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慧生活實訓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22:58:46 3

本發明是一種智慧生活實訓系統,屬於智能家居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商用產品逐步進入家庭,需要更多的方案設計、工程安裝、售後服務的技術人員才能保障這項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智能化產業落地生根促進發展。為此,培養物聯網產業的技術工人迫在眉睫,必須通過對已規模商用化的定型產品加深認知、實操訓練,才能讓學生儘快掌握物聯網的相關應用技術及應用技能。基於這種需求,由商用產品來構築教學實訓平臺,並配以相應教學課件資源等,以此達到教學目的。
現有技術中,智慧生活實訓系統依然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其內部結構固定,無法根據需要調整柵格板的高度,需要爬高上梯進行接線以及安裝設備,不僅安全隱患大,而且學習效率低,所以急需一種新型的智慧生活實訓系統來解決上述出現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智慧生活實訓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發明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穩定性好,可靠性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智慧生活實訓系統,包括實訓室、限位及復位機構以及下拉固定機構,所述限位及復位機構安裝在實訓室內部左端面,所述下拉固定機構設置在限位及復位機構下側,所述限位及復位機構包括上固定板、回力彈簧、滾輪、柵格板、滑槽以及連接軸,所述上固定板安裝在實訓室內部左端面上側,所述柵格板設置在實訓室內部左端面,所述回力彈簧上端安裝在上固定板下端面,所述回力彈簧下端安裝在柵格板上端面,所述滑槽開設在實訓室內部左端面,所述滾輪裝配在滑槽內部,所述連接軸右端安裝在柵格板左端面,所述連接軸左端裝配在滾輪右端面中部位置,所述下拉固定機構包括手柄、圓環、掛鈎以及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安裝在實訓室內部左端面下側,所述手柄左端安裝在柵格板右端面,所述掛鈎安裝在下固定板上端面,所述圓環裝配在柵格板下端面。
進一步地,所述回力彈簧、圓環以及掛鈎均裝配有兩組,兩組所述回力彈簧對稱裝配在上固定板下端面,兩組所述圓環對稱安裝在柵格板下端面,兩組所述掛鈎對稱安裝在下固定板上端面。
進一步地,所述圓環通過橡膠軟帶安裝在柵格板下端面。
進一步地,所述手柄上包裹有海綿墊。
進一步地,所述滑槽橫截面為t型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規格相同。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一種智慧生活實訓系統,因本發明添加了上固定板、回力彈簧、滾輪、柵格板、滑槽以及連接軸,該設計解決了原有智慧生活實訓系統內部結構固定,無法根據需要調整柵格板的高度,需要爬高上梯進行接線以及安裝設備,不僅安全隱患大,而且學習效率低的問題,實現了本發明內部結構自動復位的目的,避免在接線或安裝設備時需要爬高上梯,提高了本發明的學習效率。
因本發明添加了手柄、圓環、掛鈎以及下固定板,該設計解決了原有智慧生活實訓系統無固定結構,穩定性較差,空間利用率低,使用局限性大的問題,實現了本發明對柵格板的快速固定,提高了本發明使用的方便性。
因本發明添加了橡膠軟帶,該設計便於圓環的安裝,另添加了海綿墊,該設計提高了本發明在使用時的舒適感,本發明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穩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徵、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明一種智慧生活實訓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智慧生活實訓系統中限位及復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種智慧生活實訓系統中下拉固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實訓室、2-限位及復位機構、3-下拉固定機構、21-上固定板、22-回力彈簧、23-滾輪、24-柵格板、25-滑槽、26-連接軸、31-手柄、32-圓環、33-掛鈎、34-下固定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請參閱圖1-圖3,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智慧生活實訓系統,包括實訓室1、限位及復位機構2以及下拉固定機構3,限位及復位機構2安裝在實訓室1內部左端面,下拉固定機構3設置在限位及復位機構2下側。
限位及復位機構2包括上固定板21、回力彈簧22、滾輪23、柵格板24、滑槽25以及連接軸26,上固定板21安裝在實訓室1內部左端面上側,柵格板24設置在實訓室1內部左端面,回力彈簧22上端安裝在上固定板21下端面,回力彈簧22下端安裝在柵格板24上端面,滑槽25開設在實訓室1內部左端面,滾輪23裝配在滑槽25內部,連接軸26右端安裝在柵格板24左端面,連接軸26左端裝配在滾輪23右端面中部位置,該設計解決了原有智慧生活實訓系統內部結構固定,無法根據需要調整柵格板的高度,需要爬高上梯進行接線以及安裝設備,不僅安全隱患大,而且學習效率低的問題。
下拉固定機構3包括手柄31、圓環32、掛鈎33以及下固定板34,下固定板34安裝在實訓室1內部左端面下側,手柄31左端安裝在柵格板24右端面,掛鈎33安裝在下固定板34上端面,圓環32裝配在柵格板24下端面,該設計解決了原有智慧生活實訓系統無固定結構,穩定性較差,空間利用率低,使用局限性大的問題。
回力彈簧22、圓環32以及掛鈎33均裝配有兩組,兩組回力彈簧22對稱裝配在上固定板21下端面,兩組圓環32對稱安裝在柵格板24下端面,兩組掛鈎33對稱安裝在下固定板34上端面,圓環32通過橡膠軟帶安裝在柵格板24下端面,手柄31上包裹有海綿墊,滑槽25橫截面為t型結構,上固定板21和下固定板34規格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在進行使用時,首先使用人員對本發明進行檢查,檢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話就無法進行使用了,此時需要通知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如果不存在問題的話就可以進行使用,使用時,使用人員利用手柄31向下拉動柵格板24,進而柵格板24通過連接軸26帶動滾輪23在滑槽25內向下運動,同時柵格板24拉伸回力彈簧22,使回力彈簧22發生彈性形變,柵格板24向下運動時帶動圓環32向下運動,當柵格板24運動至合適位置後,使用人員將圓環32掛在掛鈎33上,從而對柵格板24進行位置的固定,此時使用人員便可在柵格板24的上側進行接線或安裝設備,實現對柵格板24上的空間充分利用的目的,解決了原有智慧生活實訓系統無固定結構,穩定性較差,空間利用率低,使用局限性大的問題。
當使用人員在柵格板24上側接線或安裝設備完畢後,將圓環32從掛鈎33上取下,受回力彈簧22彈力的作用,柵格板24向上運動,直至回力彈簧22恢復原狀,從而實現對柵格板24進行復位,此時使用人員便可在柵格板24下側進行接線或安裝設備,解決了原有智慧生活實訓系統內部結構固定,無法根據需要調整柵格板的高度,需要爬高上梯進行接線以及安裝設備,不僅安全隱患大,而且學習效率低的問題。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