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注意事項及步驟(你的這些做菜習慣必須立即改)
2023-05-03 16:00:48 1
做菜注意事項及步驟?相比起在外吃飯,大家是不是覺得在家裡做飯會健康安心很多呢?,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做菜注意事項及步驟?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做菜注意事項及步驟
相比起在外吃飯,大家是不是覺得在家裡做飯會健康安心很多呢?
其實不然,許多人做菜時養成了一些壞習慣,對身體的影響更惡劣。
錯誤一:油冒煙了才放菜
很多人炒菜時不見油煙不下鍋,認為這樣才有香味。殊不知,這犯了健康大忌。
現今市售的食用植物油在鍋中加熱至冒煙時,可能已達到2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
此時不僅可能導致油質發生高溫劣變,還會使菜餚中的維生素C、E和必需胺基酸等營養物質遭到破壞。
而由此產生的油煙中,也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苯並芘等,對人體有較強的致癌作用。
建議:最好先將鍋燒熱,再放油,在油尚未冒煙之時,即加調料或菜餚燉炒。
錯誤二:白酒、啤酒代替料酒
許多人做菜時習慣加些料酒,若料酒用完了,就會用白酒或啤酒代替。
其實,這個行為我們也並不提倡。
要知道,料酒富含人體所需的8種胺基酸,以調味解腥聞名於烹調界。
而白酒不但營養成分比不上料酒,其過高的酒精濃度也註定了白酒具有強大的滲透性和揮發性。
烹調時用白酒,難免會破壞菜的原味,使菜餚風味大失。
而用啤酒的話,其酒精濃度又不夠,在解腥之前早就揮發殆盡了。
建議:專物還得專用,料酒用完了也別用白酒、啤酒代替。蒜姜蒜等天然食物也可以用來去腥。
錯誤三:炒菜時放各種含鹽調料
很多人做菜時,會加各種含鹽調味品,比如醬油、蠔油,雞精、味精、豆瓣醬、黃豆醬......
其中,醬油含鹽量約15~20%,雞精含鹽量為10%,蠔油、豆瓣醬等也都含有不少鹽。加這些調味品,極易造成鹽超標。
建議:炒菜只放一點鹽或海鮮醬油,其它調料儘量少用。另外,在菜出鍋時再放鹽,會使鹽分留在菜餚表面,這樣吃著夠味,但實際上又不會攝入太多鹽。
錯誤四:連著炒菜,不涮鍋
很多情況下,為了節省時間或者因為鍋看起來比較乾淨,大家會選擇不刷鍋就直接炒下一個菜。
其實,這個習慣也會產生致癌物!
看似乾淨的鍋表面會附著油脂以及食物渣,當經歷再次的升溫後極易產生苯並芘類的致癌物質。
這種現象在烹調魚、肉之類富含蛋白質、脂肪的菜餚時尤其明顯。
建議:炒菜時千萬別偷懶,一定要及時刷鍋再炒菜哦~
錯誤五:炒完菜立馬關掉油煙機
很多人炒完菜後,會習慣性地關火、關油煙機。
但實際上,這種行為會使有害氣體會縈繞在廚房遲遲排不出去,勢必會影響人體健康。
建議:用油煙機時,要先開後關。炒菜開火前,先打開油煙機,讓它儘早進入工作狀態。炒完菜後,繼續開3~5分鐘再關,這樣有助於多排出一些廢氣。
廚房裡常見的其他壞習慣
01不注意清潔抹布
我們經常用抹布或者海綿來洗刷鍋碗瓢盆,食物的殘渣就會留在這些清潔工具上。
沒有徹底清洗的洗碗布就變成了各種細菌的「暖床」。
別看小小的一塊布,上面可能附著幾億的細菌,包括了大腸桿菌、白色念球菌在內的19種致病菌。
當我們用這些被汙染的清潔布再次洗碗時,就會對碗造成汙染。
建議
每天清洗:用完的洗碗布要及時用洗潔精清洗,最好用開水煮一下,能更有效殺死細菌。
儘量保持乾燥:可以將洗碗布放置在乾燥的架子上,可加速晾乾。
每月定期更換:如果使用時間過長,並散發出異味,說明洗碗布已經出現了黴菌,絕對不可以再用。
02所有菜用一塊砧板
很多家庭都不太在意砧板使用要生熟分開的這個細節。
其實切生菜、生肉的時候,會有細菌甚至一些不可見的寄生蟲卵依附在菜板上,如果此時直接用來切熟食,結果就是「病從口入」。
而且,因為微生物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砧板上的這些「小生物」也並不會因為簡簡單單的水洗或者水燙而被完全消滅。
建議:最好生熟、菜肉的粘板都分開。一個普通家庭建議要有三塊粘板,一塊生肉,一塊熟食,一塊切菜。
資料:養生中國
編輯:李冰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