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種子加工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21:51:2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棉花種子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精準農業的推廣應用,在農業種植中對種子的要求越來越高,在一些經濟作物的種植中,種子的播種精度精確到了1-2粒。
在棉種加工中,棉籽中會有籽皮破碎或開裂的破棉籽,由於破碎或開裂的棉籽容易感染病菌或被種衣劑損傷,影響到棉籽的發芽。因此在棉種加工中需要將破碎或開裂的棉籽清除。
目前棉種加工中清除破碎或開裂的棉籽主要採用重力、風力或者是上述二者結合清除。由於很多破碎或開裂的棉籽是已經完全成熟的棉籽通過重力、風力或者其結合均很難分離。
目前破碎或開裂的破棉籽主要採用人工進行挑選分離,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質量受人為影響因素大,挑選後產品差異大,很難保證分離挑選質量。
CN104438135A和CN1970173A公開的脫絨棉種色選系統及實現方法,通過具有多顏色特徵的光源系統,實現對不合格棉種如異色、癟籽、裂紋種子的篩選,有效提高棉種的發芽率。但上述技術方案對具有較小裂縫的成熟棉種識別很弱,並不能有效地將這一部分種子清除。
CN102049385A和CN201537596U公布了一種通過設有排針的滾筒進行破碎或開裂的棉籽的分離挑選的設備,在滾筒內壁安裝密集的排針,滾筒在轉動過程中會將破碎或開裂的棉籽扎在針上,然後通過裝置將扎在針上的破碎或開裂的棉籽取下,以實現機械挑選分離,該方法是對種子進行廣泛地篩選,工作效率低下,設備成本極高。
因此,一種識別率和工作效率高,所用設備簡單的棉花種子加工方法及該方法所專用的加工設備就應運而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所用設備簡單的棉花種子加工設備。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包含攪拌機構(3),攪拌機構(3)之後依次設有分離機構A和分離機構B。
所述分離機構A為篩式分離機構,至少包含分離篩A(5),分離篩A(5)設有出料口A(6)和出料口B(7),出料口A(6)為棉種出口,所述出料口B(7)為金屬粉末回收口。
所述分離機構A為篩式分離機構,至少包含分離篩A(5),分離篩A(5)設有出料口A(6)和出料口B(7),出料口A(6)為棉種出口,所述出料口B(7)為金屬粉末回收口。
所述分離機構B為能夠識別金屬物質的分離裝置,所述能夠識別金屬物質的分離裝置為光學分離裝置或磁性分離裝置中的一種。
所述分離機構B也可為上述兩種的結合,將光學分離裝置與磁性分離裝置結合起來,如先進行磁性分離,可以大批量快速篩選,再進行光學分離,特別適合高精度的種子加工處理。
所述磁性分離機構為:包含帶有磁性的滾筒體(9),滾筒體(9)的外圍設有能夠被磁力線穿過但不含有磁性的軟質簾狀體(8),該軟質簾狀體(8)與滾筒體(9)形成一輸送帶狀機構,所述滾筒體(9)設置於輸送帶狀機構的前部,輸送帶狀機構前端部設有出料口C(10)和出料口D(11),出料口C(10)為不含有金屬粉末的正常棉種出口,出料口D(11)為含有金屬粉末的破碎棉種出口。
所述的光學分離機構:至少包含輸送機構(18),輸送機構(18)的出料端之後設有光學探測器(16)和清除機構(17),光學探測器(16)的光源為α、β、γ射線或X射線中的任一種,所述的清除機構(17)至少包含氣動噴嘴,通過氣動噴嘴將含有金屬粉末的破碎棉種進行篩選分離,在輸送帶18前端部設有出料口C(10)和出料口D(11),出料口C(10)為不含有金屬粉末的正常棉種出口,出料口D(11)為含有金屬粉末的破碎棉種出口。
再進一步地,上述出料口D(11)之後最好設有分離機構C,該分離機構C至少包含分離篩B(12),分離篩B(12)優選為強力振蕩式篩選機構,以進一步地將含有金屬粉末的破碎棉種中的金屬粉末震動出來以進行回收。
再進一步地,上述輸送帶狀機構上部的帶面上方最好設有刮種機構,可以將輸送帶狀機構上部的棉種進一步鋪平。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識別率和工作效率高的優點,特別是磁性分離還具有機構設備簡單易操作和能夠大批量處理的優點,能夠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所用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所用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所用輸送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所用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1為棉種進口,2為金屬粉末進口,3為攪拌機構,4為攪拌機構出料口,5為分離篩A,6為出料口A,7為出料口B,8為軟質簾狀體,9為滾筒體,10為出料口C,11為出料口D,12為分離篩B,13為出料口E,14為出料口F,15為刮板,16為光學探測器,17為清除機構,18為輸送機構,19為溝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參照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所用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實施例1中所用的設備,包含攪拌機構3,攪拌機構3之前設有計量機構,將脫絨後的棉種光籽和能被磁力吸引的金屬粉末分別計量通過棉種進口1和金屬粉末進口2加入攪拌機構3中進行充分攪拌,攪拌機構3為滾筒式拌和機構,當然也可為其它拌和機構,如槽式,優選為滾筒式拌和機構。
在攪拌機構3的棉種出料口4之後依次設有分離機構A和分離機構B,所述分離機構A為篩式分離機構,至少包含分離篩A5,分離篩A5設有出料口A6和出料口B7,出料口A6為棉種出口,所述出料口B7為金屬粉末回收口,所述磁性分離機構為:包含帶有磁性的滾筒體9,滾筒體9的外圍設有能夠被磁力線穿過但不含有磁性的軟質簾狀體8,該軟質簾狀體8與滾筒體9和另一個無磁性的滾筒形成一輸送帶狀機構,有磁性的滾筒體9設置於輸送帶狀機構的前部,輸送帶狀機構前端部設有出料口C10和出料口D11,出料口C10為不含有金屬粉末的正常棉種出口,出料口D11為含有金屬粉末的破碎棉種出口,輸送帶狀機構上部的帶面上方設有刮種機構,本實施例為刮板15,可以將輸送帶狀機構上部的棉種進一步鋪平。
工作時,攪拌後的棉種平鋪於輸送帶狀機構的帶面上,不含有金屬粉末的棉種不受磁力影響而前衝進入出料口C10,含有金屬粉末的棉種受磁力影響而向下向後運行到輸送帶狀機構下方,受重力影響或輸送帶狀機構的軟質簾狀體8遠離有磁性的滾筒體9時,含有金屬粉末的棉種掉落進入出料口D11中,實現了棉籽中破碎或開裂棉籽的清選。
在上述出料口D11之後設有分離機構C,該分離機構C至少包含分離篩B12,分離篩B12優選為強力振蕩式篩選機構,以進一步地將含有金屬粉末的破碎棉種中的金屬粉末震動出來以進行回收。
其加工過程如下:將待選棉種從棉種進口1送入拌種機構3中,待選棉種為脫絨後的光籽,棉籽的脫絨可以採用酸法、摩擦法或火燒法或上述兩種以上方法的組合,同時從金屬粉末進口2加入能被磁力吸引的金屬粉末並充分攪拌,使所述的金屬粉末進入破碎棉種的縫隙中,之後送入分離機構A,通過振動篩5將多餘的金屬粉末分離出來並收集重複使用,棉種則進入分離機構B並平鋪在輸送帶狀機構的帶面上,不含有金屬粉末的棉種不受磁力影響而前衝進入出料口C10,含有金屬粉末的棉種受磁力影響而向下向後運行到輸送帶狀機構下方,受重力影響或輸送帶狀機構的軟質簾狀體8遠離有磁性的滾筒體9時,含有金屬粉末的棉種掉落進入出料口D11中,實現了棉籽中破碎或開裂棉籽的清選。
在上述出料口D11之後分離機構C為強力振蕩式篩選機構,進一步地將含有金屬粉末的破碎棉種中的金屬粉末通過振動方式從棉種上振下進行回收。
實施例2,參照圖2、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所用設備的結構示意圖,與實施例1相比,本實施例的不同在於:為光學分離,所述的光學分離機構的光源為α、β、γ射線或X射線中的任一種,所述的金屬粉末為任意的固態金屬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合金,在所述的金屬粉末進入破碎棉種的縫隙中並分離多餘金屬粉末後,通過光學分離機構對含有金屬粉末的破碎棉種進行篩選分離。
所用的設備中,所述分離機構B為光學分離機構,所述的光學分離機構至少包含輸送機構(18)和控制器,輸送機構(18)為一輸送帶,輸送帶狀機構上部設有縱向的溝槽19,通過刮板15將輸送帶上部的棉種進一步鋪平,使溝槽19中的棉種排列成行,輸送機構(18)的出料端之後設有光學探測器(16)和清除機構(17),光學探測器(16)的光源為α、β、γ射線或X射線中的任一種,所述的清除機構(17)至少包含氣動噴嘴,通過氣動噴嘴將含有金屬粉末的破碎棉種吹離,實現篩選分離,在輸送帶18前端部設有出料口C(10)和出料口D(11),出料口C(10)為不含有金屬粉末的正常棉種出口,出料口D(11)為含有金屬粉末的破碎棉種出口。
實施例3,參照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所用設備的結構示意圖,與實施例1相比,本實施例的不同在於:所述分離機構B為光學分離裝置和磁性分離裝置兩種的結合,先進行磁性分離,可以大批量快速篩選,再進行光學分離,特別適合高精度的種子加工處理。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化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