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最正宗刀削麵做法(山西四大麵食之首刀削麵的演變)
2023-04-27 04:02:31 2
在近二十多年,山西大同的勾刀刀削麵異軍突起漸漸名聲鵲起,也因此有些人就認為刀削麵起源於大同,那麼刀削麵是否真得起源於大同呢?
刀削麵起源的傳說有兩個版本,一種傳說是唐朝駙馬柴紹所發明的。而另一種傳說則是相傳公元1222年,元朝大將木華黎率領數萬騎兵攻佔太原,百姓以廚刀為武器抵抗掠奪。為防「漢民」造反,元朝在太原一帶實施苛刻的「限刀」政策:規定十戶一把廚刀,切菜做飯輪流使用,用後再交回。一個王姓老漢在這種情況之下,既無奈又是無意中發明了刀削麵。具體傳說的故事老五就不細講了,網絡上都可查找到相關的傳說故事。
老五查看相關資料時發現,刀削麵很早以前已經是被山西人所喜食,尤其是晉中老百姓最喜愛的麵食之一。太原四大麵食排名第一的就是刀削麵,其它三種分別是拉麵,剔尖、刀撥面。
在清末宣統時,曾任翰林院侍讀學士和鹹安宮總裁的薛寶辰,在他晚年所著《素食說略》中說:「面和硬…以快刀削細長薄片,入滾水煮出,用湯或滷澆食,甚有別趣。平遙、介休等處,作法甚佳。」
山西太原最有名的飯店之一「太原麵食店」,早年間麵食店的老一級廚師孟玉祥的飛刀削麵,那可以說是非常的厲害,刀光一閃一分鐘就是118刀,據說最快時半分鐘就能出刀100多次,一小時可削25公斤麵粉和成的溼麵團,被人稱讚道:「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他削出的面根根粗細均勻,呈柳葉形,長27釐米左右,吃著筋軟爽口。
隨著時光的變遷,在上個世紀九十年末勾刀刀削麵最早出現在大同,後傳到各地。這種勾刀削麵在削麵刀上做了革新,以前的削麵刀是帶有一定弧度的「瓦形刀〞,而這種勾刀是在瓦形刀的基礎上加了一個U型鉤刀,使刀削麵變的好學易上手,麵條削出的更長,速度也可以提升到每分鐘削出200根麵條。
瓦形削麵刀
勾刀削麵刀
家庭削麵器
到了如今刀削麵可以用機器人來製作了,速度更快更穩定,一次性投資,不必發工資,也不發脾氣。但機器削出的面,總感覺是缺少了那麼一點靈氣。不知您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
所以最初聞名全國的山西刀削麵,並不是大同的勾刀刀削麵。是隨著晉商一起走遍了全國,聞名於世的「山西刀削麵(瓦形刀)」。那時還沒有勾刀削麵,大同勾刀刀削麵只能說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當然也正因為它所具備的好學易上手的優點,漸漸地取代了過去的老式削麵刀,如今成了專業廚師削麵時必備的刀具。
刀削麵
準備食材:白面500克、水25毫升。
製作方法:
①面要和得硬一些,可以看情況加少量水扎面, 要扎透揉勻,揉至麵團光滑細膩,放入盆中蓋上溼布餳面。
②將餳好面揉成筒狀,削麵時,站在沸水鍋前,一手託面筒,使其向前傾斜。另一手持削麵器(超市,網上都賣的)從上往下,自右向左,一刀接一刀地削成三稜形的麵條,直接削入鍋內,煮熟撈出即可。食用時,澆上打滷或炒的各種葷素澆頭均可。
注意事項:削間器比較適家庭使用,簡單易學好上手。
下面介紹三種澆面調和
生煎豬肉(小炒肉)
製作方法:
①豬五花肉皮面刮洗乾淨,先切成條,再切成厚2毫米的薄片,蔥切段,姜切片,蒜一切兩半。
②鍋中放油和大料,待油熱後投入肉片煸炒,待肉片變色,水分煸盡即將出油時。
③烹少許醋和料酒,然後放入蔥段、薑片、蒜瓣,喜歡的可以加些幹辣椒,桂皮、香葉,我不太喜歡太濃的香料味,所以只放了幹辣椒。略炒後加入適量醬油,待豬肉上色後再加入高湯(或熱水,不要加涼水。)和精鹽大火燒開。
④改用小火燉至肉片綿軟,再放入少許味精、胡椒粉,調好味出鍋澆在煮好的麵條上,就可以食用了。
豬肉炸醬
製作方法:
①將豬肉剔筋剁成米粒小丁。蔥切成蔥花,蒜切片,姜成末。
②炒鍋上火放入花椒油,待油熱後下入豬肉小丁(或末)進行煸炒,待肉丁(未)水分煸盡即將出油時,加入幹黃醬(提前用醬油澥開)、蔥花、蒜片和薑末,再略為煸炒,然後加入鹽、味精、料酒和少許高湯略炒,即成豬肉乾炸醬。
③幹炸醬內添入高湯(口淡時亦可再加入適量醬油和鹽)燒開,小火燉一會即可出鍋,或用水澱粉勾芡即成水雜醬。
西紅柿雞蛋滷
製作方法:
①將雞蛋磕入碗內,加少許精鹽攪勻,炒鍋上火放入油及幾顆花椒,油燒熱、花椒出味時撈出,倒入雞蛋炒成碎蛋塊,盛入碗內備用。
②西紅柿用開水燙皮,剝去皮蒂切成碎塊(或用手捏碎)。鍋上火放入油、大料(少量),油熱後,下入蔥花、薑末、蒜片、略煸炒,倒入西紅柿碎塊翻炒,然後加入醬油、鹽炒勻後,加入炒好的雞蛋塊略為熬煮,熟後倒入大碗中即成。
老五嘮叨幾句
山西人就是愛吃麵,除了刀削麵,還有很多美味的麵食,澆上各種調和,配上各式菜碼,小料,如:辣椒油、醋、黃瓜絲、老虎菜、大蒜、蔥花、芝麻、萵筍絲等非常之多,非常豐富。
關注@五月風美食一起學習做飯做菜的那些事,共同提高廚藝,過有滋有味的生活。感謝您的點讚、評論與轉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