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怎麼炒臘肉(花開四川新奇的吃花新)
2023-05-07 11:45:39 1
攀枝花開 王東攝影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周翼 記者 席秦嶺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繁花盛開的時節,「吃花」已然成為一種時尚。只要不是餓到飢不擇食,吃花總是一件風雅有趣的事。古書中仙人「食桃李葩」,餐花飲露,是得山野之趣、遠人間煙火。
古代研究吃花、記錄花食譜的,往往是文人雅士。南宋隱士林洪,在山居生涯中,寫了一本文藝範兒「菜譜」《山家清供》,記錄的全是浙閩地區的「山林之味」,其中以花為原料的便有十餘則。
說到吃花,又怎麼少得了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攀枝花市。每年2、3月份,春暖花開的時候,攀枝花也開始長出花苞,隨著天氣變暖慢慢綻放。「花開不見葉,葉出花已落」,一朵朵鮮豔的攀枝花不僅是枝頭的美景,用它炒臘肉更是吃花新「天花板」。
不只是臘肉炒攀枝花
這些吃法一樣鮮爽可口
攀枝花炒臘肉
每到攀枝花盛開的季節,攀枝花市的不少中餐館都會在菜單上增加一道菜——攀枝花炒臘肉,而這道菜也正是「吃攀枝花」當之無愧的扛鼎之作。
3月9日,封面新聞記者也學著文人雅士的模樣,感受了一下拾花、洗花、炒花、吃花全過程。
攀枝花越新鮮越好吃,無奈樹太高,根本不好採摘,只能等它自然掉落。於是,電影《雄獅少年》中「被英雄花砸中的男人」的場景,便多次在記者身上真實發生。
把攀枝花拿回家後,去掉花瓣留下花蕊,再去掉花蕊上的黑籽後清洗乾淨,放入沸水中焯一下,去除澀味後倒入清水中備用。老臘肉燒皮洗淨,放入清水鍋內煮熟後撈出切片。
準備工作已就緒。燒油至六成熱時倒入臘肉翻炒,加入幹辣椒、鮮花椒、蒜片、蒜苗炒出香味,再加入花蕊,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鹽、雞精等調味料,炒熟後起鍋,一盤色澤黃亮、鮮香可口的攀枝花炒臘肉就完成了。
事實上,攀枝花的吃法十分多樣。焯水後的花蕊可以涼拌、燉湯,可以炒回鍋肉,也可與白菜一同煲粥食用,花瓣曬乾可做藥,也可泡茶喝,具有清熱除溼的功效。
攀枝花開 徐金霞攝影
《本草綱目》有記錄
攀枝花有清熱利溼和解暑的功用
「姚黃魏紫向誰賒,鬱李櫻桃也沒些。卻是南中春色別,滿城都是木棉花。」 宋代詩人楊萬裡的這首《三月一十雨寒》,寫出了南國春色木棉花開的美好景致。
木棉花即攀枝花,不僅觀賞價值較高,還能入藥。據查,藥用攀枝花最早見於明朝李時珍代表作《本草綱目》。《生草藥性備要》也有記載攀枝花「治痢症」,《嶺南採藥錄》稱攀枝花可「消暑」,《中藥大辭典》一書記載攀枝花性味「甘涼」,功能「清熱、利溼、解毒、止血,治瀉痢、血崩、瘡毒、金創出血」。
「不僅是花可入藥,攀枝花的樹皮、樹根也可入藥。」攀枝花市婦幼保健院副主任中醫師謝波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可以說,攀枝花渾身是寶。」
因此,不少攀枝花當地人會採集攀枝花後,將其曬乾備用。但儘管如此,謝波醫生還是溫馨提示,「攀枝花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作為藥材,還是應該遵醫囑,不可盲目使用攀枝花治病。」
紅色與黃色的攀枝花相映成趣
攀枝花好吃又好看
嚴禁「竹竿打花」不文明行為
作為攀枝花市的市花、市樹,攀枝花市主城區大批量應用攀枝花樹,開始於2017年「四花」工程。目前攀枝花市主城區範圍內,栽種有6800多株攀枝花樹,主要集中在機場路玉佛寺至機場段和炳仁線上,其餘主要種植在城區綠地、主要節點和公園等點位。
2021年7月,攀枝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和攀枝花市林業局聯合下發通知,為進一步保護攀枝花市有限的攀枝花大樹資源,最大限度彰顯「花城」特色,加強市域範圍內胸徑50釐米及以上規格攀枝花樹的保護管理,嚴防刻劃釘釘、攀樹折枝、剝皮挖根等損害、損壞攀枝花大樹的行為發生。
封面新聞記者拾花過程中,曾見到個別市民使用竹竿將攀枝花打落後撿走。「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如果有損壞攀枝花大樹的行為,還將受到處罰。」攀枝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封面新聞記者,「而且攀枝花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竹竿打花也是不文明現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