚文化、吳越文化、楚漢文化的影子,通過將長三角非遺項目融入現代生活,共同構成了精緻、多元、詩性、富庶的長三角文化共同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