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芡實怎麼吃(蘇州芡實雞頭米)
2023-05-13 08:57:32
沈朝初的《憶江南》寫得極好:蘇州好,葑水種雞頭,瑩潤每疑珠十斛,柔香偏愛乳盈甌,細剝小庭幽。芡實,即雞頭米,是蘇州秋日佳品。雞頭米生長在水中,葉大似荷,面青背紫,莖葉上有芒刺。夏日開紫花,結實如慄球,裹實如珠璣。
芡實有南北之分,蘇州芡實在初秋上市。這個季節,秋天的涼意還未到來,夏日的暑期又未消散。買上新鮮的雞頭米,配上清水、冰糖、綠豆湯共熬,養生又消暑。或清炒一盤蝦仁雞頭米,擺盤精美,香氣四溢,頗有些江南水鄉的繾綣滋味。
從前,蘇州城外都是水塘沼澤,水土條件非常適合雞頭米的生長,最想有盛名的應當數葑門外黃天蕩,又稱南蕩。黃天蕩,顧名思義,是一片水塘。這裡交通方便,距離蘇州城區又近,許多農民都種植雞頭米。只是可惜,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和蘇州工業園區的發展,黃天蕩被填埋成陸地,再也無法看到曾經的景象。本地的農村農民也都搬進了集中安置小區,如金益新村、黃天蕩新村等。不過在更遠一點的郊區,如車坊、甪直等地,依舊還有大片雞頭米的種植區域。因為種植芡實雞頭米太辛苦了,所以現在蘇州雞頭米芡實的產量每年都在減產,現在蘇州市場出現很多北芡,北芡和正宗蘇州芡實的區別,在於口感,沒有蘇州芡實糯,甜,營養價值也沒有蘇州芡實高。所以在市場上,人們只認本地雞頭米購買。
一到雞頭米上市的季節,城內的大街小巷、農貿市場周邊都能看到許多人帶著銅指甲剝雞頭米。雞頭米雖然味道鮮美,受人歡迎,但是要把它從層層包裹之中剝開來卻是一件吃力的事情。因為它的外殼十分堅硬,光光用手指很難弄開,所以要在大拇指上戴一個銅指甲。舊時蘇州地區的貧苦女子,乃至中人之家的婦女,都將剝雞頭米作為一項副業來補貼家用。而現在,有些地方發明了自動剝雞頭米的機器,雖然能省人工,但是出來的品相非常不好,所以人們還是更青睞手工剝的。
現在一些店家,開發新產品,雞頭米的吃法也越來越多,雞頭米月餅、青糰子、奶茶……只要能搭上吃的產品,都能混搭。至於口味,就看個人感覺啦。
新號「吳人云」,歡迎關注、點讚、轉發!謝謝支持~
責編: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