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遊食譜農家菜(水庫魚豆腐宴長假貼秋膘務必先看看這份京郊美食攻略)
2023-05-06 04:29:25 1
看水庫魚在灶臺裡翻騰,讓吸滿湯汁的柳溝豆腐在唇齒間留香,飽餐秋天的第一鍋涮羊肉,敞開懷來一頓凝練手藝的素餐……離開擁堵的城市,京郊不只是令人感到寧靜與自在的歸處,還有美食能犒勞自己。這個國慶假期,或許你已設想了無數種貼秋膘的方法,但或許再難找到一種方式,比在看遍京郊風景後,飽餐一頓更令人愜意盡興。
密雲水庫魚,今年的魚比去年更肥美
地點:密雲區溪翁莊鎮水庫魚美食一條街
提示:早到挑魚選擇多,人多才用提前訂
新鮮的密雲水庫胖頭魚。受訪者供圖
像是為假期餐桌上準備的厚禮,每年密雲水庫的開漁時間總在國慶前夕。9月25日0時,在歷經6個月的休漁期後,密雲水庫迎來了開漁日。這一日,二百餘艘小船在夜色中駛入庫區,僅需兩三個小時,便能帶回少則大幾百,多則兩三千斤的肥魚。
今年的魚有多肥美?「對比往年,得加上一個『更』字。」漁民們在水庫邊待的時間長了,說起今年的魚,還帶著藏不住的興奮勁兒,「大個兒得數胖頭魚,有二十多斤,一晚上收穫相當可觀。」
即便在北京從不乏專業高效的冷鏈運輸渠道,水庫魚早就能通過各種途徑當天抵達城市的餐桌,但對於講究的食客們來說,想追求極致的新鮮,恐怕也只有到達水庫邊,嘗一嘗這「第一手」的魚味兒。
在密雲區溪翁莊鎮,水庫魚美食街的飯館在十一假期裡從不缺少生意。魚都是當天清早就入了飯店的池子,經過食客們挑選後現殺,然後進入了灶臺鍋,只需十幾分鐘,鍋裡上了氣兒,魚的「鮮氣兒」隨著翻滾的魚湯升騰,把一桌人的眼鼻都氤氳上了香氣,才算到了開席的時候。
新京報記者從多家水庫魚餐廳獲悉,當下的水庫魚普遍個頭較大,多數在7-8斤左右。按往年的經驗來看,午飯的食客要多於晚間,「要是能早點來,在魚的挑選上也有更多選擇。」多家餐廳也提示消費者,只要同行人數不算太多,一般家庭來嘗鮮無須提前預訂座位,「基本上不會有長時間等位的情況,您來了,就有地兒。」
柳溝豆腐宴,火了十多年就靠這口豆腐
地點:延慶區柳溝村
提示:國慶前期客流多,包間大桌提前約
每逢節假日,王曉晶的小院裡總是座無虛席。受訪者供圖
沿著京新高速一路向北,延慶柳溝距離北京城區約有一百公裡。可距離遠,也沒能影響大名鼎鼎「柳溝豆腐宴」的名氣。
柳溝村的名字,源自於若干年前村邊的大片柳樹,以及被洪水衝刷出的深溝。在明朝,嘉靖帝為防韃靼進犯而在此處修建古城。幾百年後,要塞之地滄海桑田,這裡沒有因為遺址名聲遠揚,倒因為曾經在北方冬季裡,駐軍們和當地村民由取暖器具加以改良,配以豆腐白菜而製成的火盆豆腐十裡飄香,這是柳溝豆腐名氣的起點。
與人們印象中傳統的石膏豆腐和滷水豆腐不同,「酸漿點豆腐」稱得上是柳溝豆腐的精髓。利用豆漿發酵而成的酸漿,代替豆腐滷水石膏用於豆腐凝結,使得柳溝豆腐與別的豆腐相比,蜂巢小孔更多,因此豆腐也最大程度吸收湯汁味道,口感更佳豐富醇香。
在柳溝,與豆腐齊名的,是這裡的實惠。在這裡吃一次正兒八經的豆腐宴,哪怕只有兩個人,也不會拘束於小方桌。尋常餐廳裡,十人一桌的大圓桌,是柳溝任意一家豆腐宴農家院的標配。農家院按人頭收費,每人約50元的價格就能品嘗到滿滿一大桌子二十餘種菜餚。
王曉晶是土生土長的延慶柳溝人,她開的81號院不臨街,經營下去靠的主要都是回頭客。通常情況下,她會把豆腐宴的主食和配菜擴充到30種以上,她說為了留住回頭客,作為柳溝本地人自己更想做出些品質。
王曉晶告訴記者,十一期間,就餐的食客若需要包間或者20人大桌,則需要預訂,如果需要住宿,也需要提前致電預約。「目前國慶前三天的客人比較多,後面幾天就會寬鬆一些了。」
陽坊涮羊肉,保證口口都是新鮮羊肉
地點:昌平區陽坊鎮
提示:十一午餐最火爆,錯開飯點不扎堆
在陽坊鎮,知名涮肉館的羊肉,多來自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圖片來源:昌平區文化和旅遊局
若是不願涉足遠郊,在近郊也能尋得鮮美好味。在京城西北,昌平區陽坊鎮自遼代起,便已是京城連接內蒙古草原的羊肉集市。近40年來,大名鼎鼎的陽坊涮肉,也是多數老北京人一提起「銅鍋涮」最先想到的餐飲品牌。
在陽坊,知名涮肉館的羊肉,多來自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如果單論羊的出欄量,內蒙古自治區無疑是全國的「扛把子」。而論起品質,在整個自治區就要算錫林郭勒盟。
「羊」能夠佔去鮮的半壁江山。在地道飄香的羊肉麵前,傳統的清湯銅鍋已是最好的搭檔。肉片放入銅鍋無須太久,入口後細膩而綿軟,炭火中沸騰著的湯底,不會辜負每一絲羊肉的鮮香。
陽坊一家涮肉門店餐飲部負責人王先生告訴新京報記者,每年的7月至10月,是錫盟的屠宰季,企業在草原上的工廠直接作業,經過屠宰後,羊肉會通過冷鏈進入到北京的冷庫內,供給企業每日所需。而通常到這個時候,上一年屠宰的羊肉,也到了售罄的階段。「十一期間,我們能保證食客們吃到的醃肉都是當下的新鮮羊肉,不會存在積壓貨的情況。」
王先生介紹,十一期間餐廳午間生意比晚間更加火爆,但多數情況下也並不會發生長時間等位。若食客擔心等位或是人多嘈雜,可稍稍錯開飯點,在午間11點,或午後1點左右前來就餐。
昌平素食宴,沒有葷腥也能品嘗好滋味
地點:昌平區仙人洞村
提示:長壽村裡愛吃素,假日人多提前訂
昌平區十三陵鎮仙人洞村,也被稱為「京城素食第一村」。受訪者供圖
秋天貼秋膘,也並非只能大魚大肉,無肉不歡。在昌平十三陵鎮,作為「北京素食第一村」的仙人洞村,村民單憑一副好手藝,不需葷腥肥肉,也能做出擁有絕佳風味的一席菜餚。
昌平仙人洞村東倚十三陵水庫,西鄰神路旅遊景點,北靠水庫環湖路,處於十三陵旅遊輻射區。近年來,靠山臨水的區位優勢,仙人洞村發展起了素食文化、精品民宿等特色品牌,旅遊產業已經初具規模。
村莊食素的文化來自於這裡的長壽老人。在成為北京最有名氣的素食村莊前,這裡也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90歲以上的老人不在少數。村裡的老人們喜食素菜,村莊便精選出數十道菜品精細打磨,以藕和麵筋等食材做成的「肉」,入口之後足以「以假亂真」,這也成就了當下北京最有名氣的素食村。
2016年9月,仙人洞村人的素食宴開業了。村民從村委會組織的相關培訓課上學到的本事也經受住了市場檢驗,奔著仙人洞村素食來的遊客越來越多。素食興起來了,為了讓遊客在村裡多停留,帶動村裡的酵素蔬果、農民手工製作等綜合產業,住宿成為村裡發展不可缺少的經營項目。
在北京城區,素食餐廳的價格普遍不便宜,而在仙人洞村,食客們不妨敞開懷吃。仙人洞村旅居旅遊管理專業合作社總經理徐麗英告訴新京報記者,餐廳多按人頭收費,一般情況單人50元,即可享受到豐盛菜品,「當然我們也有人均價格高一些的套餐供食客們選擇,大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決定。」
此外,徐麗英也提示假期中有計劃前來品嘗素食的遊客們,趕上節假日,村莊遊客較多,可提前訂位,避免等位排隊。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陳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