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門用的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22:50:50 3
專利名稱:一種門用的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領域中的一種閉合物用的控制裝置,尤其是指一種由一門框固定架和一圓筒控制裝置的結構。
通常的門框裝置為兩片鐵片和一個樞軸,當門開啟後,就無法自動回復,且無法固定於一定位置,當要搬運許多物品,無法持續支撐著門體使其保持開啟狀態,需重複開啟門,這就造成使用的不便,或手中拿著許多東西,在通過門之後,需將所拿物品放下,再把門關閉,這都是令人感到困擾。
常用的門用控制裝置,可用油壓活塞控制裝置,使門在開啟後,能自動地回復關閉,也能把門固定於一定的位置,但它形狀龐大,將它安裝在門框上,不但影響美觀,而且造價昂貴。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由門框固定架和圓筒控制裝置所組成的一種門用的控制裝置,它不但可以使門在開啟後保持一定的位置,而且也可以自動回復,同時由於控制圓筒可以隱藏在門的中間,因而也增加了門體的美觀,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在於它主要是由一門框固定架和一圓筒控制裝置構成。所說的圓筒控制裝置主要包括有控制器圓筒座、彈簧、移動器、圓斜面制動體、制動連杆和墊片。其中,控制器圓筒的內層有二對應的滑動槽,其最底部有一彈簧,彈簧上有一移動器,該移動器二側各有一移動器滑動梢可滑動於控制器圓筒的滑動槽上,移動器的底端有一突端嵌合於彈簧上以及頂端有一圓斜面,它吻合於圓斜面制動體的大斜面上,且當移動器順著圓筒控制裝置旋轉下移時,也可嵌合於圓斜面制動體的小斜面;圓斜面制動體下端為大斜面和小斜面構成,另一端為一圓斜面制動環,它可卡於控制器圓筒頂端,該圓斜面制動體頂面有組合槽,其下部有一與組合槽貫通的連杆孔;制動連杆是由一制動連杆本體和一連杆構成,連杆的一端有一連杆頸,制動連杆上的連杆可依序穿過圓斜面制動體連杆孔、移動器連杆孔、彈簧中空處和圓筒連杆孔,使該制動連杆上的連杆頸剛好露出在控制器圓筒外,此時彈簧已受到擠壓,利用一圓形中心有一圓形墊片孔,並在其圓周上有數道放射狀裂痕的墊片,該墊片孔的直徑大於連杆頸的直徑而小於連杆的直徑,將墊片孔對準制動連杆的下端,並將該墊片向內推,在內推過程中,由於墊片上有數道放射狀裂痕而可略為變形,此時墊片孔的直徑等於該連杆的直徑。當墊片孔到達連杆頸位置時,墊片孔因應力作用又恢復原來的尺寸,使該墊片卡於連杆頸上。因彈簧彈力的作用,便可將各構件緊密結合在控制器圓筒內而組成一圓筒控制裝置。
所說的門框固定架主要由一長方板和一多邊形板構成一「L」形結構,在多邊形板上有一六角形結合栓,該結合栓可與圓斜面制動體頂部的組合槽相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它主要是利用圓筒控制裝置內的彈簧、移動器和圓斜面的特殊構造而使門保持開啟狀態和能自動回復原來位置的目的,從而方便了使用者,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組合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門框固定架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當門處於關閉位置時組合剖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當門處於開啟位置時組合剖面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分解立體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控制器圓筒俯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控制器圓筒剖面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圓斜面制動體俯視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圓斜面制動體剖面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安裝於門上的完成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組合分解圖。
現在結合上述各附圖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佳具體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由一門框固定架(1)和一圓筒控制裝置(2)構成,如
圖1所示。所說的門框固定架(1)形狀為一長方形板(14)和一多邊形板(11)所組合的「L」形結構,如圖2所示,在長方形板(14)的一端有二門框結合圓孔(13),在多邊形板(11)的尖端有一六角形結合栓(12),該六角形結合栓(12)在接近多邊形板(11)處有一圓柱形圓環頸(16),該圓環頸(16)上套接一橡皮環(15),該多邊形板(11)一斜面的邊上有一止動卡板(17),它主要用於防止門開啟過大的角度。
所說的圓筒控制裝置(2),它主要由控制器圓筒座(21)、彈簧(22)、移動器(23)、圓斜面制動體(24)、制動連杆(25)和墊片(26)組成,如圖3至圖7所示,其中,控制器圓筒座(21)是一控制器圓筒(211)和控制器座(212)構成的「L」形,該控制器圓筒(211)內層由頂端而下有二相對的長條滑動槽(213),控制器圓筒(211)底部有一圓筒連杆孔(215),該連杆孔(215)周圍形成一圓環筒(218),而控制器座(212)上有二個門結合孔(214),控制器座(212)的頂端靠近控制器圓筒的一側有一圓弧的卡板(217);移動器(23),其移動器本體(231)形狀似一圓柱形,外圍左右二邊各對應著一條移動器滑動梢(232),一端有移動器圓斜面(233),其另一端的底面有一移動器突端(234),該突端(234)的形狀為一圓柱形,其圓柱的外徑對應於彈簧(22)的內徑,該移動器本體(231)內部中空孔為移動器連杆孔(235);圓斜面制動體(24),如圖8和圖9所示,其圓斜面制動本體(241)形狀似一圓主,該本體(241)的一端由一大斜面(242)和一小斜面(243)所構成,另一端有一突緣為圓斜面制動環(246),其外徑大於控制器圓筒(211)的內徑,其頂面有一內凹六角形的組合槽(244),該圓斜面制動本體(241)內部中空有一圓斜面制動體連杆孔(245)。
制動連杆(25),如圖5所示,它為一六角形制動連杆本體(251)和一連杆(252)所組成,該連杆(252)的一端有一連杆頸(253),而結合該連杆頸(253)的是一墊片(26),該墊片(26)的形狀為一圓形,且中心有一墊片孔(261),該墊片孔(261)的直徑大於該連杆頸(253)的直徑而小於連杆(252)的直徑,並且在墊片孔(261)的圓周上有數條放射狀的裂痕。
在組合時,如圖3和圖5所示,先將彈簧(22)由控制器圓筒座(21)的頂部,順著中心線方向放入控制器圓筒(211)中,再將移動器(23)的移動器滑動梢(232)對準控制器圓筒(211)內的滑動槽(213),推入控制器圓筒(211)內,到達控制器圓筒(211)內的滑動槽止動處(216),該移動器(23)的移動器突端(234),並和彈簧(22)的一端嵌合。然後再將圓斜面制動體(24)有大斜面(242)的一端插入控制器圓筒(211)內,使該圓斜面制動體的大斜面(242)和移動器(23)的移動器圓斜面(233)吻合,而圓斜面制動環(246)則卡於控制器圓筒(211)的頂上。再將制動連杆(25)上的連杆(252)依序穿過圓斜面制動體連杆孔(245)、移動器連杆孔(235)、彈簧(22)的中空處以及最後穿過圓筒連杆孔(215),使制動連杆(25)的連杆頸(253)剛發露出於控制器圓筒(211)的尾部,此時制動連杆本體(251)已和圓斜面制動體(24)的組合槽(244)嵌合。當制動連杆(25)的連杆頸(253)剛好露出於控制器圓筒外時,彈簧(22)已受壓,最後將墊片(26)的墊片孔(261)對準該制動連杆(25)的連杆(252)的頂端,並將墊片(26)順著連杆(252)的中心線方向推至連杆頸(253)處,因墊片孔(261)有數道放射狀裂痕,受到推壓時略為變形,使得墊片孔(261)此時等於連杆(252)的直徑,當到達連杆頸(253)時,因應力的作用又恢復原來的尺寸使得連杆(252)的連杆頸(253)卡於墊片孔(261)上,並因彈簧(22)的彈力使各構件密切結合在控制器圓筒內。
所說的門框固定架(1),如
圖10所示,它可利用長方形板(14)的門框結合圓孔(13),如
圖1和圖2所示,以螺絲固定於門框,該圓筒控制裝置(2)是利用控制器座(212)上的門結合圓孔(214),以螺絲固定於門頂上,並隱藏於門頂上。兩者並用該門框固定架(1)上的六角形結合栓(12)和圓筒控制裝置(2)內的圓斜面制動體(24)的組合槽(244)所組合,因該六角形結合栓(12)上的橡皮環(15)作用,使得兩者更加緊密地結合,如圖3所示。當門開啟旋轉時,因該圓筒控制裝置(2)已固定於門上,所以控制器圓筒(211)也發生旋轉,此時,移動器(23)的移動器滑動梢(232)和控制器圓筒(211)的滑動槽(213)的特殊構造,將控制器圓筒(211)的旋轉運動改為移動器(23)的上下往復運動,而該移動器(23)上方頂著一圓斜面制動體(24),又因圓斜面制動體(24)和該門框固定架(1)結合無法移動,所以移動器(23)就以移動器圓斜面(233)順著圓斜面制動體(24)的大斜面(242)向下移動,並向彈簧(22)擠壓,因開啟門的作用力大於彈簧(22)的彈力,所以彈簧(22)只好受壓讓門自由開啟;當外力消失後,彈簧(22)的彈力便使移動器(23)向上移動,同上述原理一樣,門就能自動回復而關閉。
如圖5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組合分解圖中,其控制器圓筒(211)是呈圓筒形的形狀,它當然也可以採用其它結構的形狀,如
圖1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組合分解圖,在該實施例中,其控制器圓筒(211)的外觀可呈方形柱體的形狀,但其內徑仍維持圓形,仍然能達到相同的功能,且在實際應用時,效果更佳。
當門開啟的角度達到一定位置時,如圖4所示,門框固定架(1)上的止動卡板(17)就會和圓筒控制裝置(2)的卡板(217)接觸,以防止門繼續開啟,此時移動器(23)的移動器圓斜面(233)已順著圓斜面制動體(24)的大斜面(242)到達小斜面(243)的位置,並嵌合在一起,使門暫時不能轉動,保持一開啟的狀態。
權利要求1.一種門用的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它由一門框固定架(1)和圓筒控制裝置(2)所組成所說的門框固定架(1)是由一長方形板(14)和一多邊形板(11)組合成一「L」形結構,通過多連形板(11)尖端的一六角形結合栓(12)和圓筒控制裝置(2)內的圓斜面制動體(24)內的組合槽(244)相組合;所說的圓筒控制裝置(2),它主要包括有控制器圓筒座(21)、彈簧(22)、移動器(23)、圓斜面制動體(24)、制動連杆(25)和墊片(26),該控制器圓筒座(21)是由一控制器圓筒(211)和控制器座(212)所組成呈「L」形,而控制器圓筒(211)內層有二對應的滑動槽(213),其底端有一連杆孔(215),圓筒(211)的內下部有一彈簧(22);移動器(23)的二側各有一移動器滑動梢(232),其底端有一突端(234)可嵌合於彈簧(22)上以及其頂端有一移動器圓斜面(233);該圓斜面制動體(24),其下端由大斜面(242)和小斜面(243)構成,其另一端為一圓斜面制動環(246)制動體(24)的頂面有一組合槽(244),組合槽(244)的底部有一圓斜面制動體連杆孔(245);制動連杆(25)是由一六角形制動連杆本體(251)和一連杆(252)構成,連杆(252)的一端有一連杆頸(253);以及所說的墊片(26)是一個中心具有圓形墊片孔(261),並在圓孔圓周上有數道放射狀裂痕。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說的門用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說的結合栓(12)上有一圓環頸(16)。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說的門用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說的圓環頸(16),上面有一橡皮環(15)。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說的門用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控制器圓筒(211)其外形可呈方形,而其內徑仍維持圓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領域中的一種閉合物用的控制裝置,它主要是由一門框固定架和一圓筒控制裝置所構成,門框固定架是固定在門框上,而圓筒控制裝置則隱藏於門頂上,兩者藉由一結合栓和組合槽所結合,並利用圓筒控制裝置內的彈簧、移動器和圓斜面的特殊結構,達到對門定位和使之自動回復控制作用。
文檔編號E05C17/02GK2246699SQ9520417
公開日1997年2月5日 申請日期1995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1995年3月10日
發明者曾照陽 申請人:曾照陽