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好種植的蔬菜不用常打理(別忘記種5種蔬菜)
2023-05-06 21:30:14 1
春花爛漫,夏綠成蔭,時光匆匆,暑氣還沒消散,不經意間,就是立秋。
立秋,將開啟整個秋天,驅趕炎熱,迎來涼意,世界萬物從繁茂走向成熟,直到瓜果飄香,直到草木凋零。
實際上,立秋並不代表酷暑結束,初秋時溫度還是很高。民間素有「秋老虎」和「秋後一伏」的說法,因此即使立秋,還是要降溫消暑,白露後,溫度才會真正降下來。
雖然錯過了繁花似錦的春季,肆意灑脫的夏季,但還好有秋天不止是收穫的季節,還是播種的季節。
立秋,種下蔬菜,秋冬季節就能收穫,接下來將分享5種適合在秋季種的蔬菜,好吃好種又容易活,秋冬季就不再愁沒菜吃。
白菜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蔬菜,在南北方廣泛栽培種植,適應能力強,營養價值豐富,產量高。
研究表明,白菜適宜生長的溫度在20攝氏度,恰好就是秋季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溫度。
種植白菜時,品種要選擇耐寒、抗病和儲存時間長的品種,種植時間要選在立秋後的10-20天內,過早溫度過高,白菜出苗率不高,過晚白菜生長期水分和光照不足,品質下降。
種植過程中要注意重施基肥,主要是施農家肥,蓮座期和包心期視白菜長勢追肥兩次,追肥配合灌水效果更佳。
要注意的是:施肥時,農家肥要充分腐熟,沒腐熟的農家肥二次腐熟時會放熱灼傷葉片,還可能引發病蟲害,造成產質下降。
香菜是生活中的常見蔬菜,百搭各類菜品,能提香提味。
但現實中,喜歡香菜的人數不勝數,討厭香菜的人也比比皆是,香菜特殊的味道讓部分消費者退避三舍。
香菜適宜生長的溫度在15-20℃,溫度超過25℃就生長緩慢,但香菜很耐低溫。進入正臘月,溫度下降,基礎的保溫措施就能保證香菜存活。
種植香菜時,不要立秋後就種植,立秋後溫度還很高,選在九十月份最適合,這時候溫度適宜,香菜出苗快,長勢猛,品質和產量都能大幅提高。
要注意的是:選擇香菜品種時,要選小葉香菜,香味更濃鬱,更適合在秋冬季種植。
菠菜,原產波斯,口感軟糯,食用價值高,是餐桌上的常客,深受食客歡迎。
菠菜的耐寒性好,溫度高於5℃就能萌發,15-20℃是最佳生長溫度,溫度過高,植株的發育就遲滯緩慢。一般情況,三伏天結束就能種菠菜,8-10月都能種,具體時間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
菠菜種植過程中:要做好整地,保證土地平整,排水灌溉系統條件優良;要做好水肥管理,重施基肥,適時追肥,定期灌水,改善菠菜生長環境;要避免病蟲害問題發生,綜合防治,定期巡查,及時解決病蟲害。
要注意的是:菠菜要及時採收,過收穫期,菠菜的葉片就會發硬,口感不佳,影響就餐體驗。
蘿蔔的食用方法很多,能鮮食、烹煮,還能醃製,堪稱國民蔬菜。我國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說法,意思是冬季的蘿蔔口味豐富,更適合食用。吃蘿蔔在冬季,種蘿蔔在秋季,選在秋季種蘿蔔的原因有兩點:
一方面是蘿蔔的適應能力強,適宜在15-20℃的溫度生長,溫度過低,蘿蔔的就進入生長遲滯期;另一方面秋冬季節,田地裡的病蟲害少,容易種植管理,能降低各類病蟲害問題的發生概率。
種植蘿蔔時要選擇肥沃的土壤,能補充充足的營養物質,土壤過於貧瘠,蘿蔔個頭小,且會比較辣。
給蘿蔔施肥時,基肥還是選擇肥效更持久的農家肥,避免施沒腐熟的肥料,同時還要做好追肥,噴施葉面肥或者根部追肥都有效果。
要注意的是:雖然秋冬季種蘿蔔病蟲害發生的概率低,但還是要預防蚜蟲和霜黴病,全方位提高蘿蔔的品質。
生菜,葉片清脆可口,種植簡單,生長速度快,產量高,是平民蔬菜。
種植生菜的時間是春秋季,溫室大棚一年四季都能種植。按照經驗,春秋季從播種到育苗再到收穫要50天,冬季溫室大棚種需要兩個月時間。
種植生菜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做好這兩點,才能保證生菜的產量和質量。
水肥管理:種植蔬菜前,要平整好土地,施基肥,基肥以長效的農家肥糞肥為主,緩苗後一周後追次肥,追肥以尿素為主。同時,生菜的需水量較大,5-7天就要澆次水,保持土壤溼潤。
病蟲害防治:生菜基本不發生病蟲害,要預防的就是霜黴病,日常管理中增加透風採光就能降低發生概率。如果發生霜黴病,向當地農資部門購買相應的農藥,按照比例噴施,就能滅除此類病害。
以上5種蔬菜,都是常見蔬菜,還可以種茼蒿、油麥菜和菜豆等,它們營養價值都很豐富,種植簡單,適合在秋季種植。種植過程中要做好選種、整地、水肥管理、病蟲害管理和收穫管理等系列事宜,種好這些菜,秋冬季就不愁沒蔬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