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饅頭的老面發麵方法(冬天蒸饅頭面不好發)
2023-04-29 18:30:47 1
冬天蒸饅頭,掌握1個竅門,30分鐘發滿一盆面,饅頭白胖又鬆軟
做饅頭、包子都離不開和面、發麵,而發麵效果怎麼樣也是做饅頭成功與否的關鍵。發麵的原理是當麵團所處的環境達到一定的條件時,其中的酵母菌開始大量繁殖,可使澱粉轉換成糖並且將其消耗掉,此時會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麵團膨脹起來,這個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發麵」。
發麵中有2個關鍵點就是溫度、溼度,夏天的溫度剛好可以滿足酵母菌的生長條件,在和面時,只要加入酵母粉,麵團一般都可以快速地發起。而冬天溫度相對比較低,酵母粉在低溫中活躍度不高,因此冬天發麵時,發麵的速度很慢,有時麵團甚至發不起來,這讓很多人苦惱不已。其實,只要掌握這1個小竅門,冬天也能又快又好地將麵團發起來,不到30分鐘就能發滿一大盆,蒸出來的饅頭白胖又鬆軟,做法分享給大家。
蒸饅頭
所需食材:麵粉適量,酵母粉1勺,白糖1勺。
第一步:碗中加入1勺酵母粉和1勺白糖,加入適量的溫水,用筷子攪拌均勻,使酵母粉完全溶於水中。
第二步:麵粉加入盆中,少量多次地倒入酵母水,攪拌成面絮狀,團成麵團,密封發酵。
小貼士:用溫水化開酵母粉更有利於激發酵母粉的活性,可以加速麵粉發酵的速度,而加白糖不僅可以給酵母菌提供更充足的養分,使麵團發酵速度更快,而且還可以增加饅頭香甜的口感。
第三步:蒸鍋中加入較多的水,開大火燒5分鐘左右,隨後關火,將密封好的麵團連和面盆一起放入蒸鍋中,給面盆蓋上一個合適的蓋子,然後再蓋上蒸鍋的蓋子,等待30分鐘。
小竅門:冬季室溫比較低,這時發酵菌活躍度不高,而溫度在30度到40度之間,酵母菌的活性最佳,將麵團放在蒸鍋中,溼熱的環境可以極大加快發酵速度,減少麵團發酵所需要的時間。
第四步:發好的麵團拿出來,放在案板上,揉搓排氣後,搓成長條狀,切成大小合適的小劑子。
第五步:將面劑子團成饅頭狀,放入蒸鍋中,再次醒發15分鐘,開大火至煮沸後轉小火,蒸25分鐘關火,白胖鬆軟的饅頭就做好了。
——老井說——
饅頭蒸得好不好,關鍵是發麵好不好,用這種在鍋中模擬夏天溼熱環境是非常利於發酵的,酵母菌在30度到40度之間的活躍性是最高的,一定要注意的是:關火後,直接將面盆放入蒸鍋,面盆上要蓋蓋子(用盤子也行),最後將蒸鍋蓋子蓋起來。保持溼熱但不能高溫,高溫會將酵母菌「燙死」,這樣酵母就失效了,麵團也就發不起來。
饅頭蒸好後,不要立刻打開蓋子,可以燜5分鐘後再打開,這樣能避免饅頭快速與冷空氣接觸,導致饅頭回縮的現象。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