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可以吃衝泡免煮玉米粥嗎(煮玉米粥應放鹼麼)
2023-05-14 22:28:32 2
玉米,又名苞谷、棒子、玉蜀黍。玉米產量高,飽腹感強,在過去吃不飽的年代裡很多地方曾以玉米為主食。玉米雖是粗糧,因其口感好、能量較低、營養豐富,適合多種烹飪方式,因此現在很多人喜愛吃玉米。
一、常吃玉米好處多
1、飽腹充飢、補充多種營養
幹玉米的澱粉含量在75%~80%之間,和幹大米、乾麵粉的含量差不多,可飽腹充飢;玉米富含玉米黃素、維生素E、亞油酸、B族維生素、鉀、磷、鎂、膳食纖維、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其維生素含量為大米、小麥的數倍。其中玉米黃素等可保護眼睛;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脂、膽固醇,有預防高血壓、軟化血管的作用;從玉米中提取的降壓肽可用於治療高血壓。
有人啃玉米時會留下玉米粒的胚尖,它是玉米的胚芽,富含玉米油和多種維生素、礦物質,丟掉可惜。
2.緩解便秘
玉米富含膳食纖維,具有刺激胃腸蠕動、加速大便排洩的特性,常吃可防治便秘。
3.低GI,高膳食纖維,有助於減重、穩血糖
玉米富含膳食纖維,可延緩在胃腸內消化速度,減少食物的攝入量;玉米所含的鎂、穀胱甘肽等可以調節胰島素分泌,輔助降低血糖;玉米含有降壓肽,有助預防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玉米低GI ,適量食用全粒玉米或粗加工玉米,不用擔心升血糖。
二、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選哪個更好
1、普通玉米:有白色、黃色,澱粉含量高,口感一般。能量106千卡/100克,膳食纖維2.9克,碳水19.9克。
2、甜玉米:也叫水果玉米,呈金黃色,甜度較高,口感較為清脆,吃起來清新香甜,水分較多。因為它口感微甜,還可偶爾爆汁,特別受年輕人的喜愛。能量107千卡/100克,膳食纖維4.7克,碳水17.8克,豐富B族維生素。
3、糯玉米:有白色、黃色、黑色、紫色、花色等,口感較為黏膩,有嚼勁且更具有飽腹感。能量184千卡/100克,膳食纖維3.7克,碳水29.4克,豐富B族維生素。能量和碳水(澱粉)含量高於前兩個品種。
很多減肥、糖尿病人認為甜玉米含糖量高,不敢吃甜玉米。甜玉米含水溶性多糖,所以口感甜甜的。但甜玉米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直鏈澱粉(不易分解),GI55,升糖慢,不產生胰島素抵抗。
糯玉米主要含支鏈澱粉,易消化,鮮玉米GI70,升糖快,富含纖維,更適合有消化不良的人群食用,因糯玉米因為澱粉含量較高,吃上去十分軟糯,很容易被嚼爛,適合做給孩子和老人食用,牙口不好的人也可以食用糯玉米。
普通玉米中的澱粉有28%直鏈澱粉和72%支鏈澱粉,其糖負荷高於甜玉米。
因此,糖尿病人、減重人群更應該選擇甜玉米。
二、彩色玉米是轉基因麼?怎樣選用?
彩色玉米是雜交品種,不是轉基因。
黃色玉米:葉黃素、玉米黃素、B-胡蘿蔔素,可維護視力和預防黃斑病變。
黑色、紫色玉米:花青素含量豐富,抗氧化能力強,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
花色:屬不同顏色玉米傳粉所致,不影響食用。
三、玉米的烹飪方式
1.玉米的烹飪方式
玉米可作為正餐主食,可當做加餐,也可當做零嘴;可做成點心,也可做蔬菜、湯提升味道,真「可謂萬物皆可玉米」,各個人群都很適合吃玉米。
鮮玉米生吃:水果玉米,爆漿多汁,能量低。
主食:煮玉米、香甜玉米烙、玉米粑粑、牛奶玉米、烤玉米、玉米鮮飯等。
榨汁喝:搭配多樣,可以和山藥、燕麥、大米、牛奶等搭配,口味多樣。
煲湯:可以和排骨、蔬菜、穀物任意搭配,鮮甜清爽增風味。
零食:煮甜玉米、糯玉米,顏色多樣,能量低。
幹玉米多被加工成玉米碴、玉米糝、玉米面,被人們做成玉米粥、玉米饅頭、玉米餅,也可做成玉米糕、玉米酥、爆玉米花等。
煮玉米碴GI55,玉米糝粥60,玉米面饅頭70,玉米糕80。玉米的升糖指數雖低,但加工過細,已經失去粗糧意義(膳食纖維、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等大量營養素丟失)。對減重、糖尿病人來說,儘量不吃玉米粥和玉米饅頭。
好的烹飪方法可以錦上添花,提升玉米的吸收利用率。玉米加糖、加油後屬於糖油混合物,比米飯更加容易長脂肪。烹飪方法很重要,推薦蒸、煮、煲等烹調方式,重點是不加糖和油。
2.玉米 和大米主食的換算
幹玉米、玉米面、玉米糝和生大米可以按1:1換算。幹玉米的澱粉含量在75%~80%之間,和幹大米、乾麵粉的含量差不多。
鮮食甜玉米換成熟米飯,大概是15:1(150克甜玉米粒=100克熟米飯),鮮食糯玉米含澱粉和糖總量大約30%,那麼它和米飯的換算就大約是1:1(100克糯玉米粒=100克熟米飯)。
不同品種、成熟度的甜玉米、糯玉米的含水量差異很大,不能一概而論。玉米淨重一般佔整個鮮玉米的2/3~1/2一根玉米一般200克,淨重一般100~140克左右。甜玉米一餐一根200克左右,相當於120-130g熟米飯。對於減重、糖尿病人,不要小看一根煮玉米棒的熱量。
3.煮玉米粥需要放鹼麼?
有人說煮玉米粥時加點鹼面或小蘇打,粥更好煮,而且更粘稠味道更香。還有專家說玉米中的煙酸是化合態的,加鹼有利於釋放煙酸,便於吸收。
加鹼會破壞玉米中的B族維生素和必需胺基酸。過去以玉米為主食的地區百姓缺乏煙酸,但現在人們生活富裕了,肉奶蛋及各種全穀物、菌菇中都含有煙酸,人們並不缺乏煙酸,沒必要為了玉米中的煙酸去破壞其它營養素,所以煮玉米粥時不要放鹼。
玉米受潮後容易發黴,產生黃麴黴毒素,注意發黴後的玉米不要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