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有什麼特別的美食(徐州的特色美食)
2023-05-12 03:43:38 3
烙 饃
烙饃是徐州民間特有的面點,歷史悠久。徐州一直流傳著一首民謠:「圓圓小餅徑尺長,根根饊條黃脆香。外軟裡酥餅卷饊,送與抗金英雄嘗。」
烙饃製作的炊具是直徑尺餘的鐵鏊子、一根棗核式的擀麵軸、一根扁竹劈子。饃的食法多種多樣,不僅可卷葷裹素,還可用蔬菜或其他餡料做成菜合。若用兩張烙饃,中間放上蔥花油鹽、雞蛋做成油饃更是美味可口。如在和面時加進芝麻,放入糖或鹽烙成半熟的饃,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吃起來更加香脆可口,別具風味。用綠豆面做成烙饃,用羊肉湯或丸子湯煮饃,則是徐州一帶別具特色的吃法。
蝴蝶饊子
徐州的蝴蝶饊子以其香脆、鹹談適中、饊條纖細、入口即碎的特點,贏得人們的喜愛。徐州的蝴蝶饊子外型美觀,口感頗佳。蘇東坡在徐州任職期間喜食這種饊子,在他的《寒具詩》中寫道:「縴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寒具」是饊子兩漢時期的別稱) 饊子也常被百姓作為一種中藥而採用。故此,徐州民間常用饊子泡湯,配以延胡索、苦楝子治療小兒小便不通;用地榆、羊血炙熱後配饊子湯送下,治療紅痢不止。尤其是產後婦女,在月子裡喝紅糖茶泡饊子,以利於散腹中之瘀。
不過徐州人最喜愛的食法是烙饃卷饊子,配以稀粥,吃起來愜意舒坦。
古彭第一羹——飠它湯
飠它湯(同「啥」音)徐州人早餐愛喝的一種鮮湯。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烹飪始祖彭祖進雉羹於堯,封於彭城。雉羹是用野雞與稷米同熬而製成的湯,其味美可口。相傳在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經徐州時易其名延用至今。清末,其料由野雞改為母雞,稷米改為麥仁,但其製作仍不失雉羹之宗法,風味猶存。
蜜汁地瓜
蜜汁地瓜,又稱紅薯、白芋、山芋、番薯等。徐州豐沛一帶所產地瓜,亦稱花葉紅薯,皮黃肉紅,味道鮮甜,據傳是清時的貢品。傳統名菜「拔絲貢薯」即是取用此種紅薯作主料。「蜜汁地瓜」久受食者喜愛,是徐州甜品中的佼佼者。此菜的輔料有白糖、蜂蜜、桂花汁、金橘等。做法講究,需大火燒開,小火慢燉。
其特點是鮮甜不膩、汁濃味美。
五仁油茶
「五仁油茶」 「油茶」之稱源於「茶油」,亦稱「茶子油」,是一種具有食療作用的湯點。據《王氏醫案記載》用茶油與熟面衝成的糊狀食物稱『油茶』,加五仁可醫百病。」賣油茶是一種用鐵皮扣成肚大嘴長、頂上有口、帶蓋、形似大葫蘆的壺,外面用布包裹起來可保暖,上面有軟帶可背在肩上,便於遛街串巷,到鬧市或娛樂場所等處叫賣。有人曾為五仁油茶題詩云:「俱雲五仁非五人,仁仁取義又銷魂。千開萬滾多情甚,為伍油茶俱成仁。」
金絲纏葫蘆
徐州烹飪界素以拔絲技藝著稱。「金絲纏葫蘆」即拔絲楂糕,系彭門徐州廚行宗法的一大絕技,執烹飪之牛耳,獨擅其美,自古迄今久盛不衰,為其他菜系所莫及,深得中外賓客讚賞。
此菜因象形而得名。其原料選用桂花楂糕。桂花楂糕是以山楂、白糖和桂花醬製成,為徐州特產,曾被評為全國名牌產品。楂糕的製作在徐州歷史久、技藝高。《銅山縣誌》記載:「土人磨楂為糜,和以飴,曰楂糕。」也曾有《詠楂糕》詩讚曰:「紅如朱染透如晶,色似珊瑚質更瑩。金桂飄香果酸釅,味回津液兩頰生。」
此菜的特點是酸甜相兼、金絲纏繞、千絲萬縷、妙趣橫生,且有消積食、散淤血、止痢抗菌之功效。有人為此菜題詩曰:「採來山果助加餐,
美媲明珠餉玉盤。萬縷千絲妙手巧,延年益壽似霞丹。」
糖醋四孔鯉魚
此菜久負盛名,因其歷史悠久,有眾多傳說。曾有人賦詩士曰:「此魚不是尋常魚,前天在天池後在徐。緣何鼻上多雙孔,荷滿微湖香滿渠。」一般鯉魚均是兩個鼻孔,惟銅山縣、沛縣沿微山湖一帶所產鯉魚為四個鼻孔,肥美勝過黃河之鯉。黃河之次決口,奪泗水河床入海,久經衝刷形成微山湖,這一變化為四孔鯉魚生長提供了特殊的生存環境,但所產稀少。
鴛鴦雞
鴛鴦雞得名於美麗的傳說。相傳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烽煙四起,有位美食虞姬,因避秦亂隨父來到古吳。虞姬姿容絕代,博學多才,立志非英雄不嫁。一日遊於廟會,見一壯士雙目炯耀,儀表非凡,勇猛過人,單臂舉起廟前千斤巨鼎,心中傾慕。回家稟告父親,邀請壯士做客。虞姬親制一菜,名為「鴛鴦雞」,其父會意,當即將虞姬許配給壯士。這位壯士就是項羽。項羽起兵反秦,秦亡後,項羽自命西楚霸王,定都彭城,這「鴛鴦雞」也就在彭城流傳下來了。「鴛鴦雞」酥香、醇厚、色澤豔麗、造型優美,寓意深長,為人們所喜愛。
羊方藏魚
此菜系彭城古典菜,始於彭祖。據<大彭烹事錄>記載:彭祖的小兒子夕丁喜歡捕魚。彭祖恐其溺水堅決不允。一天,夕丁捕到一條魚,讓母烹製,恰巧家中正燉羊肉,其母趁彭祖不在,把羊肉割開將魚藏入,與羊肉同燉,至魚熟取出,與夕丁食之。彭祖回來後吃羊肉時,覺有異香之味,即問其故。經妻子說明,彭祖如法重製,果然鮮美異常。有人認為,漢字中的「鮮」字即源於此。
羊方藏魚為漢高祖劉邦青壯年時所愛吃菜餚之一。豐縣流傳著這樣一首打油詩:豐生豐長漢高祖,魚汁羊肉飽口福。東徵西戰探故鄉,樂吃魚汁羊肉方。」這道菜源於彭祖的「羊方藏魚」。羊方藏魚的製作,古法取材十分講究,夏秋季用羯羊配鯽魚,冬春季用閹過的牝羊配鱖魚。其菜的特點是原汁原味,滋濃味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