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肉牛養殖哪裡最多(鄉村振興順河村裡牛肉香)
2023-05-21 06:22:24 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欒雪 通訊員 任得源 孫啟博 濰坊報導
近日,走進百尺河鎮桃元社區大順河村裡的養牛場,近千頭肉牛分散在一排排標準化的牛圈內,場面蔚為壯觀。「我們的鮮牛肉市場廣闊,不僅在濰坊和諸城銷路廣闊,也有銷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除此之外,牛的全身都是寶,除了牛肉外,牛皮、牛骨、牛毛、牛黃等也都有很大的市場。」大順河網格黨支部書記孫在文介紹道。大順河的肉牛養殖歷史悠久,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是十裡八鄉有名的肉牛集散地,也是諸城市第一家「殺牛產業村」。逄秘聖是大順河網格肉牛養殖規模最大的養大戶之一,有10年的養殖經驗,一直從事家庭養牛,牛棚就建在自家房子後面,「以前我們都是用傳統方式在家裡養殖,不知道要用多少飼料,牛圈就在自家院子裡,夏天蚊蠅多,衛生條件差,『土方法』的養殖讓我們的效益很不理想。」
2020年,在網格黨支部的協調下,逄秘聖在村東頭流轉了60畝的土地,新建了一個大規模的肉牛肉驢養殖場。現在,他的養殖場裡存欄150頭肉牛、300頭肉驢,規模化的養殖不但讓效益變得尤為可觀,也大大改善了衛生環境。為了進一步凝聚力量,實現集體經濟增收、養殖戶致富,大順河網格黨支部借鑑糧食種植合作社的發展模式,帶動網格內的養殖大戶牽頭成立肉牛養殖合作社,專業的養殖合作社成立起來後,憑藉資源整合的優勢,合作社不但能夠系統的進行科學指導、規範養殖,也能為加入合作社的居民和其他散戶提供信息服務。目前,大順河有70多戶從事肉牛養殖,帶動就業300餘人,肉牛存欄1600餘頭,就當前市場價估算,生牛肉和各類附加產品,總產值接近4000萬元,成為名副其實的肉牛養殖大村。
「規模化的養殖讓我們的經營變得更簡單了,養殖只分三步走:從東北引進10個月左右大的幼牛——存欄養殖10個月——1500斤左右出欄。現在,我們一邊在合作社養殖肉牛,一邊把可出欄的肉牛賣到屠宰場。」諸城市張美兵肉牛養殖合作社負責人說。「合作社與很多外地的肉牛繁殖基地、屠宰場、加工廠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村裡的個體戶需要買賣的時候我們也能在中間幫忙牽線搭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近年來,百尺河鎮聚焦鄉村振興,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除深入探索大順河肉牛養殖、後桃元肉驢養殖等傳統產業發展新路徑外,還不斷挖掘各網格潛在優勢,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發展格局,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下步,諸城市百尺河鎮將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充分動員群眾發展特色產業,緊緊抓住產業發展的「牛鼻子」,因地制宜,穩中求進,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讓特色產業成為農民致富的強力引擎,推動村莊特色產業朝著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方向發展,成為不斷推動產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色的「火車頭」和「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