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臘肉燜黃鱔做法(於青專欄黃鱔燉臘肉)

2023-05-17 13:02:35 2

文|於青

作者系歷史學博士,資深媒體人,美食愛好者。現居北京。

「桃花落,黃鱔多」,時令進入暮春初夏,稻田裡的黃鱔經過一冬的修養生息,已經長得膘肥體壯。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等營養元素配合較低的脂肪,使這一食材成為廣受歡迎的喜好,在家鄉醴陵就有一道黃鱔燉臘肉,令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關於鱔魚的記載,有研究者認為最早當見於《詩經》,比如《周頌·潛》中這樣寫道:「猗與漆沮,潛有多魚。有鱣有鮪,鰷鱨鰋鯉。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大意為:「漆水河,沮水河,河裡的魚兒真多,有鱘鰉魚、鮪魚、鰷魚、黃顙魚、鯰魚、鯉魚等等。我們既拿來食用,也用來祭祀神靈,祈求神靈降下巨大的福祉。」《國風·衛風·碩人》也描繪:「施罛濊濊,鱣鮪發發」。意思是說,那撒網入水的譁譁聲,那魚尾擊水的唰唰聲,採用比興的手法,用以襯託碩人的富足和美貌。詩中的「鱣」指鰉鱘,今可見到的即為中華鱘等;其中的「鮪」,就是以鱔魚為代表的無鱗魚。這說明,周朝時候的人們已經捕捉鱔魚作為食物了。

鱔魚走上文人墨客的餐桌,則以唐宋時期為常見,如在詩聖杜甫寫的《又觀打魚》中就有:「日暮蛟龍改窟穴,山根鱣鮪隨雲雷」,描繪了鱔魚喜歡居住在洞穴、山塘、水溝等環境之中。在《送率府程錄事還鄉》中杜工部還專門寫道:「素絲挈長魚,碧酒隨玉粒。」「長魚」就是鱔魚,這道蒜絲清炒鱔魚絲,再之以好酒,讓人舉箸讚賞,鱔魚之鮮美味道躍然紙上。而宋代黃庭堅的《戲答史應之三首》:「歲晚亦無雞可割,庖蛙煎鱔薦松醪」,說的更為直白,時間比較晚了,雖來不及宰殺雞肉燉了下酒,可煮蛙煎鱔魚再飲松醪酒,這待客之道也是十分用心,滿滿的高級感。

清代乾隆時期著名學者和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裡記錄了鱔魚的三種烹飪方法,一種是炙鱔段:「切鱔以寸為段,或先用油炙,使堅,再以冬瓜、鮮筍、香蕈作配,微用醬水,重用薑汁」。一種是炒鱔絲,「拆鱔絲炒之,略焦,如炒肉雞之法,不可用水」。還有一種是做鱔絲羹:「鱔魚煮半熟,劃絲去骨,加酒、秋油煨之,微用纖粉,用真金菜(即黃花菜)、冬瓜、長蔥為羹」。這三種做法至今仍在流傳,許多地方做鱔魚的「老三篇」便是:炒鱔絲、炒鱔背、炒鱔糊。

相較於炒鱔魚絲、煎盤鱔、鱔魚羹,我卻對黃鱔燉臘肉記憶深刻。這道菜是醴陵待客的一道大菜,顧名思義,其主料是黃鱔和臘肉,輔料以黃瓜、幹蘿蔔條、醃菜、紫蘇葉為佳,經過爆炒和水煮,再放在爐子上慢慢煨,經過時間的打磨,主食材與輔料充分交融,腥味被紫蘇等輔料淹沒,魚與肉香嫩,肥而不膩,飲酒下飯都不錯,在香飄滿屋的氣味中直流口水,特別是煮的正濃的湯拌飯,可以一下子增添不少食慾,正可謂黃鱔與臘肉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佳餚。

在湖南,臘肉是較為常見的食材,一年四季均可,而黃鱔則有季節,春夏最佳。廚師們歷來有「鱔宜食背,甲魚食裙」的說法,就順應了鱔魚背最為豐盛有營養的特徵。而這道黃鱔燉臘肉,燉的正是鱔魚肉最為鮮嫩的魚背。

清洗黃鱔是個精細活,由於它屬於無鱗魚,身上一股濃稠的黏液,十分沾手。首先,用手鉗住黃鱔,在地上重重摔下,待它暈死過去,從尾巴處的小孔用剪刀尖挑開,沿肚皮向上拉,肚子就剖開了,一根腸的內臟,一扯就出來。然後用清水衝洗表面的血水再撒上鹽,醃製然後開始反覆搓抓,等盆裡的泡沫越來越豐富的時候再用水衝洗,再剪成寸段, 瀝乾水分後加料酒,適當撒上胡椒粉備用。片好臘肉,空鍋燒熱,肉片入鍋,中火煸炒至出油,後撒上一把幹辣椒及姜蒜花椒等小料,熗出味後倒進鱔段,大火翻炒,至七八成熟後放入醃菜絲、黃瓜條,加清水轉小火慢燉,燉到鱔肉將爛未爛時,關火入盤上桌。

趁著熱騰騰的氤氳之氣,用筷子夾上一塊,牙齒咬著絲滑的鱔魚皮,舌尖感受著軟嫩的鱔魚肉,嚼一口,燉進肉裡的湯汁隨之入喉,頓時滿口餘香。那是黃瓜、蘿蔔和醃菜與臘肉特有的鹹香和熗炒黃鱔的辣香。臘肉的味是濃鬱的鹹,醃菜等配料是輕微的淡,一濃一淡恰到好處,配合著辣椒的辛與熱,一齊烘託著鱔魚的鮮與嫩,回味無窮,再借肉味飲一杯酒,真是妙不可言。特別入伏後,民間有諺語稱小暑黃鱔勝人參,益血補中,溫補脾胃,通脈絡,是滋補佳品。

這道菜看似簡單,其實很講究食材與火候。食材的配比,鱔魚與臘肉要3:1,臘肉厚實,經得起長時間煎炸與烹煮,而鱔魚鮮嫩,烹炒的時間不宜過長。輔料中的黃瓜以老黃瓜、幹蘿蔔條和清淡醃菜為主,不會衝淡鱔魚的鮮味,出鍋時如能放一把水芹菜則更提味。火候很重要,炒的時候不宜猛火,否則鱔魚便會不嫩不酥也不香了。火候太小,則臘肉的油沒有煎出來,在煮的時候會比較油膩。另有一個要點,則是放進去的調料不能過重,由於已經放了醃製的臘肉,則不必再放鹽;如果醬油太多,自然就遮蓋了鱔魚本身的鮮味,變成了一團醬糊糊;如果料酒太多,也會衝淡鱔魚的鮮香味。

工作後,到全國各地出差的機會多了些,各地吃鱔魚的風味也不一樣,如上海人愛吃響油鱔糊、鱔筒燒肉煲,江浙一帶喜歡軟兜、脆鱔,廣州人則愛喝鱔魚羹、品冰鎮鱔片,湖北人的鱔魚面也十分有特點。但醴陵一道臘肉燉鱔魚,只要提起,便能立刻想起它的味道,想起做那道菜的人,以及吃那道菜時的場景,讓我們想念家鄉的味道、時令與風物。因為,每一個遊子都是家鄉的食材養大的孩子。

[責編:蔣振]

[來源:大湘菜報]

,
同类文章
昆明小吃特色小店(介紹15款昆明百姓小吃)

昆明小吃特色小店(介紹15款昆明百姓小吃)

來雲南旅遊的外省朋友下飛機到昆明,或者其它地方到昆明玩的,或者在昆明打拼的,給大家推薦幾個百姓小吃。 本人最鍾愛的就是路邊攤,拋開衛生不衛生的問題,好吃才是最重要的 找到那些「隱於世」的美味小吃 找到了下面這些國寶級的小吃店 到昆明想吃到正宗實惠的百姓小吃,那麼這家一定
這4種美食一定要少吃(也別碰這4種美食)

這4種美食一定要少吃(也別碰這4種美食)

在看臉的時代,除了要有顏值外,身材好也越來越重要。物質的極大豐盛,讓我們每天都可以吃到很多以前沒有吃過的東西。我們都知道,胖是吃出來的,有些我們平常常吃的食物,看似沒什麼油,吃了應該會很健康,不長肉,但恰恰不是這樣的。以下4種美食,看似含油少,其實是很容易長肉的,來看看下面這4種是不是你常吃的。
正宗烤魚做法烤箱竅門(烤魚只要方法正宗)

正宗烤魚做法烤箱竅門(烤魚只要方法正宗)

炙烤鱸魚 愛情容易讓人痴狂,殊不知美食也是如此,尤其還是如此鮮美的鱸魚。 食材準備 400克鱸魚,40克大蔥段,薑片少許 1臺烤箱,1張錫紙,1把刷子,2克鹽 5毫升料酒,食用油適量烹飪步驟 1 洗淨的鱸魚兩邊切上一字花刀。 2 取一盤,放入鱸魚,往鱸魚身上撒
沒有糯米粉怎麼做湯圓詳細步驟(一碗糯米粉一把芝麻)

沒有糯米粉怎麼做湯圓詳細步驟(一碗糯米粉一把芝麻)

一碗糯米粉一把芝麻,教你在家做湯圓,香甜又軟嫩,比買的還好吃 元宵節是中國人十分重要的節日,所以民間有「元宵大如年」的說法。每到傳統節日元宵節,到處張燈結彩,不管南方北方,都有吃湯圓(也叫元宵)的習俗,不僅開胃可口,也是為新一年討個好彩頭。 其實湯圓的做法很簡單,一碗糯米粉加上一把芝
又滑又嫩又脆的基圍蝦怎麼做(基圍蝦這樣做太好吃了)

又滑又嫩又脆的基圍蝦怎麼做(基圍蝦這樣做太好吃了)

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大夥這幾天應該都挺忙的吧!家鄉的父母正在忙著辦年貨,而在外工作的你,或許正在忙著買車票吧,您啥時回家過年呢?小時候覺得一年時間好慢,但是長大以後就覺得時間太快了,一轉眼就到了,如果是上班的話領12次工資就完了,做生意的話估計這幾天正在忙著收帳了吧,反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長大
熟綠豆怎麼樣做綠豆餅(綠豆別再煮湯了)

熟綠豆怎麼樣做綠豆餅(綠豆別再煮湯了)

綠豆別再煮湯了,教你自製綠豆餅,皮薄餡大酥掉渣,餡料綿密細膩 最近綠豆餅似乎又火起來了,看到別人都在吃,我也忍不住買了兩盒,味道確實不錯,外面的皮很薄,並且比較酥,裡面包裹著的綠豆餡也香得很,不算特別甜,並且綿密細膩,一口咬下去冰涼爽口。 立夏將至,天也熱了,家裡的綠豆除了煮湯之外,不
北京哪裡烤魚最好吃(北京最美味的烤魚店TOP10)

北京哪裡烤魚最好吃(北京最美味的烤魚店TOP10)

推薦閱讀發送「推薦」提取文章 2015北京必吃100家餐館 北京適合請爸媽吃飯的館子 北京南城、東城、西城、北城美食地圖 北京古代天黑沒電,他們幹啥 京城那些排長隊的餐館 江邊城外烤全魚 人均:67元 地址:東直門內大街15-2號 推薦理由:分
汗蒸房為什麼要一直開著(幹蒸房很多人也理解為汗蒸房是否對)

汗蒸房為什麼要一直開著(幹蒸房很多人也理解為汗蒸房是否對)

最近有在網上接待了不少客戶朋友的小編,聽到了客戶朋友會問到,有沒有幹蒸房,最後經過細細了解才發現,幹蒸房和汗蒸房存在分不清的情況,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吧。 首先我們都知道土豆,只要一說土豆就知道它是可以吃的,什麼土豆燒肉,乾鍋土豆片什麼來的,但是有些地方就喜歡叫馬鈴薯,如果當地有一個人想要網上尋
相府油潑魚(浙江臨海各派出所大廚曬廚藝)

相府油潑魚(浙江臨海各派出所大廚曬廚藝)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棟 通訊員 馮佳麗 不少人很好奇,那些威武神勇、無所不能的警察,平日裡都吃的啥,一日三餐又是誰在打理? 近日,浙江臨海市公安局就別出心裁,舉辦以「我為祖國獻道菜」為主題的廚藝大賽,將臥虎藏龍在各派出所背後的大廚們請了出來,大家切磋廚藝,拿出一道各自的拿手好菜,並邀
肉絲麵如何做好吃(炒出來的肉絲麵的做法)

肉絲麵如何做好吃(炒出來的肉絲麵的做法)

想吃炒麵,但是家裡只有普通的白麵條,於是這道午餐就誕生了。。。。 製作方法和炒麵非常相似,因為這種白麵條比較嫩,所以不適合炒太長的時間,我是把所有的蔬菜和肉都炒熟之後再放入麵條,這樣既能保持麵條的完整性,而且吃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 圖片中我準備的蔬菜比較多,是兩個人的分量,而且我自己也喜歡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