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東坡肉做法(東坡肉東坡魚66道菜都因他而生-)
2023-05-07 04:56:26 1
蘇軾,擁有眾多頭銜,如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據資料記載,他一生作詩3459首,要知道李白也才寫了一千詩左右。所以在學生時代的我們,只要背古詩,基本上是不可避免會讀到蘇軾的詩。在中國菜歷史上,有66道菜都是因他而生。
把好食材做成美味的人不算好廚師,能把不起眼的食材做成美味佳餚,那才是真正的高手。而我們的蘇軾,就是一個能化腐朽為神奇的「孤獨美食家」。
蘇軾把美食家的理念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蘇軾在廚神界的主要代表作有:東坡肉,東坡魚,東坡肘子。
次級代表作品有:東坡豆腐,東坡涼粉,東坡餅,東坡羹。
四十三歲的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上任後,他即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本來嘛,這是一篇感謝皇上的例文,可文章中的「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等內容被新黨利用,說他諷刺朝廷,包藏禍心。死裡逃生的他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也就是在這裡,他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
團練副使本來就是閒職,何況黃州又是窮山闢野之地,要錢沒錢,要吃的沒吃的。無奈之際,蘇軾充分發揮了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也因此而來。
在黃州這個地方,蘇軾讓自己的美食天賦得到了發揮,並挖掘出了隱藏的食譜「東坡肉」,寫了一篇《豬肉頌》。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洗乾淨鍋,放少許水,燃上柴木、雜草,抑制火勢,用虛火來煨燉。等它慢慢地熟,火候足了,自然色香味俱全。
東坡肉流傳最為廣泛
宋朝的鐵鍋技藝非常成熟,受熱均勻不容易糊掉,而且可以一次性做一家子的飯菜,非常實用。缺點就是鍋大且沉,不比我們現代的炒鍋。蘇軾為了保證豬肉食材味道鮮美,每次做這道菜譜時,必須把鐵鍋洗乾淨。
這是作為一個頂級美食家的自我約束。
詩中說了,極品豬肉的出爐還需要一個關鍵點:火候。古代可沒有煤氣爐固定大小火力,而這道菜,得長時間保持文火慢煨,需用雜草覆蓋燃燒過旺的柴木,這樣就能防止火力過於兇猛。火太旺,加雜草,也不能讓火勢太小熄滅了。反覆如此操作等待二三個鐘頭。一道極品的「東坡肉」就此出爐。
所以說蘇軾是「孤獨的美食家」也不為過。
1093 年,56 歲高齡的蘇軾又被貶到了嶺南(廣東)惠州。當時嶺南瘴氣大,他最深愛的侍女朝雲來此第三年就病故了,蘇軾傷心不已。心碎之際,也只有美食能挽救大詩人抑鬱的心。
在這裡,他又挖掘出了隱藏的食譜「烤羊蠍子」。
當時有錢人吃羊肉,沒錢的蘇軾也吞了吞口水。他買別人不要的羊脊骨。煮透,再用酒澆在骨頭上,放鹽少許,用火烘烤,等待骨肉微焦後食用,吃了後自稱有一股來自大自然深海的海鮮味。
朝廷政敵眼看蘇軾去哪都能逍遙快活,於是又把60歲高齡的他驅逐到了海南。海南的環境比黃州,惠州更加兇險,由於地處偏僻,蘇軾曾告訴友人」今到海南,首當作棺,次當作墓。乃留手疏與諸子,死則葬海外」.內心也把這裡認定為人生的終點。
不過吃貨的他,到哪裡都能發現美食。
在海南,他品嘗到了生蠔,還特意寫信給他兒子蘇叔黨,告誡他不要告訴朝廷中人我在這裡燒烤吃生蠔的事,他們要是知道了,就要過來和我分一杯羹了,這樣我都吃不成了。
烤生蠔可是蘇軾的摯愛
他還給自己寫過一首《老饕賦》,饕(tao)是貪吃意思。用我們現代化來講,就是老吃貨的歌。在這首詩中,他構想出了一頓完美的一餐飯。
這餐飯,需要配備頂級的廚師,精緻乾淨的餐具,恰到好處的火候,迷人能歌善舞的侍女,皇家樂隊奏樂,最好還有珍藏百年的好酒下菜。吃豬肉,就去豬肉後頸最嫩的那塊;吃螃蟹,立秋後的大閘蟹最為肥美;吃櫻桃,要把櫻桃在鍋中熬成蜜。
最後還來了句「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
蘇軾做夢都在想美食盛宴
蘇軾的一生跌跌撞撞,起起伏伏,但他一直秉承著吃貨的樂觀精神,畢竟沒有什麼事是一頓美食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頓,也正是擁有這種不斷挖掘創造美食的信念,才能支撐他渡過爾虞我詐的朝廷數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