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豪魯迅不得不說的故事(一代大師魯迅其實能文能武)
2023-05-22 18:01:51 1
魯迅,一個留著一字胡的男人。
他被世人稱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出版了中國史上第一本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可除了文學,魯迅還會柔道,懂藝術,愛美食,是個同樣有煙火氣的大師。
一、 能文能武,精通柔道
魯迅棄醫從文,卻並非文弱書生。
他的柔道老師,是現代柔道創始人嘉納治五郎,人稱「柔道之父」。
1902年,為了讓清朝派來日本的留學生能更好的學習日語,進行日常交流。當時東京師範高等學校校長嘉納治五郎,創立了弘文學院。
魯迅是第一批進入弘文學院的學生。
在嘉納治五郎創立的弘文學院中,魯迅除了刻苦學習外,還積極學習柔道。和他一同學習的,還有李四光、黃興、陳寅恪等等。
都說名師出高徒,在嘉納治五郎的帶領下,魯迅很快便拿到了柔道黑段。不僅如此,他拿到了柔道和巴西柔術的雙黑帶。
二、與生俱來的藝術感
魯迅不僅會寫書會柔道,還非常懂藝術。
可以這麼說,魯迅的設計功夫,在設計界中,可以和任意一個設計師拿來相互比擬。若他真的想從事藝術行業,以他的能力,隨時都可以搶走設計師的飯碗。
為什麼這麼說呢?
1912年,魯迅、許壽裳和錢稻孫在袁世凱的命令下,負責研究和擬畫國徽圖案。當時,他們只有二十天的時間,其中魯迅負責說明書,錢稻孫負責畫出圖例。
設計時間實在緊迫,好在魯迅、許壽裳和錢稻孫有著深厚的藝術功底。最終,三個人設計的這個國徽受到袁世凱極度好評。
北京大學雖說是中國的最高學府,但實在是沒有一個象徵性的東西。所以魯迅又在北大校長蔡元培的邀請下,為北京大學設計了校徽。現如今,北京大學的校徽都是延續了魯迅先生當年的設計。
其實魯迅從小就喜歡繪畫,經常會用「明公紙」臨摹繡像小說。在這樣日積月累中,魯迅的繪畫功底逐漸見長。雖然,魯迅這一生沒有專門從事過美術行業,但他的繪畫能力、設計能力都深受身邊朋友的信任和肯定。
三、愛美食,更愛甜食
除了才華橫溢,魯迅還頗愛美食。
他吃遍了北平八大樓(北京的飯莊),幾乎每一道菜都有細細品嘗。據說,同和居的炸蝦球和混糖大饅頭,東興樓的醬爆雞丁,致美樓的抓炒雞絲和糟熘魚片都是他的最愛。
除了大飯館,魯迅也愛去一些蒼蠅小館。諸如龍海軒的軟炸肝尖,南味軒的糖醋黃魚和蝦子蹄筋都記在他心裡的那張美食菜單上。
除了外面飯館的美食,魯迅也會在家吃東西。
在自己家,他每天吃得五花八門,並且每一周都會列出不一樣的新穎美食。
和眾人的印象不同的是,魯迅是個視糖如命「老小孩」。他特別喜歡吃糖,還經常和小把爺爭著搶著吃甜食,像個沒長大的孩子。
糖吃多,總歸對牙齒不好。魯迅因為經常吃甜食,牙齒痛到要找醫生來治療。可每當看完牙之後,他又會趁機買一包甜食,當作自己療傷的精神支柱。
這樣看來,魯迅什麼都可以戒掉,唯獨是這一包包膩膩的甜品是他所無法割捨的。
一代大師並非一定刻板生硬,魯迅就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他愛藝術、愛美食、愛文學、愛運動,跟普通人的生活沒什麼特別的差別。
也正是因為魯迅的接地氣中摻雜著一點可愛的一面,才會讓人倍感親切。
Ps:我正在參加生機大會的評選,如果可以,可以為我獻上您寶貴的5票嗎?點擊下方生機大會投票,即可看到投票界面,投票給靈楓歷史閣,這個比賽對我很重要,非常感謝您的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