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蘆花雞的正宗做法(汶上蘆花雞好看又好吃)
2023-05-15 21:33:52 2
【飼料市場傳媒綜合整理】汶上蘆花雞原產地為山東省汶上縣,中心產區為山東省汶上縣,主要分布在汶上縣境內及與汶上縣接壤的梁山、任城、嘉祥、兗州等縣市區。
綠叢中的蘆花雞,帥不帥?!
草地裡的蘆花雞,漂亮不?
覓食的蘆花雞
汶上蘆花雞培育歷史悠久,早在明朝時期汶上百姓就開始飼養,清朝光緒年間,汶上縣誌上就有「汶上蘆花大公雞」的記載。汶上蘆花雞形成的歷史和獨特的羽色,大致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過去汶上縣主要為湖區,交通不便,與外地雞種混雜機會較少,加之當地盛產蘆葦,群眾偏愛蘆花羽色,認為這種雞好養,生長發育快,毛色鮮亮,個大,肉質好,用傳統工藝做成風乾雞,非常好吃。長期習慣性的群眾性選擇,對形成這一特殊的群體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汶上縣具有悠久的孵化歷史,過去大小不等的孵化坊遍及鄉間,素有「孵化之鄉」之稱,採用「缸」、「土炕」、「麥秸窩」等多種孵化法,以方便民間自繁自養的需要。孵化後又根據雛雞「黑雞白頂門瓜,長大必定是蘆花」的選育經驗,進行重點選留,這種有意識的選擇飼養,對保持品種純正和穩定種雞羽毛色澤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長期以來,汶上蘆花雞以其體大、肉質鮮美、產蛋多和羽色豔麗享譽遠近鄉裡,每年春節後到麥收前,外出賣雞苗是當地農民的主要副業之一。賣雞苗者肩挑籮筐,走鄉串戶,沿街叫賣「汶上蘆花大雞」,這種自繁自銷的形式一直持續到「文革」後期,對汶上蘆花雞推廣起到了重要作用,致使該雞種分布區域擴展到附近許多縣、市、區,商品雞推廣到全國各地。
汶上蘆花雞歷史悠久,遺傳性能穩定,耐粗抗病,善覓食,適應性好,雞肉鮮美,產蛋多,全身羽毛呈蘆花斑紋,頗受群眾喜愛。屬肉蛋兼用型雞,汶上蘆花雞體型一致,特點是頸部挺立、稍顯高昂,前軀稍窄,背長而平直,後軀寬而豐滿,腿較長、尾羽高翹,體型呈現「元寶」狀。橫斑羽是該雞外貌的基本特徵,全身羽毛呈黑白相間,寬窄一致的斑紋。母雞頭羽、頸羽毛邊緣色澤較濃深,羽毛緊密,清秀美觀。公雞頸羽、鞍羽黑色相間,花色較深,並有美麗的花斑。尾部瑤羽黑色中帶綠色光澤,更顯雄狀。平頭單冠,桔紅色虹彩。成年公雞體重1.4公斤,母雞體重1.26公斤。
成年公雞體重1.4公斤,母雞體重1.26公斤。半淨膛率公雞81.24%,母雞80%。全淨膛屠宰率公雞為71.21%,母雞為68.9%。150天左右開產,年產蛋量150枚左右,較好的飼養條件下可達200枚以上,平均蛋重45克,蛋殼淺紅色。
保種場裡的蘆花雞
多不?好看不?!
據調查,2006年底在主產區存欄35000隻,其中 公16000隻、母19000隻。保種群數量3000隻,其中公750隻,母2250隻。
該品種經過積極開展保護和利用工作,已有幾年前處於瀕危狀態發展到種群數量數十萬隻。2009年在國家商標總局註冊了「汶上蘆花雞」商標,為保護和開發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汶上縣擁有汶上蘆花雞原種場1處,繁育基地4處,商品飼養場8處,深加工企業1個。存欄達30.3萬隻,年銷售商品成雞 253.2萬隻,商品雛雞 1280.1萬隻,累計銷售收入1億元;年屠宰加工蘆花雞80萬隻,開發蘆花雞系列產品十多個品種,年銷售收入6000萬元。汶上蘆花雞成雞、雛雞、系列產品遠銷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汶上蘆花雞產業已經成為汶上縣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
近20年來,由於國外雞種大量引入,使汶上蘆花雞飼養受到嚴重影響,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汶上蘆花雞瀕臨滅絕。近幾年來,加強了保種擴繁工作,使該品種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到2006年底,汶上蘆花雞數量達到35000隻。
汶上蘆花雞適應性良好,耐粗飼,抗病力強,善覓食,行動靈活,合群性好,適於庭院散養或放養,也可實行規模舍飼。汶上蘆花雞肉質鮮美,市場需求量逐步增加,近年來養殖效益明顯提高,推廣前景廣闊。
蘆花雞系列產品
蘆花雞系列產品
誘人!好吃!眼饞!
據了解,汶上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東經116°18'-116°40',北緯35°31'-35°56'。全縣地勢平坦,平均海拔高度43.7米。年平均氣溫13.3℃,最高氣溫42.5℃,最低氣溫-18.1℃。平均空氣相對溼度為70%,全年無霜期平均205天,日照時間全年平均2284.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646.3mm,雨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7、8三個月份,年平均風速為3米/秒。地下水源豐富,水質較好。土質主要為棕土壤、褐土、潮土、砂漿黑土四個土類,保肥、保水性能良好。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及各種蔬菜為主,年產糧食50萬噸,其中25萬噸糧食及副產品用於飼料。飼料作物主要是飼用玉米、苜蓿、串葉松香草等,農作物秸杆、秧蔓、牧草60萬噸以上。全縣總面積877.22平方公裡,其中耕地面積84萬畝,草場面積1.5萬畝。(山仁牧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