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窩是植物性食物嗎(它被稱為植物燕窩)
2023-05-15 00:12:27 1
處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秋涼和暑熱的臨界點
處暑至,暑氣止,「處」含有躲藏、終止之意,而這處暑便有著「出暑」的意味。
像是秋天的一雙手,扼住了暑氣的喉嚨。暑氣落荒而逃,遁入草木山林,如一記休止符,停在了處暑這個段落。
所謂「處暑谷漸黃,大風要提防」;但若有暖溼氣流相送,則秋雨綿延。氣溫下降日趨明顯,晝夜溫差加大,因此當秋雨過後,又會豔陽當空,天乾物燥。
五行中秋對應的便是「五氣」中的燥,在處暑節氣,人們極易感受秋季天亢旱燥之氣而發病,所以一定要當心「秋燥」傷人。
處暑美食以「潤、補」為根本
秋燥襲來,因此民間的處暑美食,往往以「潤」「補」二字為根本。
『本草綱目』記載:「皂角仁煮熟,糖潰食之,疏導五臟風熱壅,核中白肉,入治肺藥,和血潤腸,明目益精。」
皂角米,又稱雪蓮子,性溫。現代醫學認為,皂角米營養成分豐富,營養素種類較多,屬於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食物,並富含豐富的植物性膳食纖維膠質,其中起到潤澤肌膚的主要是植物膠原蛋白和胺基酸,而起到潤腸通便作用的主要是豐富的植物性膳食纖維膠質,是個藥食皆宜的佳品。
自然工序 粒粒甄選
皂角米的主要產區只有雲南和貴州兩地,這款野生皂角米產自雲南怒江貢山,遠離城市,土壤純淨無汙染,空氣品質極優。
一棵皂角樹要經過8-10年才能有所收穫,隔年結果,也正因如此,皂角樹很少有人工種植,野生的皂角米,產量十分有限。
採摘
原生態野生單莢皂角米,哪怕兩片粘在一起都很薄,當地的村民要爬到高山的樹上採集。
剝取
新鮮的皂莢採摘後要先剝出皂角籽再剝皂角米。皂角籽十分堅硬,要經水煮、浸泡再水煮後才能剝出皂角米。
晾曬
剝完的皂角米還要經過三天晾曬後再篩選,整個過程只能靠農民手工進行,實屬不易。
烘乾
皂角米常見的烘乾方式包括碳烤和電烤。碳烤成本低,且過程中產生的硫化物有漂白效果,會讓食材更白,許多商家會選擇這種方式。
但這款皂角米採用了成本更高但是更健康的電烤方式,不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出產的皂角米烘乾後是自然的穀物色,顆顆分明、極少雜質、顏色淡黃、氣味清香。
處暑食它丨消暑也美容
皂角米可和桃膠做成桃膠皂角米羹:桃膠、野生皂角米,都是十分珍貴的食材。也是只有秋天才有的食材。
這些食材順應著四時的變化,從春生,夏長,在秋收的季節豐收,均有滋補潤燥,清熱安神的效果。
桃膠的琥珀光澤,染入瑩潤通透的皂角米。初次見聞這些好聽、好看的食材,你一定會好奇它們有怎樣的味道。
桃膠和皂角米搭配爽口的銀耳,在冰糖水裡咕嚕嚕地燉上許久。待時間濃鬱了味道,火候激發出營養,嘗一口這清甜濃稠的養生羹湯,天地四時的溫柔便瞬間將你治癒。
一碗羹,所有的膠原蛋白都可以看得見。熬煮中,享用時,冷藏後,你只需要用勺子就能感受到滿滿的膠質,比燕窩還要滋潤養生。
在一個暖暖的秋日午後,約上三兩好友,這樣一款美顏養生燉品,便是下午茶的首選,把美好的時光浪費在美好的「食物」上。
1/清燉皂角米
材料:皂角米(每人5克的量取出),溫水浸泡2-3小時。
做法:把泡發好的皂角米連汁盛入盤中,在鍋裡燉熟。然後加兌2-3倍冷開水,再加糖、蜂蜜即可食用。
2/桃膠皂角米燉銀耳
材料:桃膠40克、皂角米40克、銀耳一至兩朵、冰糖100克,水適量,亦可根據口味喜好加入蔓越莓。
做法:桃膠、皂角米置於清水中浸泡2小時以上,中途需換水,將表面雜質清除。銀耳同樣浸泡至漲發後,剪去蒂部撕成小朵。將所有泡發好的材料過水衝洗後加入10-15倍的水和適量冰糖。燉熟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