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樅菇可以和蘑菇一起炒嗎(雞樅菇炒雞蛋)
2023-05-16 20:17:24 1
功效:提高免疫力 減肥
禁忌人群:感冒或患有腸炎者忌食雞樅菌。
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雞樅菌。
雞樅菌是一種味道鮮美,營養價值豐富的菌菇,經常食用可以美容養顏,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可是很多人不是太了解這種菌菇。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雞樅菌。
雞樅菌Termitornyces albuminosus(Berk)Heim(注:雞樅菌的"樅"字應該寫作土字旁右邊加一個從) ,現有多種寫法:雞樅菌、雞縱菌、雞棕、雞棕菌、三八菇(遵義)、三大菇(川南)等。又稱夏至菌(廣西)、傘把菇(雲南、貴州、四川)、樅槓菌(川東北)、雞肉絲菇(臺灣、福建)、鬥雞菇或鬥雞公(因其狀如鬥雞)、白蟻菰、白蟻傘、黃雞樅(福建、廣東),粵北地區也叫夏至菇或夏至菌客家系人稱為箭頭菇、樅松菇,在攀枝花俗稱為三堂菌。四大名菌之一,在食用野生菌中為珍品。
雞樅菌肉厚肥碩,質細絲白,味道鮮甜香脆。含人體所必須的胺基酸、蛋白質、脂肪,還含有各種維生素和鈣、磷、核黃酸等物質。雞樅的吃法很多,可以單料為菜、還能與蔬菜、魚肉及各種山珍海味搭配,可無論炒、炸、醃、煎、拌、燴、烤、燜,清蒸或做湯,其滋味都很鮮,為菌中之冠。雞樅僅西南、東南幾省及臺灣的一些地區出產。以貴州產得最多,四川攀西地區6-8月較多野生,雲南與貴州交界處偶爾會出現。
《黔書》:"雞樅,……秋七月生淺草中,初奮地則如笠,漸如蓋,移晷紛披如雞羽,故名雞,以其從土出,故名㙡。"雞樅多產於滇南,雞㙡一詞在《本草綱目》《玉篇》、《正字通》等字典中有均有記載。
雞樅(發音同棕)菌的別稱很多,因地而異,廣東稱雞樅,潮汕稱雞肉菇,福建還稱雞腳菇或桐菇,四川稱鬥雞菇、傘把菇或鬥雞公,貴州稱三八菇、三壇菇、三孢菇,臺灣和福建叫雞肉絲菇。在日本稱白蟻菇和姬白蟻菇。還有人稱:雞肉菌、雞㙡花、荔枝菌、六月菌、拆菌、白蟻菌、雞油菌等。在明代之前的古籍中名稱更多,有雞菌、雞傻、雞宗等。
還因發育程度和生長環境的不同,在出售雞樅菌的市場上,還有許多有趣的叫法。當地人把菌蓋呈白色的叫白皮雞樅,黃色的叫黃皮雞樅或反毛雞樅,帶黑色的叫青雞樅,灰色的稱黃草雞樅㙡,菌韜開裂、露出白色菌肉的稱花皮雞樅。雞樅菌是叢生性菌類,數朵相連著,謂之窩雞樅,偶爾散生者為散雞樅。有時數十朵至數百朵相連,又名火把雞樅或鬥篷雞樅。其中,質量最好的是蒜頭雞樅,次為開雞樅,再次為火把雞樅。
食材明細
主料
雞樅菇350克
香蔥2棵
雞蛋3個
輔料
十三香適量
調和油適量
鹽巴適量
雞樅菇炒雞蛋的做法步驟:
1
材料:雞樅菇350克 雞蛋3個 香蔥2課 調料:調和油適量 鹽巴適量 十三香適量
2.
把雞樅菇洗淨撕條。
3.
雞蛋打入碗裡,在打均勻。
4.
鍋燒熱倒入調和油,待油溫高了倒入雞蛋液翻炒均勻出鍋。
5.
再次倒入調和油爆香香蔥
6.
放入雞樅菇翻炒,一定要用武火炒軟。
7.
倒入雞蛋。
8.
倒入鹽巴翻炒均勻。
9.
倒入十三香翻炒均勻出鍋。
小竅門鍋一定要燒乾水,在倒入調和油這樣不會爆油。雞樅菇有鮮味就不加味精了,雞蛋液不適合加味精。如果喜歡味精的可以少量添加一些。雞樅菇不用刀切,就用手撕開就好了這樣可以保持原味避免金屬氧化
使用的廚具:不粘鍋、平底鍋、炒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