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野菜要注意這幾點(但需注意的地方真不少)
2023-05-14 21:17:49 1
大連進入春季後氣溫回升較快
一些飯店、市場等售賣的
新鮮野菜也逐漸多了起來
受到我市相當一部分市民的喜愛
飯店裡的野菜採摘途徑和處理方式如何?
是否讓消費者食用起來更安全?
近日,大連市市場監管局餐飲處和高新園區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到位於高新區旅順南路沿線的農家樂進行了監督檢查。
我市常見野菜有百餘種
在六大鐵鍋農家院,處理好的野菜擺放整齊,葉片新鮮乾淨,有苣蕒菜、刺嫩芽、小根蒜、蒲公英、香椿等品種。
經營者王曉彬介紹:「這些野菜大多是在山上、鄉村的田野等地採摘,會刻意避開在路邊這樣灰塵量大、容易被汽車尾氣汙染的地方。像香椿這種本地還沒有成熟的野菜是從外地進貨的。很多消費者喜歡野菜是因為它純天然,因此在加工過程中我們會格外注意保留原汁原味,多以蘸醬生吃、涼拌等方式食用。」
據資料記載,大連地區野菜資源豐富,種類多、數量大,常見的如山麻楂、薺菜、馬齒莧等野菜種類有109種。多生長在山林、灌木叢、林間開闊地或山坡,以及荒野和河邊等地。
「我們市內很多愛吃野菜的人喜歡在踏青時順便採一些野菜嘗鮮,還有的會走遠一點,到郊外去採挖。在大連地區人們常吃的野菜中,有的味道鮮美,比如薺菜,不論炒食、做湯,還是拌餡,吃起來都很鮮美;小根蒜鮮食爽嫩可口,特有的辣味讓人開胃。但是對於絕大多數野菜而言,不僅味道一般,有的甚至還有苦味、澀味等不良口感。」王曉彬說。
吃野菜的正確方法
在大連地區常見的109種野菜中,包括中毒、小毒和弱毒的有毒種類為59種。也就是說在我們大連,半數以上的野菜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毒性。
市市場監管局餐飲處副處長張克明認為,「有些野菜確實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等作用,但採食的野菜不能隨便亂吃,每年全國各地因採摘誤食野菜而導致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所以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看準功效,選對種類,找到吃法,才能吃得健康。」
第一
採摘野菜較為理想的地點是周圍無汙染源、地勢平緩的山林、山坡,或者未受農藥、肥料汙染的農家菜園和耕地附近。不要採摘水溝裡、馬路邊、垃圾堆旁生長的野菜,這種環境下生長的野菜有可能吸附了有害物質、沾染了病菌;也不要採摘生長在公園裡的野菜,這些地方的野菜有被噴灑農藥的風險。到山間野外採摘野菜時,也需要注意辨別,以免誤採有毒植物。目前,薺菜、馬齒菜等野菜品種已進行了人工栽培,想吃的時候可以從市場購買。
第二
野菜不宜久放,最好現採現吃。食用前應先在清水中浸泡2小時,再進行清洗,以最大限度去除空氣浮塵、泥土雜物,以及水溶性的有機汙染物等。
第三
一些野菜因含單寧、草酸、生物鹼等物質,需要在沸水中焯一下,從而降低有毒物質和抗營養物質含量,並可改善口感。
第四
野菜嘗鮮可以,不宜多吃,因為大多數野菜性寒,而且一些野菜的纖維較粗,胃腸道功能虛弱的人群、孕婦、老年人群食用野菜極易發生消化不良,甚至腹痛、腹瀉等症狀,部分體質敏感的人吃野菜還可能引起皮膚過敏,所以需謹慎食用。
一旦中毒該怎麼辦?
張克明提醒農家樂餐飲服務提供者:應對原料食材進行嚴格把關,採購或自採野菜作為食品原料,要挑選熟悉的本地野菜品種,不要吃不熟悉、來源不明和受到汙染的野菜;使用自己種植、養殖的食用農產品作為食品原料的,應當確保食用農產品的安全性;要保證原料的新鮮和安全,並採用合理的貯藏條件、加工或烹調工藝,以確保食用野菜符合相關食品安全標準的要求;不得加工製作(包括加工旅遊者自採自摘的)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野菜、野果等;要儘可能地了解野菜的毒性,謹防在食用後出現食物中毒。
他還提醒廣大市民,野菜中毒多數發病時間短,可出現眩暈、嘔吐、口唇麻木、渾身無力、呼吸急促等症狀,嚴重者可出現昏迷、呼吸困難等。
一旦進食野菜後出現中毒症狀,應迅速使用催吐法,除去未吸收的毒性物質,並及時前往醫院進行對症治療。出現多人中毒時應儘量攜帶可疑食物就診,以便醫院和相關部門開展治療和流行病學調查。在餐飲服務單位食用野菜導致中毒的還應保存好相應證據,及時投訴舉報。
來源:大連市場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