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位彈簧刀排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01:01:31
專利名稱:可轉位彈簧刀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削外螺紋的刀具,特別涉及一種車削螺旋升角較大的多線 螺紋。
背景技術:
螺旋升角較大螺紋的車削,通常用的是高速鋼材料的車刀,整體都是同一種材料, 夾持在刀架位上的刀體利用不上,且橫截面需要較大規格才能使用,否則剛性不夠,刀具材 料利用率較低,且不同螺旋升角的螺紋需要刃磨相適應角度的刀具才能車削,對加工者刃 磨刀具的技術要求較高,教科書上雖有彈簧刀排的介紹,但轉角不能調節,彈力不能調節, 適用切削量大小的範圍較小。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 方便,不僅能實用較小螺距的外螺紋的車削,還能適用模數較大的多線蝸杆的車削,彈力按 需求調節,即是超負荷使用,刀排本身不會損壞。同一把小刀頭,適用於車削多種螺旋升角 的的螺紋,且採用直進法,避免了扎刀現象,極大的提高了車削螺紋的效率。減少了刃磨刀 具的輔助工時。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在車排上開有二個彈簧孔和一 個彈簧槽,並用二個壁厚不同的彈簧套與二個彈簧孔配合,刀排套和刀排上分別刻有轉角 基準線和轉角刻度線,車刀裝在刀夾上與刀排緊固,彈簧刀排套上開有彈簧槽,並用螺母與 刀排作調節轉角的緊固。調節轉角方向由左旋和右旋的螺紋決定,利用車床刀架上的緊固 螺絲壓緊刀排,來保證刀排工作轉角的穩定。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利用直進法車削螺紋槽,避免扎刀現象,極大的提 高車削效率,刃磨相適應的精車刀頭,可用直進法精車大螺距螺紋,有益於保證分線和中徑 的精度,極大的提高精車效率,大幅度的節約高速鋼刀具的材料,以車削3模數3線蝸杆為 例。用高速車刀需用16X 16X200的規格,單價約50. 00元;而用彈簧刀排車削該蝸杆,僅 需12X12X50規格的高速鋼小刀頭,單價約7. 00元,且減少刃磨刀具的時間,適用於生產 企業,特別適用於各職業院校機電、數控、模具等相關金屬切削專業,高級車工訓練和車工 技能大賽的選手們使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彈簧刀排,01為刀頭,02為刀尖,03為堅固螺釘,04為薄壁彈簧套,05為 彈簧槽,06為轉角刻度盤,07為彈簧刀排套,08為螺母,09為精車刀頭,010為厚壁彈簧套。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轉位刀排,其刀排1為具有二個同直徑的彈簧孔,並用04和 010兩個彈簧套相配合,01刀排裝在07彈簧刀排套上,利用08螺母作相對緊固,拆下二個 彈簧套,彈力最少,010厚壁彈簧套裝在下孔內,04薄壁彈簧套裝在上孔內,且彈簧套的開 口都朝上,彈力最大,調整彈簧套所裝位置與開口方向和所裝彈簧套的數量多少,至少可獲 得八分等級的彈力,完全能適應多種切削力的要求。彈簧刀排1與彈簧刀排套07上分別 刻有轉角刻度線和基準線,組成轉角刻度盤。每5° —格,07彈簧刀排套夾在刀架上是固定 的,而1彈簧刀排可隨所車工件螺紋的螺旋升角大小而任意調節,完全能保證前刀面與螺 旋槽方向線垂直,切削狀態時,左右兩個側刃的後面也是對稱的。從而保證了同一個小刀 頭,不需要刃磨,就可車削多種螺旋升角的螺紋。02刀夾側面開有彈簧槽,中間開有與01小 刀頭相配套的方孔,利用03緊固螺釘將01小刀頭固定在彈簧刀排1上,其穩定性完全能保 證強力切削的要求。精車螺紋時,因切削力小,1彈簧刀排幾乎不變形,足夠保證車削精度。使用時,根據螺紋的螺旋升角,調節好彈簧刀排的傾斜角度,旋緊刀排與刀套相固 定的螺母,對好刀尖中心高與車刀牙形角的對稱度,並將可轉位彈簧刀排固定在刀架上,以 車削3模數的三線螺杆為例,2 3分鐘可粗車一根螺旋槽。精車因轉速較低,時間略長於 粗車。它的明顯效果在於提高車削效率,保證車削精度,節約刀具材料,減少訓練成本,一刀 可以多用,刀排不易損壞,適用於全國各職業院校相關涉及金屬切削專業的學生和生產企 業的工人們使用。
權利要求可轉位彈簧刀排,其特徵在於在彈簧刀排體上開有二個彈簧孔和一個彈簧槽,並配有二個彈簧套,刀排套和刀排上分別刻有轉角基準線和轉角刻度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轉位彈簧刀排,其特徵在於上述刀排套上開有彈簧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轉位彈簧刀排,特別適用於車削螺旋升角較大的多線螺紋,在刀排上開有二個彈簧孔和一個彈簧槽,並配有二個彈簧套,刀排套和彈簧刀排上分別刻有轉角基準線和轉角刻度線,組成了調節轉角的刻度盤。彈簧刀排套上和刀夾上開有彈簧槽。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選材科學,方便使用,節約刀具,提高效率。適用於全國各職業院校機電、數控、模具等相關金屬切削專業、車工高級工訓練和廣大機械製造的企業使用。
文檔編號B23B27/06GK201618862SQ20102010800
公開日2010年11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27日
發明者吳悅琴, 尹恆亮, 張梅香, 徐洪林, 王雲良, 肖榮, 葛志榮, 袁振東, 陳偉, 陳福良 申請人:陳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